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公元前202年,战神项羽乌江一刎

,悲情谢幕。泼皮刘季高唱大风歌,奠下大汉煌煌伟业。

这事已过两千年,虽盖棺却无定论。刘邦、项羽到底孰强孰弱、孰高孰低,还在争论不休中。

很多人觉得,项羽是堂堂正正伟丈夫,最后却没能过江东再图天下实在可惜。

本人认为,纵然楚霸王东渡,也无济于事,他的人生是有定数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人一生能干多大事完全由他的内心决定。内心是驱动力,也是制动力,偏执的内心会限制思维和行动。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项羽,什么出身?根红苗正的楚国贵族。《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其家族被封于项。”

项羽的爷爷项燕,大名鼎鼎,他是楚国的最后长城。带着楚王的所有家当和希望,誓与王翦60万虎狼秦兵做殊死一搏。可惜大秦国势正强,王翦父子太牛。项燕以失败告终,留下一句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得到应证。

项羽的叔父,项梁,也是一位军事强人,起义队伍的创建者和领导者。项羽就出生在这么一个上层军人家庭,世代都以战功来守护家族荣耀。

基于家庭影响和后来种种表现,我们基本可以判定项羽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两方面就决定项羽失败的必然性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1、从人生目标上看,项羽的追求就是要做军事上的霸主。

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下,项羽今后的路就是要凭借自身的勇力和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击败群雄,恢复楚国家园,赢得军功赫赫。称霸即可,根本不想占尽天下。

这跟韩信是一样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打仗是一种天分,完全在享受过程,战场上的激烈对抗和瞬息万变,让他感觉倍刺激和过瘾。虽三分天下有其一,也没有被蒯通说动去做“小三”。韩信压根儿就不想去争什么天下,他只对战场上的胜利感觉兴奋。

一代英才,项羽和韩信,纯为军事而生。

如果单从军事成就讲,项羽的目标早已达到。他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也在短期内让天下重回秦统一之前的状态。众多战例中拿出一个,就足够他青史留名。“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人斩杀数百人”,描述的是他的单兵能力。“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说的是率队冲杀的强悍无敌。

项羽,当之无愧的战神。“王不过霸”,乃是真言!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2、从价值观看,项羽政治上也不是做天下共主的料。

军事贵族,累世而成。作为家族后代,项羽怀有极强家族荣誉感

,具备优良的军人素养和果断的行事风格。他崇尚理想的英雄主义,为了心中的“大义”,不畏生死。

骨子里,项羽有贵族的傲气,以阶层道德时刻约束自己。他轻视下层小民,对于软弱的,怯懦的,偷偷摸摸的,诡计多端的行径,他表现出强烈的鄙视。鸿门宴上,杀掉如此弱小谦卑的刘邦,不是我项羽干的事。如果做了,会影响我的声名,天下英雄该怎么看?

这就是项羽,强大之下暴露了弱点骄矜之气日盛,虚荣心大于实际利益,可以无情彻底地摧毁那些他认为可恨的敌对势力,但对于似乎违背了道义的复杂关系却犹豫不决下不得手。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踏云乌骓马美人虞姬是项羽的最爱,一个让他对阵时如虎添翼,一个用柔情衬托出他的英雄气。那个时代,项羽是天下最强的军人,天下最强的男人。

对于想要的东西,他往往“直接拿来”,不会过多考虑别人想法,也用不着阳谋阴谋。项羽的手法很简单,唯有暴力,杀杀杀。坑杀了20万秦军、烧掉了阿房宫、干掉了主帅宋义、灭了楚怀王熊心。

可以从另一方面讲,项羽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争机器,具有强大破坏力,他是一个单线思维的杀人“狂魔”,一腔怒气不息,以暴制暴做绝到底。因此,做事欠缺考虑,不顾及政治后果。


所以说,项羽的人生目标,违背了历史潮流,他妄图凭借一己之力,而且还仅仅是军事力武力,来震慑群雄,安定天下,这个想法太简单。他偏执的内心限制了他的思维和行动。而且因为自己太强,借助外力上太欠缺,导致了灭亡。


3、下面对比一下项羽和刘邦,看看彼此有什么不同。

跟刘邦比,项羽太年轻太单纯,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充分的内心历练。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刘邦老哥,比项羽弟弟大了24岁,差不多父亲的年龄。社会阅历自然比项羽丰富得多。

刘邦是农民,却不种地,爱混社会,喜欢游走于社会各阶层各角落之间,他善于交际,会处关系,能够接触到社会上方方面面各色人物。不论是萧何、曹参、夏侯婴,还是周勃、樊哙,这些人都是他的兄弟,都是他的社会关系网,他对社会人心了如指掌。

但是,他也只是个小民,身处社会最底层,力量很小很小,为了生存,必须秉持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所以,刘邦为人超灵活,应对能力强,重视人心人情,利益是个关键,所谓的信义要根据情况,嘴上说说也可以。

要做成什么事,还得人与人互相帮助,外部力量的输入是他的生命线,后来打天下过程中,他始终离不开萧何、张良、韩信,因为他没有很强的专业技能,用人才是长项。

刘邦有一颗贪心,野心也在不断膨胀,这是他不断前进的

动力源。比如,打下咸阳后,他也想享受享受,开一开心,那么大的豪华宫殿,那么多的长腿美女,谁不喜欢?可是可是地位不稳固啊,内部得依靠这几个哥们,不能得罪,外部那帮王八蛋都看着我呢,想吃了我。

无奈之下,还得继续奋斗,就这么的雪球越滚越大,事业成就了。刘邦这厮根本都想不到有一天可以君临天下

总结一下刘邦和项羽特点。刘邦是复杂的,内心更强大,具有很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实用主义至上,做事很“曲”很圆,能屈能伸。

而项羽是单纯的固执的,坚持理想的英雄主义。心理和行为上过分“直”,刚性有余,韧性不足。存在可怕的“两极”思维,要么进攻要么死,中间缺乏缓冲地带。过分相信自己打仗强,忽视了政治和谋略的重要。自负得要命,断绝别人的帮助。如此,必然死路一条。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孙子》有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不论是军事,政治,“奇正之说”都是成立的。简单讲,“正”是正面迎敌,“奇”是侧面偷袭。项羽往往重视“正”,忽略“奇”。政治上,项羽遇到了刘邦这个不走套路的家伙,军事上又遇到了韩信这个谋战派天才。所以,项羽的正面冲锋再勇悍,陷于层层泥淖中也是无法自拔。

最后的“垓下之战”,看看韩信的对阵部署,早已经把项羽观察得明明白白。所以,项羽面对这两位“克星”,认倒霉吧!

因此,项羽过不过江东,命运都是一个,以失败告终。

项羽失败是必然,没有一颗强大内心,过了江东也白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