03.02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何不把日本的裕仁天皇处决了?

waiwai2000


不是不敢杀,而是与天皇串通好了。

1946年5月,针对日本战争罪犯的东京审判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东京审判做准备,各受害国开始自行拟定主要战犯名单。美国当然把发动偷袭珍珠港的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作为首要战犯。

中国政府拟定了二十人的名单,并注明了起诉的先后顺序。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中国政府将建立“满洲国”和策划“华北事变”的土肥原贤二排在了首位,策动“九一八事变”的本庄繁排在第二位,而把跟自己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东条英机排在第七位。

同时,对于日本裕仁天皇在发动侵略战争中的责任该如何看待,各盟国意见不一。澳大利亚认为天皇与日本军部的关系密切,一直主张追究其战争责任。澳大利亚也是盟国中唯一把天皇列入战犯名单的国家。

在东京审判开庭前,组织了旨在拟定甲级战犯名单的会议,经过各国检察官的讨论,将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外相广田弘毅,参与侵略中国的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作为甲级战犯。在会议的最后,澳大利亚曼斯菲尔德检察官建议应该把日本天皇作为被告之列,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中国代表梅汝璈法官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情形:今天的会议,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但结果没有表决,这个问题成了政治问题。纯粹从法律观点来看,我实在看不出天皇对于日本的侵略战争会没有责任。这个问题,法官们在私人谈话间议论了多次,很多人想法和我一样。

会议最后如此总结:鉴于国际检查局以外的决断,把天皇加入被告被认为是错误的。

这个“鉴于国际检查局以外的决断”就是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了便于对战败后日本的占领等不便言说的原因,他下令不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于是,裕仁天皇这个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逃脱了历史的审判和制裁。


萌叔观世界


关于不杀裕仁天皇的原因,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当年促使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就是那两颗原子弹。下面我们再回顾下那段历史:

1945 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投降,但日本置之不理。而早在7月16日,也就是十天前,美国就已经在新墨西哥州成功的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使用原子弹来使其尽快投降,并于8月6日在长崎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


整个广岛沦为废墟,超过20万人死亡,日本群众惊呆了,但是日本天皇和政府并没有态度改变。

基于这种情况,美国又在3天后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胖子”,

又死了不少人。并且,美国公开表示,如果日本不投降,还有一颗接着一颗的原子弹落到日本国土上,直到日本投降或者毁灭。这回日本人吓尿了,天皇终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就此结束。

接下来,就是各种战犯被枪决啊,判刑之类的,以澳大利亚为首的国家强烈要求处死裕仁天皇,可是最后裕仁天皇并没有接受任何法律的制裁,为什么呢?有的学者说因为一开始第二颗原子弹爆炸后日本还是没有投降的意思,所以英美两国就合计可以让日本有条件投降,而保护天皇制度不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才有了后来裕仁的事。可是,我们可以看一下两颗原子弹后的威力,日本人敢不投降吗?所以,我认为这个理由不攻自破。那么,到底因为什么?我认为最可能是以下原因:

第一,日本的天皇制度延续了祖祖辈辈,就像英国的皇室一样,根深蒂固,如果杀了裕仁天皇,相当于直接抹杀了天皇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人们的精神寄托被剥夺了,那社会必将动荡不安,而且,军国主义没有了束缚,反而可能会狗急跳墙,那样的话战争还有可能再打响,到时候又是血雨腥风。


第二,那就是美国心怀鬼胎。不杀裕仁天皇,日本必将记得美国人的大恩大德,更何况日本战败,而且国内一片狼藉,正是要依托大哥收拾旧山河的时候,收了这么一个小弟,可以在亚太地区有了狗腿子,又可以遏制中国,同时可以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作为将来远征作战的补给基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此外,一些关于麦克阿瑟收了日本的金银财宝啊,还是被日本艺妓枕边吹风才帮裕仁说好话之类的段子,我个人认为是无稽之谈。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见解


战马一号


这个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美国究竟想不想这么干。裕仁的生杀大权掌握在美国占领军的手中,杜鲁门政府也将处置裕仁的权利交予盟军最高司令部。麦克阿瑟本人坚决反对废除天皇制或将裕仁交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因为在他看来天皇在日本普通民众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是他们的精神信仰,一旦天皇被处死,美国占领军的日子绝对不会好受,这对美国日后掌控日本极为不利。当然了,说到底这些都是麦克阿瑟基于自己盟军最高总司令的身份而做出的判断,不处置天皇对他本人来说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至于处置了究竟会不会激起日本普通民众的仇恨心理,是否会增加盟军士兵的死亡人数,这些已经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麦克阿瑟管理日本期间

希特勒携情妇地堡自杀、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被处决,而对侵略战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日本天皇却安然无恙,稳坐在皇位之上,天皇制也得以保存。之后,麦克阿瑟把天皇当做操控日本的傀儡,而他本人则是日本真正的实际掌控者,盟军最高司令部则通过日本政府实施所谓的“间接统治”。天皇则忙着四处演讲,安慰战后一无所有、受苦受难的日本民众,在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都陷入极端窘境的时候,给予他们生的希望。对于美国来说,裕仁活着显然比死了更有用、更能发挥作用了。于是,美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力保裕仁和天皇制度。说到底,往日本本土投下两颗原子弹的国家是美国,也是美军登陆并占领了日本本土。两国高层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明目张胆的做了交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显然,不满美国举动的大有人在,但历史已然如此了。


鼎盛成宁


1.处决天皇对美国没好处

如果硬来,美国占领日本需要投入大量兵力,且效果不好。

在任何国家,占领军统治奴化殖民地,鲜有不流血牺牲,无暗杀政变的历史。

美国占领日本,也怕危机四伏,被日本鬼子四处偷袭、起义什么的,日本军国顽固分子的疯狂,你知道的。

只要天皇不向美国称臣,日本所有人都是美国的死敌、扑火的飞蛾。

所以,保留他,养着他,为的是顺利占领日本。



2.处决天皇难度大

如果处决天皇,必须先把拥护他的日本死硬分子全杀光,否则一定会引起反扑。

麦克阿瑟曾向艾森豪威尔说,如果对裕仁控告,“无疑会在日本国民中引起巨大的骚乱,其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天皇是日本人统合的象征。排除了天皇,日本就会瓦解……”

3.知错就改,仍是朋友。

其实保留天皇早在8月15日前几个月已经初步达成意向。

1943年盟国决定反攻前就商议了战后日本改造问题:必须彻底铲除军国主义生长的土壤,铲除军队对天皇的绝对服从,让日本永远失去对外武力扩张的犬牙。

战后的9月27日,裕仁以天皇身份首次登门拜访一个外国人,与麦克阿瑟密谈,表示完全愿意与麦克阿瑟配合改造日本。

据说他彻底抛弃了一个做天皇的尊严,当场哭了起来。并要求主动承担战争责任。

麦克阿瑟事后说,自己也被感动了,感觉他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

两人就这样成为了知己。

这一点也不夸张,不是飞春瞎掰,在裕仁传记和麦克阿瑟传记中都有记述。

总之,对美国来说,留着天皇比处决天皇更有好处,更符合美国战后在亚洲的布局。所以不能处决他。


飞春读传


确实是不敢!

一是如果杀了日本人心中的神,国本不存,日本人所谓的玉碎计划和焦土作战肯定会实行,登录日本本土作战的美国军队绝对会伤亡惨重。二是美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管日本天皇做了多少不可饶恕的罪行,只要他乖乖听美国的话,成为美国人手中任意揉捏的泥团,他就可以活着。

一般都说日本在二战中无条件投降,日本确实战败了,也投降了,但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维持国体,当时美国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是反对的,他认为日本的求降是有条件的,不合符波茨坦公告中的必须无条件投降的要求。

但是美国海军部长和陆军部长却认为,只有接受日本人的这个条件,才能避免在对日作战中的不必要牺牲。最后美国的答复是:天皇以及日本本国的统治权,在联合国军最高司令的限制下行使。这个回答既保留了日本国体,又保留了日本天皇的地位,还顺便把日本变成了自己的小弟,美国这这召实在是高。


小贾讲历史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之一,日本以天皇的名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单单中国人口损失就上千万,财产损失上百亿美元,多半个中国化为焦土。接着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把美国也拉下了水。

美国人其实也很恨日本人,仅珍珠港就有上千名的死难者,美国人民的斗志被激发起来,以前带头反对参战的议员现在积极动员年轻人参军,国内孤立主义被一扫而空,军工企业开足马力,坦克、飞机、大炮、军舰源源不断被运到反法西斯战争的前线。战争形势逐渐向同盟国的一方逆转。

战争后期,日本已经穷途末路仍然想顽抗到底,美国用原子弹教他们怎样做人,日本人只能乖乖地无条件投降。美军登陆日本后,麦克阿瑟作为太平洋战区的最高长官,看到手下多少士兵战死疆场,多少被俘的美国人惨遭日本人的虐待致死,把日本天皇塞进马桶溺死的心都有,但他在东京见过天皇裕仁以后,观念发生了改变,原本以为裕仁长得张牙舞爪、穷凶极恶,没有想到裕仁是个文质彬彬瘦弱的中年人,给人感觉人畜无害,裕仁也确实学识渊博,对鱼类的研究造诣很深。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天皇的忠诚也令麦克阿瑟吃惊,前一天还头还缠块白布丧心病狂,要和美军血战到底的日本人,天皇一声令下放下武器,日本人都变成良善的顺民了,没有反抗军,没有游击队,所以麦克阿瑟决定利用天皇统治日本人,随着冷战的爆发,日本成了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战略价值越发重要。就再也不愿与日本结怨,审判日本天皇了。


浩荡扬子江


许多人都觉得日本当时是无条件投降

其实是有的

日本唯一的条件是保留天皇

天皇当时不但没被杀,反而相当于无罪释放


之所以不敢动天皇,是因为当时天皇是日本全族的信仰

灭掉一个国家的信仰那会遭到这个国家同归于尽式的报复

那就意味着,必须把日本人灭的一干二净,美国佬显然不会这么做

美国是很怕死人的一个国家,这就是他为什么选择投原子弹,而不是派兵进攻日本。

老实说当时日本全民皆兵,谁敢上日本本土,日本就拼老命。我们可以质疑当时日本的人性,但也得承认日本人的血性,小日本真的是神经质

并且,在当时放天皇一马等同于给了当时战败的日本最大的施舍。结果日本实则成为了美国的傀儡,有这么一个小弟,对美国而言自然是一件有利的事

保留天皇对日本而言是信仰的保留,同时也是国权的保留,这就相当于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它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随便处置吧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名义上日本自古代起就没有改朝换代。

但在1185-1867年间,日本经历了三个幕府时期,当时天皇的权力是被架空的

直至明治天皇重新掌权,也是至此开始,天皇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战败后,日本虽然保留了天皇,但其权力以及地位被大幅削弱

首要的便是昭和天皇在《人间宣言》中承认自己与平民无异,这让天皇走下了神坛的位置

如今的天皇依然有着不少权力,批准法律、任命首相、召集国会、出席礼仪活动以及国家典礼等

现在的日本天皇更像是日本文化的一种传承


晓博漫谩


裕仁是二战日本的实际掌权者,这个双手沾满亚洲和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是践踏人类生命的魔鬼,范下了反人类的滔天罪行,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罪恶的人,在美国的庇护下逃脱了战争审判,直到1989才死去,活了87岁,这让所有被日本伤害的人民都无法接受。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什么不杀掉裕仁?

日本的千年制度拯救了他

天皇在日本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菊花王朝一直延续了上千年,在其中各路幕府将军混战,但都没有杀掉天皇,菊花天皇已经深入日本人心中。

其次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掌握了国家的所有大权,在人民中威望很高。如果杀掉裕仁,日本人有可能发生爆乱或者进行所谓的百万玉碎。

名为无条件投降,实为有条件

日本在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与美国人经行了谈判,美国承诺不追究日本天皇的罪责,日本承诺永远做美国的狗。

大烟斗老头的保护

麦克阿瑟作为远东的司令官,他与9月27日与裕仁见面了,裕仁表现得低声下气、规规矩矩。

对麦克阿瑟提出否定天皇的神圣性,天皇由神回归为人等等条件,裕仁都接受,这些表现受到了麦克阿瑟的好评,麦克阿瑟因此让杜鲁门汇报,要求保留日本天皇。



有一群忠心狗奴才

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取得了神圣的地位,日本武士又尚武,他们对天皇忠心耿耿,在战后他们为了保护天皇免遭审判,到处游说和将许多战争罪责往自己的身上揽,减轻天皇的罪行。


留下他符合美国利益

天皇制度已经上千年了,如果美国杀掉裕仁,那么就得在日本重新扶持一个政权,这个阻力可想而知,保留天皇有利于帮美国占领控制日本。

总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留下裕仁符合美国的利益。


司马长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何不敢杀裕仁天皇?这个问题一直是个谜团。除非美国什么时候解密二战的相关档案,否则将永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最大谜团之一。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了投降书签字仪式,这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以日本人最终无条件的投降而结束。同年9月27日这天上午,日本国 裕仁天皇穿着只有在正式礼仪场合才穿的燕尾服,以降低的身份去拜见了时任盟军驻日本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



这次晤面没有允许任何记者和相关人等进入和陪伴,因此,至于俩人到底谈了些什么?外界一无所知,也没有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语。在结束了两人谈话之后,麦克阿瑟将军向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汇报称,由于日本天皇在日本人民心目中,有着自日本君主立宪以来的,代表日本恒久的特殊地位和象征性,对日本大众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同时,天皇的存在将更有利于帮助盟军占领和彻底改造日本。因此,不建议逮捕和惩处日本天皇裕仁,杜鲁门总统采纳了麦克阿瑟的建议。

鉴于二战时美国在同盟国及亚洲战场上的强势地位,是故,由盟军发起成立的远东军事法庭,也由美国人起着主导作用。这也导致了远东军事法庭没有审判裕仁,并将他排除在应该严惩的战犯之列的主要原因。这就是现实世界的强权政治,弱国无外交。按理说,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头号战犯,理应为他的残忍行为付出代价。但由于当时的旧中国太过羸弱,因此才使得曾经让中国人民饱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头号战犯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审判,而且还平安无恙度过了他的一生。是可忍孰不可忍?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




探寻历史,以史为鉴。欢迎评论!


西秦懒仙


二战期间,美国并没有将日本天皇裕人杀掉,而是保留下了天皇裕人许多特权,继续享受着天皇从前的待遇,促使天皇能够给美国卖命。

天皇是日本人心里面的神,是日本人认为的太阳神之子。所以 在日本人心里,天皇据有无可代替的地位,他既是人,也是神,他是人和神的合成体,或者是综合体。张燕说擒贼先擒王,当美国人抓住天皇的时候,美国人想的是利用天皇来帮忙统一日本民心 ,从而让美国更好的来统治日本和占领日本。所以美国人不但不杀天皇,而且还要被天皇非常好的待遇,希望利用天皇来管理整个日本,事实上是美国更好让的来统治日本和占领日本。

其实在二战还未结束,日本还未投降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制定出了如何占领日本的计划了,如何来统治日本的方案了。在美国人的心里早就知道如果要将日本占领,而让日本人能够顺从自己,那么就只有利用天皇在日本心中的威望,来统治日本。

而天皇的作用,不管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代替的,所以利用天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美国必须这样做的事情,这样会给美国减轻很多的烦恼事情,也会给美国带来很多的便利。如果没有天皇的存在,日本各地的民众就会掀起很多反美的斗争,甚至还会有许多大规模反美的武力斗争,是日本很难顺利的归于美国旗下。所以美国对天皇继续保留着从前的待遇和地位,而作为日本天皇在得到了以前的地位待遇之后,他便积极的来帮助美国统一日本和占领日本。这就是美国为什么不杀掉天皇,反而要利用天皇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