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鬆滋歷史說

概說:

松滋歷史說

安徽省地圖

史載東晉鹹康三年(337年)豫州安豐郡松滋縣(今安徽霍邱縣東)流民避兵亂到南郡,僑置松滋縣,治在今湖北松滋市西北,從此縣名延續到今。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東晉鹹康中以廬江郡(誤,應為安豐郡)松滋縣流民避兵至此,乃僑置松滋縣。”(《湖北通志》認為松滋建縣於西晉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

松滋歷史說

霍邱縣在安徽的位置

何謂“僑置”,指中國古代政權在戰爭狀態下,政府對淪陷地區遷出的移民進行異地安置,暫借別地為其重建州郡縣,仍用其舊名。說白了,今湖北松滋縣是公元337年由安徽省松滋縣遷移過來的。

松茲縣據《太平寰宇記》引用《古今地誌》,松茲一名祝松,古鳩茲地,因當地松樹滋生而得名。

據有關資料記載,西漢高後四年(前184年)建松茲侯國(今安徽宿松縣),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國為衡山、廬江二郡,廬江郡“領縣第十二曰松茲”。(一說漢平帝始元年五年即公元5年降松茲侯國為縣,貶中散大夫張何丹為松茲縣令)。

松滋歷史說

宿松縣在安徽的位置

漢獻帝建安19年(214年),東吳孫權攻佔皖城,改松茲為松滋。按《說文》解釋為“滋,草木多益。”是說松茲這塊地方松樹生長繁茂。魏復置松滋縣於今安徽霍邱縣城東十五里東湖東岸徐郢(小圩子)一帶。晉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因避戰亂,縣人遷徙過江,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僑置松滋郡,412年改松滋僑郡為松滋僑縣,南朝齊廢;另外,東晉鹹康三年(337年)松茲縣流民避兵亂到南郡,在今松滋僑置松滋縣。東晉安帝義熙年間(405-418年),又在西漢松滋侯國故地設置了高唐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改為宿松縣。《太平寰宇記》宿松縣條“本漢皖縣地,元始中為松茲縣,屬廬江。晉武平吳,以荊州有松茲縣,遂改為宿松縣。”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松滋縣於今霍邱縣治西40裡灃河西岸高家埠。武德七年(624年)廢縣。僅今湖北松滋縣名留存至今。

歷史沿革:

古屬荊州,戰國屬楚,秦屬南郡。

漢高祖5年(前202年)始設縣,名高成縣。這也就是為什麼松滋城區有條路取名高成大道了(即原二環路南段),當然在新城區即將新建一所新初中,名字也來源於此,即“高成初級中學”。

昭帝始元六年,縣境封為“長沙頃王子梁侯國”,傳三世。

公元九年,王莽建立新朝,將高成縣改為言程縣,但為時僅十多年。說到這您一定明白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松滋有一所高中名字就叫“言程中學”的原因了,當然,原“一環路”也早已改名為“言程路”了。

東漢建武6年(30年)裁高成縣併入孱陵(今公安縣)。

東晉鹹康三年(337年)安豐郡之松滋縣部分流民避兵亂到此,僑置松滋縣,設縣治於樂鄉(在今涴市附近),從此縣名延續到今。

唐屬江陵府。元屬中興路。明清屬荊州府。

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遷松滋縣治於瀼口(今老城東三華里)。宋孝宗乾道六年(1171年),縣令滕琛將縣治遷於今老城。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由縣令石敏中修築土城,周圍五里,高一丈二尺,設東、南、西、北四門,置樓其上;挖護城河,寬二丈五尺,深八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土城漸壞,縣令張家傳砌以巨石。

崇禎間,縣令何志孟又用磚石重加修造。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因農民革命軍李自成路過鬆滋,駐紮草坪(今魏家堤一帶),是時土司(元明以來,管領苗蠻之地,其職由土人世襲者,謂之土司)亦奉令安插松滋境內,知縣曹鳴鶴遷縣治於三岡湖之鐵嘴岡(今公安縣大學公社天子廟後)。

清聖祖康熙十年(1671年),知縣李子琰將城垣稍加復修後,自鐵嘴岡遷還舊治。

民國元年(1912年),裁荊州府,松滋屬省直轄。二年,屬荊宜施鶴道。三年,改為荊南道。四年,屬荊宜道。十六年,又屬省轄。二十一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二年(1933年)八月縣治遷磨盤洲,月底遷回松滋城(今老城鎮)。二十五年,改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縣治遷城南約八華里之車家衝,八月遷麻水坪。三十四年九月(1945年)遷新江口。

1949後,松滋縣人民政府仍設於新江口。

1995年12月撤縣建設市。轄14鎮2鄉。

松滋歷史說

市政區圖松滋

感謝您光臨松滋映像!

您的閱讀、點贊、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拓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