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些人小学成绩不好到了初中成绩却提高了?

用户4493218053802


只要仔细留意,

那些小学成绩不好到初中却提高的,几乎全是因为数理化;

那些小学成绩很好到初中却下降的,也几乎全是因为数理化。


从三年级开始,假如语文和英语成绩一直都很理想的,那么到了初高中,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数学在三年级、初二、高一,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动。一年级数学好,三年级不一定好;三年数学不好,初二可能好;初二数学好,高一不一定好。

这主要是每个阶段数学要求的能力不同:

三年级以前,记忆力好就可以了。

三年级之后,逻辑能力开始处于重要地位,记忆力不够用了。

初二,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对空间想象力要求高了。

高一,考查的是空间、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而且通常是综合性考查。


数学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这些所要求的能力,大部分都不是在课堂学习到的,而是在生活中学习的。

小学数学成绩不好,不等于孩子的空间想象力、抽象、归纳、演绎能力差。小学数学成绩好,也不等于这些能力好。


事实上,我在辅导一年级时候就发现了,有的孩子数学思维能力非常好,但由于不懂考试技巧或是没有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不好。也有的孩子虽然满分,但思维能力并不理想,这种到了三年级,很容易发现掉队现象。


数学科目是最容易发生逆袭和掉队的。

而且因为数学是理科中的基础学科,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理科的好坏。

所以对整体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定要从小就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不要只满足于卷面上的分数。


我是小谢老师,专职辅导一年级,不定时分享幼小衔接、一年级阶段干货内容,欢迎关注:)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这种情况我亲身经历过。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女生成绩一直都在班上前几名,也非常稳定。后来上了初中,感觉成绩越来越不去从前,班上都20多名开外了。还有个男生之前小学也只是班上中等偏下,也基本保持这个水平,初一的话也依旧平平淡淡,初二的时候突飞猛进,成绩上升很快,进步很大,班上前十名了。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我来谈谈个人看法。初中知识相对小学来说复杂多了,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强。而且初中知识课本编排逻辑严谨,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再有就是初中增加了政史地理化生,理化生对于女孩子来说有点难,女孩子对这方面理解可能稍微逊色与男孩子。政史地的话只要花时间花精力去背,不会差到哪去。小学学的再好也不能代表初中一定能学的好,不过小学知识掌握牢固了肯定对初中有很大帮助。小学知识只是个铺垫,初中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对逻辑思维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个人观点,喜欢可以关注一波哦


zAg373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因为我本人就是这样的……

小学不是那种爱学习的孩子,班里的成绩排名倒数比正数数到的快(那个年才开家长会的时候,孩子的排名都是写在黑板上的)。记忆中那时候学得最好的应该就是数学,每次在课堂上做题都能保证速度是前几名完成。那时候的英语单词都是汉语注音的,而语文学习貌似是最头疼的,经常会被老师罚抄几十遍。

进入初中之后,没想到第一次考试就考了班级的第7,而且年级进入了前50名(那个年代,每个孩子的各科成绩,还有班级排名,年级排名都在一张跟卷子那么大的纸上,开家长会的时候发下)。

从那之后过去不太爱学习的我,一下觉得考个好成绩也不是特别难的一件事,所以就开始认真学习学习,结果成绩一路上升,最后考入重点高中。但是到了高中之后又歇菜了!高一的第一次考试,跟初一的第一次考试结果截然相反。这时候我就意识到一个问题了,虽然过去你可能很优秀,但是当这些人都聚到一起的时候,你可能连个屁都不是。所以从那之后,我就开始了变态的学习模式(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比现在的衡水中学模式还要惨烈)直到最后考上了一所985211大学。

所以就我的经历来说,我是相信在学习上存在“逆袭”的。

如果说过去面对这个问题的话,我可以随便说,随便聊,而当我的孩子开始上学之后,这个问题我就不得不去认真分析了。因为我真的不希望我的孩子也重复我这种路线,谁敢保证自己就一定会逆袭啊?

知识结构的不同

无论你承不承认,现在小学的教育和初中的教育,它是存在知识结构上的本质区别。

小学阶段更倾向于记忆,而初中阶段,单纯依靠记忆已经不行了。当然了,比起高中来说,他还是有一部分记忆性的。而所谓的记忆力好,这个东西它是有水分的。在过去那个年代,我们往往发现小学阶段女生的成绩会普遍好于男生,但是从初中开始,慢慢的男生成绩就起来了。

以我为例,我小学的时候就不喜欢背诵所以语文被各种惩罚是常有的事儿。虽然我不愿意学语文,但是我爱看书啊,所以语文课上的记忆内容我确实做的不行。这直接导致了成绩的不好。当然了,阅读和写作成绩还是可以的,主要还是基础题丢分特别严重。

所以我分析我的成绩从初中开始提高,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小学的时候,虽然基础知识学得并不是很扎实,但是由于阅读量在那里摆着,到了初中之后,爱阅读的习惯继续保持着,而学习态度又提高了。所以成绩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而数学方面的学习我前面说过,我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到了初中之后,除了认真听课之外,我还做了一些练习和归纳。成绩提高的也很明显(那个年代没多少人上辅导班的)。

不好VS很差

我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我认识的人,这个范围内,小学成绩奇差无比的那些人,成绩都是一路差到底的!

我真没见过小学成绩奇差无比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就变好了,也没有见过那些初中成绩很差,到了高中(他们也上不了普高,我指的是职业教育)成绩就变好的!

所以对于“不好”的程度界定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所以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从来不会考虑指望孩子未来逆袭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我都是努力的尽可能的,将孩子的学习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好,抓好!至于逆袭不逆袭的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小学成绩平平,初中成绩提高案例很多,相反的小学成绩好,初中也有可能下滑。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呢?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不管小学成绩好坏,小升初后,都要有归零的思想准备。基于数学方面,我分享以下观点和大家一起深刻探讨下原因。

小学≠初中

小学和初中数学思维方式是断崖式区别,题主举的案例,是顺利地适应了这种变化,成功逆袭!

① 知识体系

小学知识点比较分散独立,关联性不是很大。初中知识体系是连贯的。简单讲就是小学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比如应用题就有20多个大类。而初中是知识是体系,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连贯的一条线。这就要求初中知识点不能“欠债”,会影响后面的学习。

一元一次方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一元二次方程 → 二次函数

② 学习过程

小学重方法记忆,答案为导向,初中重严谨过程,理解为导向。

就拿奥数讲吧,我一直宣导,既要知道怎么用,也要问为什么;推理一定严谨,过程有条理。也是希望学员提前熟悉初中学习方式。比如利用数形结合教孩子推导平方求和公式。

③ 主导因素

小学拼智力,初中比习惯。小学有些题目成绩好的甚至直接看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初中有理数混合运算如果靠口算,你就惨了,百分百错。所以更加注重转变学习习惯和“悟”。

结语

警惕初一上学期成绩不分上下误区,98分和90分就是差很远了。重视初一!重点是有理数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可以把小学奥数应用题都用方程来解一遍,锻炼思维。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干货知识


一学堂王老师


小学成绩不好而初中成绩提高,这种现象还挺常见呢。这些年我做个案跟踪指导不过少,我总结一下原因吧。

第一,小学爱玩而初中觉醒的孩子易进步。属于这种原因的多是男孩子较多,并且还特别聪明,在小学的时候每天总想着玩儿,课上小动作较多,课间特别活跃,喜欢追逐打闹,放学后喜欢到外面和小伙伴玩耍。而到了初中以后,小学阶段的小儿科玩法逐渐淡出了这类孩子的生活,开始把心思放在学习之中。这种特别聪明的孩子,只要在学业中觉醒了,专注力增强了,学习进步提高速度是很快的。

第二,初中在校住宿的孩子因减少不当干扰而进步。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每天把过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学习上,结果因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这种反感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管教,这本身并不难理解,7-9周岁的儿童恰处于第二反抗期,如果家长不知道原因,很容易把这种反抗一直延长。而初中住宿的孩子,可以有效减少这种不当干扰,通过集体生活养成独立管理生活与学业的能力,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很容易提升成绩。

第三,进入初中后认知和理解能力明显提升。只要孩子学习态度端正,有自己的学业目标和成绩目标,进入初中后反而能够静得下来心,在学习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认知和理解能力快速提升。这本身并不难理解,整个幼儿和小学阶段,如果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并且阅读的领域很宽泛,吸收和储备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只是小学阶段表现不出来罢了。但是进入初中后,这种知识储备反而能够通过主动思维应用在学习之中。但是对于以往没有重视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孩子,则往往初中学习后继乏力。

第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身心的愉悦。进入青春期最大的麻烦,莫过于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一旦处理不好与老师、与同学、与家长的关系,孩子很容易课上学不进,课下易和同学发生矛盾,回到家里易和父母产生冲突。而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孩子,进入初中后,能快速适应新的学校环境,并建立起和老师与同学的友好关系,从而使自己每天处于相对稳定且愉悦的心情,而这恰对学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第五,掌握思维和学习方法,给学业插上了翅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往往并不需要太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到了初中后,对思维能力考察则明显增强。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由于心思大都在玩儿上面,思维能力并没有很好地从学习中体现出来,但是到了初中以后,反而能随着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主动发现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就像有翅膀的鸟儿一样,获得了充分的思维发展的空间,成绩很容易提升上去。

以上几点,是我对部分孩子小学阶段成绩一般,但是初中成绩反而提高很多的原因分析,稍加总结你会发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孩子的自我教育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教育青春期儿女的能力喽。


寒石冷月


这种现象很常见,最多的是小学好到初中变差的。

一、什么样的孩子小学到了初中才会变好?

是所有成绩差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都会变好?这就不是这样了,我认为题主所说的是那种基础好,但是成绩中等的孩子,到了初中开始逆袭,变成成绩优异的学生。然而那种成绩极差,基础掌握很有限,这种学生想要逆袭,太难,太难。



二、为什么会变好呢?

成绩为什么会变好?这是这一件值得探究的事情,我认为有如下些原因:

1.开窍了,有的孩子小学的时候不开窍,举一反三等等反应迟钝,智力没有发育好,用我们常常说笑的就是七窍通了六窍还有一窍不通!所以我认为就是开窍了,发育完整了。

2.多动症,小学很多孩子成绩之所以不太好,达不到优秀的标准,就是因为平时多动,集中注意力能力极差,多动症患者,坐座位上就像座椅是烫的,坐不安分!初中的时候,多动症不存在了,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因素吧。

3.态度的转变,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可能小学的时候,成绩大多都是优异,竞争压力大,这些成绩一般的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到了初中一个新的环境,慢慢的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开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开始慢慢变好!


4.新的环境,开始有信心。初一开始,大家都在同一个新的环境起步,这时候只要开始的时候认真,努力,那么看见自己也能排在前面,于是信心满满,奋斗向前!

5.还有一种就是青春期了啦!这时候男同学女同学开始关注,这时候什么最出彩?那就是成绩好,成绩好的,得到的关注就更多啦~这里我点到为止!

结语:成绩变好,那就是好事儿,不管为什么,盘他!

这里是向老师小屋子,谢谢您呢,点个关注!


小向老师呀


小学成绩不好,但是到了初中却变好了。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跟“小学学习很好,初中以后成绩就不好了”是一对冤家。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和初中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不同,小学层面的知识,完全是可以依靠记忆力的,也就是说记忆力好就能在小学保持一个好的成绩。

我们知道,很多孩子好动,不喜欢背书,这类孩子的记忆力相对来说没有那些稳重的好,所以成绩在小学阶段差是必然的。但是,只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等到了初中,成绩的差异主要就不再是记忆力,这个时候记忆力的优势将不再那么明显,主要问题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小学成绩不好的那些人,在初中可能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可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还有可能是知道努力学习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盖棺定论。


侯小呆不呆


你想让孩子听话、成绩数一数二吗 ?那你需要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让孩子在快乐里学习。 我儿子以前也是对学习没兴趣 ,现在成绩优秀 ,在家听话 ,我看到很多家长对此头疼, 就把儿子转变的过程方法,在百度写了篇文章 叫(陆簧畅的改变) 。可以去百度搜一下 肯定能帮到你们!!!!!


knhlgfdcvbny


小学的时候课堂时间较多,学过的知识老师在学校会反复练习,聪明的孩子在学校就掌握了。但是上了初中,科目增加,课堂没那么多时间练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回家如果不复习巩固,那么就会遗忘,久而久之学习越来越差。相反,在小学成绩不是那么好的学生如果习惯好,回家练习,对知识的掌握就容易,稍微有点进步就会提高学习兴趣,有了自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connie


首先,小学的学习成绩不好,指小学考试成绩不再前十名,但也不是非常靠后,大部分是中等偏上的孩子;到了初中后,由于小学阅读比较广泛,兴趣爱好比较多,思维发散性好,到了初中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其次,小学成绩具有迷惑性,有的孩子小学时期受管教,青春期反而比较叛逆,导致成绩下滑;最后,不管哪种原因,越学越好的孩子肯定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运用得当,因材施教的结果;强扭的瓜不甜,强制性取得的成绩也不会长远,应该是带着兴趣去学习,最终才会得到好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