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实拍:农民工夫妻,再艰难也一起闯!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我们!


自从八九十年代,农民工千军万马闯广东以来,社会上的第一代农民工,有部分已经年纪大干不动而返乡了,然后,第二代农民工成了主力,现在随着90后和零零后的出现,农民工队伍仍就源源不断,继续向城市供应。从未中断过!这些农民工队伍中,有许多都是夫妻两人一起结伴外出打工,将打工所得的工资再源源不断的寄回老家,供养小孩和老人。

李钰、李爱萍夫妇是甘肃陇西县巩昌镇苟家门村农民,每天她们都要赶往离家10公里外的陇西文峰镇建筑工地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时夫妻两开心一笑,大大减轻劳动带来的劳累。

10多年前,四川广安籍农民工胡启和与妻子在大连等地从事外墙粉刷工作。6年前,他们回到老家的县城,一边照顾读书的孩子,一边在城区继续从事外墙粉刷工作。
粉刷现场,他们站在电动吊篮内,随着手中的劳动工具在外墙上抹动,吊篮在空中不停地晃来晃去,尽管身上系着保险绳,夫妻俩仍然担心吊篮会突然坠落。这项工作虽然充满了危险,趁着自己年龄还不算高,将继续干下去,争取多挣些钱,为孩子今后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35岁的吴玉琴来自河南郑州,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家里有两女一男三个孩子,未来压力很大。所以跟着丈夫出来打工,已经四年时间。

图为工地上的打工母亲,她们和男人一样干活,工资却比男人要低。 有这样一群女人,他们有的要挣钱为儿子还彩礼钱,有的要养活一家子人,有的两块钱的肉皮可以吃两天,她们跟男人一样干着同样又苦又累的活,工资却比男人低。这群女人的名字,叫做母亲,她们为家里、为儿女操碎了心,却从不曾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母爱伟大,感恩母亲。

在工地干活的两口子中,有一对来自安庆的王三荣和丈夫的晚餐则只有一个苋菜,还是王三荣自己做的。

有的企业,对两口子在公司打工的,非常的关爱和关怀。如:河南省郑州市,十对农民工夫妻体验浪漫过七夕活动。该活动由一家爱心企业全程资助,旨在帮助两地分居的农民工夫妻能够团聚,并留下难忘的回忆。

湖南常德市武陵区,“他经常风里来雨里去,风湿严重,每天用自制的药酒给他驱驱寒”,妻子王志梅饭前总要给老公倒上一小杯。他们两人,一同外出打工,一同回家做饭,互相关怀和鼓励,才能坚持下去,风雨同行,不离不弃。

在金华湖海塘公园附近的小区路边,来自云南省文山州的陈卫友正和妻子合力将一堆沙子装到编织带里。妻子一边干活一边不时逗一逗背着的刚满十个月的小宝。早晨气温很低,但一家人看上去都很开心。陈卫友说,这一个月他们在给新购房的一户人家做泥水,两夫妻每天能有300多元收入,大概再过10天就完工,孩子出生后,生活压力更大了,孩子没人带,只好背在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