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明朝皇帝昏君辈出,为何300年不亡?

明朝废除了延续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同时,设内阁,辅佐皇帝。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明宪宗设西厂对全国臣民监视,导致了宦官的权利增大。最盛时,皇权都无法抗衡。明朝经太祖朱元璋经营,社会等级森严,国家重农抑商。明朝初期百姓没有里甲同意是不能随便走出村庄,藩王不能随便离开封地,违者处死,一定程度阻止了军队造反和农民起义,维护了王朝统治。军队实行屯田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明朝初期朱元璋反腐坚决,官员相对清濂,军队训练有素,国家日益强大。后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明朝国力强大。

明朝皇帝昏君辈出,为何300年不亡?

明朝皇家和国家还是分得很清的,最典型的就是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后大臣们立马换一皇帝,接着抗敌。清朝基本就是家国不分,家奴们只要听话就好,决策由家主一人说了算。在外朝,明朝有一个强大文官集团,而且都是铮铮铁骨,这在中国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一一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以对皇帝叫板为荣。明朝的内阁的权力远远超过清朝的连军机处,已经有点君主立宪的感觉了,所以哪怕皇帝偷懒,政府可以照常运作。而历届内阁首辅除少数外均志虑忠诚,公忠体国。如仁宣之"三杨”、正统之李贤、弘治之谢迁李东阳、万历之张居正。

明朝皇帝昏君辈出,为何300年不亡?

明朝的皇帝个性鲜明,有勤奋的,有懒惰的,但都不是昏庸无能之辈。明朝的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使得内外制衡,皇帝不用亲自过问每件事,小事内外一致就可以通过,大事或不决者才请于帝,因此明朝皇帝有大把的时间做其他事,即使几十年不上朝仍然掌握权力中心,而太监再牛,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倒台,可以说明朝的制衡制度,保证了皇权不旁落,也保证了机构的稳定运行。国家有了稳定的基础能一心一意的搞建设了,伟大的儒家思想培养了一大批"文死谏、武死战"的大臣撑起了明王朝,明朝的皇帝除了洪武、成祖猛人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好人

明朝皇帝昏君辈出,为何300年不亡?

军队战斗力一直强大。明建初始,将星云集,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均为不世之才,所率军队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朱元璋父子把蒙古人打成残疾人,长城成了形象工程。实施屯田军人可世袭。就算到了明末,关宁铁骑也让满兵越过长城不得。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