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酒麴的種類有哪些?

東莞唐三鏡


水為酒之血,曲為酒之骨。

關於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中的"若作酒醴,爾惟麴櫱"。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酒麴實際上是從發黴的穀物演變來的。酒麴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

酒麴,在經過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便會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麴。麴黴產生的澱粉酶會糖化米里面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有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原料糖,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縱觀世界各國用穀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 一類是以穀物發芽的方式,利用穀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黴的穀物,製成酒麴,用酒麴中所含的酶製劑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從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用酒麴釀造的,而且中國的酒麴法釀酒對於周邊國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國等都有較大的影響。

雖然中國人民與麴櫱打了幾千年的交道,知道釀酒一定要加入酒麴, 但一直不知道曲櫱的本質所在。現代科學才解開其中的奧秘。釀酒加曲,是因為酒麴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澱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穀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櫱也含有許多這樣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將櫱本身中的澱粉轉變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轉變成乙醇。同時,酒麴本身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等,也是釀酒原料。

酒麴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酒麴中所生長的微生物主要是黴菌。對黴菌的利用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創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坂口謹一郎教授,認為這甚至可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相媲美,這顯然是從生物工程技術在當今科學技術的重要地位推斷出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人民所創立的方法將日益顯示其重要的作用。

一、大麴

分中溫曲、高溫曲和超高溫曲。

以大麴為糖化發酵劑,大麴的原料主要是小麥、大麥,加上一定數量的碗豆。

一般是固態發酵,大麴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麴釀成。

二、小曲

小曲是以稻米為原料製成的,多采用半固態發酵,主要用於黃酒和小曲白酒的釀造;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三、麥曲

主要用於黃酒的釀造; 曲原料小麥,原料是否熟化處理可分為生麥曲和熟麥曲。

四、紅曲

主要用於紅曲酒的釀造(紅曲酒是黃酒的一個品種);

用稻米制的曲,種類也很多,如用米粉製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飯製成的紅曲或烏衣紅曲,米曲(米麴黴)。

五、麩曲

麩曲的原料就是麩皮。麩曲分為白曲、黑曲等等。

這是解放後在煙臺操作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別以純培養的麴黴菌及純培養的酒母作為糖化、發酵劑,發酵時間較短,由於生產成本較低,為多數酒廠為採用,此種類型的酒產量最大。以大眾為消費對象。

但是與大麴醬香法相比,酒質尚有一定差距,酒質顯得單薄、味淡、味道不豐滿等。

六、混曲

主要是大麴和小曲混用所釀成的酒。

七、其它糖化劑

這是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活性乾酵母(或生香酵母)發酵釀製而成的白酒。

八、藥曲

又名酒藥或酒麴丸。是以生米粉為原料,添加中草藥粉和種曲母製成的。

按曲的形體可分為大麴(草包曲,磚曲,掛曲)和小曲(餅曲),散曲。

按酒麴中微生物的來源, 分為傳統酒麴(微生物的天然接種)和純種酒麴(如米麴黴接種的米曲,根黴菌接種的根黴曲,黑麴黴接種的酒麴)。

濃香型:中高溫曲、複合酶製劑;

清香型:中溫曲、麩曲,汾酒麴

大麥60%、40%

醬香型:高溫曲、多菌種複合曲;

  端午製造曲藥。曲藥以小麥為原料,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木盒裡腳不停地踩。

  制曲時間在夏天,制麴車間裡的溫度經常高達40攝氏度。高溫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澱粉、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制麴車間的門上爬滿了一層名為“曲蚊”的小蟲,制曲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微生物環境。

  小麥經過“踩曲”做成“曲塊”,用穀草包起來,進行“裝倉”。前後一般要進行兩次翻倉。再過30~40天,曲塊就做好可以出倉了,但是要使用的話還需要存儲40天以上。經過這樣一番工序,生產一塊合格的酒麴至少要3~5個月。

醬香型大麴為什麼須由年輕女子赤腳踩酒麴呢?

這與曲的屬性是分不開的,我們知道,曲將來要摻入高粱中,促進糧食發酵,以便釀出酒來。

這就要求曲坯外緊內松,便於粉碎髮酵。年輕女孩身體輕盈,力度恰好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如果是彪形大漢或者過於肥胖的女孩,三下兩下把曲坯踩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而且,由於是高溫制曲,女性從生理上比男性耐熱。因此,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這無疑是最為“科學”的選擇。

大麴醬香法制曲時間長(曲房培養時間最短為40天,儲曲時間為3個月以上)、用曲量大(與釀酒原料高粱之比為1:1-1.5)出酒率低。


中國酒劍客


糧是酒之肉,曲是酒之骨,水是酒之血,糧是糧食,曲是酒麴,水就是水。糧食和水都沒什麼好講的,給大家講講酒麴這方面的知識。愛喝酒就一定要懂酒麴,不然就白喝了。

曲的種類:

俗話說:若作酒醴,爾惟麴櫱。釀酒說白了就是一門微生物藝術,酒麴就是這些微生物的集合體。

簡單做了一個釀酒的轉化過程:

釀酒就是把糧食轉化為單分子糖,然後發酵成酒,而促使它們產生變化的糖化酶、酒化酶就是酒麴了。

一、麥曲

最先出現的曲是麥曲,是用來釀黃酒的。麥曲的製作原料有很多,有的會用穀粒發黴、有的用大麥發黴、有的用小麥發黴。

麥曲的微生物只是附在穀物的表面,微生物的含量很有限,所以糖化率和酒化率都不高。古人用麥曲釀酒,會非常廢料,並且釀出來的酒度數不高。

使用麥曲釀製黃酒,整個釀製過程很慢,因為要微生物慢慢發生作用。黃酒的發酵時間為冬季的兩個月到春季的一個月不等。

二、小曲

很多南方人會在自己家裡釀酒,所用酒麴便是小曲,一般被稱為“酒藥”。之所以叫小曲是和大麴相對而言的,小曲的體積很小,一般只有幾克或者幾十克。而大麴的體積則很大,一般有五六斤重,甚至有十多斤重。

小曲的原料主要有大米、糯米粉、辣蓼、中草藥這些材料。小曲的微生物含量要比麥曲多很多,釀製時間也很短,一般5至7天就可以了。

像桂林三花酒、長樂燒、玉冰燒、湘山酒等等都是小曲酒,還有用小曲、大麴混用的酒,比如:董酒、酒鬼酒等等。

三、大麴

從麥曲到小曲再到大麴,曲的形狀從零散變為大塊狀;這是因為釀酒人在釀酒過程中發現,曲塊大能更好的保存微生物。大麴裡的微生物比麥曲、小曲中多了很多。

大麴除了糖化能力、酒化能力強之外,還有一個很強的功能“產香”。為了能更好的發揮這種產香的微生物,所以大麴的發酵時間由以前的5天變成了現在的30天,延長這個發酵時間就是為了等待香味的產生。

大麴的出現不僅提高了酒的度數,讓酒變得更濃烈,也讓酒有了不同的風味。大麴酒就比較多了,像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等都是大麴酒。

四、麩曲

麩曲這東西是在解放後才出來的,形狀為散狀。可能有人會說:不是說大塊的酒麴更好嗎,為什麼麩曲是散狀。這是因為麩曲是提純酵母菌後人工培育的一種曲,它並不像麥曲、小曲、大麴那樣是自然生成的。

這種提純後人工培育的曲,雖然形態是零散的,但是微生物卻很多。微生物多、純度高,釀酒也快,所以一些大眾、普通的酒會用這種曲來釀酒。

用麩曲釀出來的酒,口感、香氣都不太好,一是因為這種曲的原料是麩皮,二是因為這種提純培育的曲少了很多元素。用麩曲釀出來的酒是無法和大麴釀出來的酒相比的。

五、紅曲

紅曲這東西不怎麼用來釀酒的,經常用來製作豆腐乳。紅曲的原料是秈米,所以釀出來的酒,酒液為鮮紅色。中醫認為這東西能補血,所以紅曲酒很受女生歡迎。

紅曲雖然在釀酒行業沒什麼作為,但是在美食行業卻有很大的作為。除了上面說的豆腐乳,還有無錫排骨、蘋果魚肚、櫻桃肉、玫瑰滷鴨、鴛鴦魚棗、壽桃饅頭、馬蹄糕、琉璃珠磯等等。

總結:正所謂“平生不識“曲”中奧妙,喝遍天下美酒也枉然”,瞭解酒麴才能瞭解酒。如果你有什麼補充的歡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


品酒解惑一


需要原文件的可以私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