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十三陵中為什麼要最先打開萬曆那座陵墓,剩餘的又為何不繼續發掘?

司馬牛腩


明朝歷經十六帝,其中有三位皇帝沒有葬於北京天壽山,他們是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於開國都城南京;第二位是明朝第二帝建文帝朱允炆,由十其帝位被叔父朱棣所篡而流亡,不知所蹤;第三位也就第七帝明景帝朱祁鈺,由於英宗被俘臨時登帝,後英宗復位後不承認其帝位,而以親王身份葬於北京其它地方。其於十三帝都葬於北京天壽山,故曰明朝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墓最多的一處帝陵建築群。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多位妃嬪,還有兩位太監。


對十三陵的考古挖掘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最早提出這個計劃,挖掘計劃中,長陵是首選目標。整個十三陵中,長陵規模最大,保存得也最完整。然而,對長陵的調查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最終,考古隊決定,先另找一個陵墓進行試掘。經多方調查,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鈞(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進入考古隊的視野。 1956年5月,試掘工作正式開始。經過近二年的開發,整個萬曆陵重見光日,發掘出了萬曆皇帝及二位皇后的屍身,以及大量隨葬品,消息公佈後,震驚整個世界。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發掘的技術條件的有限以及及缺乏科學的保存方法,定陵出土的成匹的明代絲織錦緞以及帝后冠服,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更為嚴重的是,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萬曆及兩位皇后的遺骸拖出來進行批鬥,並放火焚燒,化為灰燼。定陵中的金絲楠木棺槨也被丟棄在野外,最後不知所終。

定陵發掘遭受如此的結果,這無疑給中國文明、文化、文物遺產乃至世界文化遺產帶來巨大損失。慘痛的教訓之後,周恩來總理做出重要批示,今後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50年不變,100年不動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帝王陵墓以及中國各地的其它帝王陵墓由此而得到妥善保護,做為中華文明的瑰寶而流傳於世。






爾東的世界


位於北京昌平區明代十三陵之定陵,是明代萬曆皇帝的地下長眠之所,也是目前十三陵景區唯一地宮開放的明代帝陵,十三陵其他的地宮都未被開啟,且都處於密封的狀態,其他人都沒事,為什麼偏偏悲催的萬曆的帝陵慘被刨了呢?下面咱細細道來。

此事發生在1955年,當時北京市的副市長吳晗找到了郭沫若,矛盾等人,來了個聯名上書,請求國務院批准考古發掘十三陵最大的陵寢-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這樣既可以積累歷史資料,又可以瞭解明代皇陵的基本構造和建築方式,結果這一請求被國務院周總理批准了。


於是一場浩大的“考古”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啟了,考察隊興奮的來到了長陵,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用探鏟探查,結果一個多月了竟然毫無頭緒,別說打開地宮了,就是連朱棣地宮的入口都沒找到,於是大家不灰心,接著用探溝的方式找入口,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正當大家灰心喪氣之時,考古所副所長夏鼐認為,應先“試掘”其他規模較小的陵,積累經驗。之後再來挖掘長陵。就這樣,大家開會研究,結果是決定試掘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

(嚴重損毀的萬曆龍袍)


就這樣,定陵開始被考古隊用探溝的方式挖掘,幸運的是找到了一塊指路石,從而順利發現了地宮入口,經過兩年多的發掘,定陵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包括600多件袍服、布料。但是悲哀的是,定陵的大量文物“發掘即摧毀”。由於沒有技術手段,出土的明朝絲綢幾乎沒有實物留存下來,而技藝也已失傳,這造成了文物史上的災難。等郭沫若再次和周總理申請挖其他皇陵的時候,得到的確實周總理冷冷的回答:十年之內,不準挖皇陵,一律不批!


老豬的碎碎念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發掘活動,堪稱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十三陵,首選的對象是永樂皇帝的長陵。獲得批准之後考古專家們開始尋找長陵墓道,然而在尋找墓道的過程中,卻意外的發現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存在坍塌現象,於是考古專家們決定先發掘定陵作為試驗場,待積累一定的經驗後再挖長陵。

之後考古專家組織考古隊,由趙其昌擔任考古發掘隊隊長,安派民工挖掘到定陵墓道口,隨後進入地宮。挖掘過程中也發明了一些特殊的工具,比如拐釘鑰匙,用來移開墓門後面的自來石。考古隊在地宮裡找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兩位皇后的棺槨並對帝后棺槨進行了發掘。定陵出土了大量明代絲錦和帝后冠冕等3000餘件珍貴文物。1958年中國政府向世界公開發布消息:“明十三陵中定陵已打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個消息一經公佈,引發海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落後以及保存方法的失當,定陵出土的成匹的明代絲織錦緞以及帝后冠服,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導致如今我們能看到各類布料殘片。更為嚴重的是,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革命小將們將萬曆及兩位皇后的遺骸拖出來進行批鬥,並放火焚燒,化為灰燼。定陵中的金絲楠木棺槨也被丟棄在野外,最後不知所終。現今我們所看到的定陵地宮文物大多都是仿製品。

令人可恥的是,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在定陵發掘遭受如此慘痛的教訓之後,還向國務院上書,要求發掘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周恩來總理予以駁回並做出重要批示,今後不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50年不變,100年不動搖。明十三陵中的其他帝王陵墓以及中國各地的其它帝王陵墓由此而得到妥善保護,做為中華文明的瑰寶而流傳於世。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討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歷史茶坊


歷史茶坊


萬曆皇帝的定陵被第一個發掘打開,據說是考古人員為了練練手,替朱棣長陵的考古發掘計劃積累經驗來了。萬曆皇帝做夢都想不到,自己死後400多年還做了一回孝子賢孫,替老祖宗朱棣擋了一刀。


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和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的倡議請求下,對永樂大帝朱棣長陵的考古發掘活動得以批准。老郭是很中意挖掘皇帝陵寢地宮的,很想在有生之年積攢多多益善的第一手考古資料,為自己的歷史學術研究提供文物佐證。他最中意的挖掘對象是秦始皇陵、唐高宗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還有就是朱棣的長陵。發掘長陵的理由也很充分,裡面很可能陪葬有永樂大帝組織編撰的《永樂大典》。由於現今流傳收錄古籍的《四庫全書》被乾隆閹割得面目全非,文史界很需要原汁原味的《永樂大典》來還原真相。

於是乎考古隊開始進駐長陵,但盛世修建的長陵規模實在太大,一下子找不到墓道,挖掘工作太繁重、太困難了,因此老郭又提出先試挖萬曆皇帝定陵的主張。好險啊!長陵躲過了滿清、躲過了孫殿英、躲過了郭沫若,可定陵就沒那麼好運氣了,被順順當當地拆開了金剛牆、找到了墓道口、撬開了地宮大門。從此,沉睡400多年的萬曆皇帝再也難得安寧。定陵的發掘的確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為研究明代中晚期的皇家生活提供了翔實的佐證,尤其是萬曆皇帝的“北斗七星”斂葬樣式,使人得以一窺皇家隱秘。

但文人理想化的浪漫情懷,阻止不了空氣的氧化,更擋不住外界的動盪。定陵文物出土後,其中的龍袍等珍貴絲織品立馬“見光死”,暴露在空氣和陽光下很快發黑、變成碎片。而後的批鬥運動,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骨,被當眾拉出當作封建殘餘,一把火付之一炬,連棺材也被丟棄山谷,著實是一場文物浩劫。


劇透歷史


關於定陵發掘的問題,網上有各種聲音,一些持否定的意見,有的聲音很激憤。這裡把發掘定陵的前因後果做個簡單的梳理,看看事情的來龍去脈究竟怎樣。

一、挖掘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

1955年10月9日,郭沫若、吳晗與兩位副總理等受邀遊覽十三陵,副市長吳晗向兩位副總理和郭沫若提出了發掘明長陵的設想,三人表示贊成,郭讓吳起報告給總理,並商量了報告的內容和由哪些人署名的問題。

10月13日,吳晗將報告報給郭沫若,並請領銜簽名。郭對報告作了些修改後簽名。次日,沈雁冰、張蘇、范文瀾、鄧拓在報告上簽名,15日上報。

報告提出發掘長陵的理由:“長陵規模最大,地面建,築也最完整……長陵的地下宮殿規模的宏大,是可想而知的。

埋葬在地下的宮殿,今天如能使其重見天日,開放為地下博物館……

就歷史文物說,長陵沒有被盜掘的記錄。如果明成祖的骨殖及殉葬物全部被保存,對明初史事的研究將有極大貢獻;……整理一下,也是研究過去帝王墓葬的最完整史料。

墓內的歷史文物,開發後照原來陳列式樣就地保存,成為‘長陵博物館’。部分容易變質的文物,可用科學方法保護,或者移交給國家博物館,而以仿製品放置原處……”

二、報告的批覆

同年11月3日,總理批示原則同意,並責成有關方面指定專人議定開發計劃送批。9日,陳毅副總理批示。

11月22日,吳晗邀請有關同志研究,想以定陵作為試掘對象,因為定陵已有地下門道顯露。

1956年3月28日,吳晗代表郭沫若召集有關部門開會討論發掘事宜。會後,市文化局文物調查研究組於該月30日派3人去陵區調查,提出了試掘獻陵的意見。

理由有5條:一是獻陵與長陵的內部的建築結構變化小;二是工人食宿方便;三是定陵露出的券門,可能是運土的券門。且定陵規模很大,不適於試掘。四是定陵距長陵較遠,雨季不能通行,不如獻陵方便;五是獻陵明樓、方城、圍牆保存比較完整,發掘後修復開放,所費不大。

到4月份,又經過夏鼐等3人的現場復勘,提出以定陵為試掘對象。最後,確定了對定陵的試掘。

三、長陵發掘委員會的組成

長陵發掘批准後,根據吳晗提議,又批准了長陵發掘委員會,由7人組成:餘心清、尹達、夏鼐、王冶秋、張季純、劉仲華、吳晗。1956年5月19日,試掘開始,長陵發掘委員會又稱發掘定陵委員會。

經過一年的挖掘,1957年5月,已到了打開地宮石門階段,5月18日,找到了玄宮的金剛牆。6月6日,吳晗請求增加發掘委員會人數,6月17日,批准增補郭沫若、沈雁冰、張蘇、齊燕銘、鄭振鐸、范文瀾、鄧拓7名委員。

四、為何不繼續發掘

1958年7月,定陵玄宮內器物清理工作結束,8月5日,吳晗請示撤銷長陵發掘委員會,定陵博物館建館及長陵發掘工作交由專業部門歸口領導等建議。9月5日,吳晗的報告獲批覆。同意定陵博物館建館和長陵發掘工作交由市文化局統一領導,至此,長陵的發掘應有市裡進行。

定陵發掘成功後,長陵或其餘的陵為何不繼續發掘,目前,沒有找到文字資料上的答案。

定陵出土文物3000件左右,有人說定陵文物因發掘受到嚴重損毀,挖掘是一次很大的錯誤。應該說,限於當時的各方面條件的影響,有的文物有所損壞,但絕大多數文物今天還在並得到妥善的保護。

長陵或其餘的陵不再發掘,可根據1958年以後我國的社會形勢、經濟發展狀況、文物發掘與保護的科技水平等來分析,停止或顧不上新的發掘是很自然的,更不可能把所有的陵都發掘了。


鄭國柱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明朝十三陵為什麼要先打開萬曆那座陵墓呢?



上世紀50年代,由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和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向中央申請發起了挖掘明十三陵的運動。說到底,也就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好奇心,特別是明十三陵中的永樂陵,很多人想一睹當年"永樂大典"的風采。而中央當時也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決定開發十三陵。


在整個十三陵中,唯屬永樂皇帝的長陵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於是考古隊決定先開發長陵。只是沒有想到,在開發的過程中,居然又意外發現了萬曆皇帝的定陵,出現了坍塌現象。於是,既是為了安全,就是為了累積經驗,考古隊決定從定陵開始挖掘。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定陵被挖掘之後,為什麼不挖掘剩下的12座陵墓呢?

這就不得不令人惋惜了。在長陵發掘之後,的確是出土了相當多的珍貴文物,具有很大的價值。但是,由於當時保管文物的方法太過落後,特別是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那些從定陵裡出土的文物幾乎已損壞殆盡。

而國家為了不重蹈覆轍,好好保護這些中華文明的瑰寶。於是便出臺了法律,不允許繼續再挖掘剩下的十二座陵墓。

我是和你一樣愛好歷史的"歷史驚文",喜歡就關注我喲~


簿君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由時任北京副市長的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和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等人試圖打開明十三陵,對其進行考古發掘,他們最開始準備發掘的是長陵,但是由於長陵規模太大,挖了很久都沒有找打地宮入口,進展十分不順,於是就決定換一個陵墓來挖,經過勘查研究,把目光鎖定到了定陵,定陵的發掘還算順利,經過幾個月的發掘就挖到了“金剛牆”也就是明朝地宮的墓牆,至此明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地宮就被發現了。


下面再來說說為什麼挖了一個定陵就不再繼續發掘其他陵墓了。定陵的發掘導致眾多文物收到毀滅性破壞,留下了考古史上無法磨滅的汙點。下面來細說下那些令人痛心的文物破壞之事。

首先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骨被挫骨揚灰,棺木被劈壞扔下山溝。

然後是定陵出土的絲織品毀壞嚴重。定陵出土的文物眾多,有3000多件,其中絲織品佔很大部分,但是當時發掘出來後,條件有限加大保護不當,被扔在普通庫房堆放半個世紀,絲織物碳化嚴重,已經無法修復了。



定陵成了吳晗和郭沫若等人一生永遠無法抹去的汙點,也成了考古史上永遠的痛,也造就了皇陵考古的諸多遺憾,我們不敢想象當時如果打開的是長陵會怎麼樣,如果繼續挖掘其他陵墓會有哪些破壞,慶幸的是隻打開了一個定陵,遺憾的是定陵的文物再也無法復原了。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覺得回答滿意,請點贊支持,謝謝。


愛我中華2020


毫無疑問,無論怎樣作答,被罵的肯定是郭沫若。畢竟,樹大招風,無論是褒是貶,郭沫若這三個字基本代表了閱讀量,而閱讀量的背後則是真金白銀的收益。正因如此,許多與郭沫若無關,或者關係不大的事,也都會扯到他身上。

有人說,當初挖萬曆的定陵,是為了“練手”,以便為日後挖長陵做準備;也有人說,之所以決定挖定陵,是因為郭沫若想看墓中隨葬的絕代書畫。但這些說法,其實都不是挖掘定陵的初衷,而是被一些網絡文章添油加醋編造出來的。

如果正視明定陵的發掘經過,我們便不得不承認,這一切都源於一些領導和文人雅士遊玩時的幾句戲言。據後人回憶,當時他們在陵區遊玩,一邊吃著柿子休憩,一邊感慨著歷史的滄桑變換。

此時,有著名文人提出,咱們何不把定陵挖開,一來可以為歷史研究提供寶貴資料,二來也可以將地宮改建成一個地下博物館,供民眾參觀學習,而且還沒準能有什麼珍貴的古書字畫重現天日呢!

文人的戲言,也引發了大家的注意。要知道,說這話的,可絕不是郭沫若。而且,日後積極申請進行明代皇陵發掘時,衝在前面的,也不是郭沫若。只是,郭沫若的身份和名氣擺在那裡,自然榮與辱,功與過,也都貼到了他身上。儘管他也是主要參與者。據後人查閱原始檔案可知,當時主張和參與其中的,可都絕非一般人物。

在言談嬉笑中,明代發掘明代皇陵的事兒就算是基本定下了。只是,具體發掘哪一座,成了一再商榷的問題。其實,當初原本要挖的,也不僅僅是定陵,還包括長陵,而且,原本是要先挖長陵的。

挖掘皇陵,是一個大型工程。當時經過多次論證,曾擬定先挖長陵。然而,由於長陵是一座開放的公園,一旦發掘的話,牽涉面實在太大,因而始終未能下定決心落實。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線工作者都在奉命對長陵、定陵及其他明代皇陵周圍調查勘探,以供最終決斷。而在這一過程中,定陵周圍發現了一塊石碑,指示著地宮所在,因此,發掘定陵的便被這麼決定了。

所以說,發掘定陵,具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機遇。最初提出發掘明代皇陵的,不是郭沫若,決定先挖定陵的,也不是郭沫若。而且,最終主持發掘定陵的,還不是郭沫若。

在定陵發掘過程中,各界人士都很感興趣,當時許多重量級的人物,也曾聞訊嘗試觀摩,但因發掘進度不理想和保密需要,有些人未能如願。據發掘者回憶,發掘定陵的那段時間,是他們見到社會名流最多的一次,其中還有不少外賓。

事實上,區區一個郭沫若,怎麼可能有通天的本事,說要發掘皇陵就能發掘皇陵呢?這一點,動動腦子的人,都能想清楚。

按照當初的設想,發掘完定陵,還要繼續發掘長陵,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只是受時局影響而被迫中斷了。

許多人說,發掘定陵遭遇了巨大失敗,使得上級決定再也不聽從郭沫若的建議,因而使得長陵免遭災難。

可是,據檔案顯示,繼續發掘長陵的批文早就定下了。只是,在具體實行過程中,並沒打算繼續劃撥經費,而是要文物部門自籌。自籌的方式,是通過建設地下博物館,收取門票來獲得。

這樣的決斷,實際上很難實現。沒有經費,使得對長陵的發掘難以落實。而且,由於另一場運動,使得許多文化部門陷入癱瘓,工作無法繼續開展。正因如此,長陵才未被髮掘,而並非所謂的從定陵發掘中吸取了教訓。

對定陵的發掘,早已被演繹地神乎其神,但事實的真相卻早已被沖淡:幾個吃著柿子郊遊的人,在嬉笑閒談中,便決定了前朝皇陵的命運。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本文主要參考龐中威:《定陵發掘親歷記》。

龐中威系第一位進入定陵地宮的發掘者,也因有感於後世文人記述此段歷史時有失偏頗,而多方查閱原始檔案並結合自身經歷,撰寫了《定陵發掘親歷記》一書。如今,許多網絡文章再次無視歷史真相,以訛傳訛。故憑藉數月前閱讀該書的印象,對此事略作闡釋。大家如有興趣,可自行查閱原著。


史海爛柯人


這要從1955年說起,吳晗作為發起者,聯合郭沫若、鄧拓等人,聯名上書要求發掘明長陵(朱棣的陵墓)。但是考古隊並未找到長陵的地宮入口,只好放棄發掘計劃。考古隊決定先發掘其他明帝陵。而在考察明定陵的過程中,考古隊發現了定陵地宮的入口,自然是先發掘明帝陵。

明定陵的發掘歷時兩年多,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但是,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並不先進,許多文物遭到難以挽回的損壞。故此,我國此後規定:不再主動開掘帝王陵!所以,明十三陵中的其他陵並未發掘。


子月談史


為什麼會選擇定陵,因為定陵沒有地面建築。

原本立項是要挖掘明成祖長陵,結果搞了幾個月,不得其門而入。轉而發掘定陵。

為什麼呢?因為明陵埋得太深了,很難找到入口。如果大土方從上面挖下去,對整個陵墓的結構會有巨大的破壞。長陵地面建築保存完好,裬恩殿是現存中國最宏偉、規格最高的三座大殿之一。那怎麼挖?挖壞了誰擔得起責任。

定陵就不一樣了,它的地面建築破壞得很厲害。

萬曆皇帝人緣不怎麼好,後代歷史學家說明實亡於萬曆,對他評價很低。李自成進北京火燒定陵,對他進行報復。後來清軍入關再次火燒定陵。兩撥人不約而同針對定陵,估計他真的名聲很差。

清朝重修定陵的時候,給定陵降低了規格。清修裬恩殿比明朝的原建築小了一圈。

民國的時候,定陵再次被燒燬。這個事情傳聞很多,有神仙鬼怪說,也有小人縱火說,反正是清朝重建的建築又被燒完了。

定陵還遭受過雷擊,總之命運多舛。

地面建築啥也沒有,在那動土就方便些,損失小一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