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累計治療十萬艾滋病人:雲南將艾滋病流行重災區變為防治示範區

(健康時報記者 董蕊)有人說人生像升級通關,步步爭步步升;有人說人生像角色扮演,面面俱到方能成。但在我們醫藥健康記者眼裡,人生就像玩紙牌——發牌的是上帝,不管什麼樣的牌你都要接著。我們見過一出生就心臟外露的嬰兒,見過渾身斑點的幼童,見過重度燒傷的成人,見過患癌等死的老人……似乎面對疾病侵襲,沒有誰能夠與上帝討價還價。但是今年6月,記者在隨艾滋病健康基金會(AHF)調研了雲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後發現:在祖國的南境有一些平凡如常但又註定與眾不同的醫務工作者,正在努力與上帝玩好“命運”的紙牌遊戲。他們似乎可以打破“人生紙牌”的戒律。

艾滋病病毒:未必會致死,卻總能把人逼到絕境

儘管全球目前已經有6種不同作用機制、超過30種抗病毒製劑應用於臨床抗HIV治療,堅持早期抗病毒治療的HIV感染者也會大大降低併發症風險,有機會和普通人活得一樣長、一樣好,但是確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依然是很多人感覺熄滅生命之光的時刻。“確證陽性的那天下午,我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單位同事,也是我平時玩得最好的朋友之一。我沒有覺得這是很嚴重的事,因為我們這個圈子本身就是高危群體,我身邊就有感染者,所以我不是很難接受。這個同事也知道我是男同性戀,我們平時無話不談、玩得很開心,我覺得她能理解我並且安慰我。可是第二天去單位就發現,我的東西包括椅子全被丟了,辦公室一股濃濃的84消毒液味道。當時我就懵了……”

雖然人與人之間的日常接觸,包括和艾滋病患者/感染者一起吃飯、洗澡、擁抱、共用馬桶、共喝一杯水等並不會傳染艾滋病。並且在醫療領域,也已經實現了“只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堅持抗病毒治療,當其體內病毒數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便不再具有傳染性”。但是艾滋之毒依然猛於虎,2011年的電影《最愛》裡沒人敢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錢、沒人敢吃其喜糖的情景仍然存在。

祖國最南境:別人不敢要的病例,他們要了,還治好了

這裡累計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數排在全國前列,每年新檢測發現的感染者在10000例左右;這裡縮影著艾滋病所有的流行方式:從吸毒傳播到橋樑人群暗娼性傳播,再到家庭傳播(包括配偶傳播、母嬰傳播),這裡曾經是中國艾滋病發現最早、疫情最重、防控最難的地方。這,就是雲南。從1989年發現首例本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雲南省用28年的時間把自己從艾滋流行重災區變成了艾滋綜合防治的示範區。

感染者小建來到雲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時才23歲,卻已經是病入膏肓的患者。“外面的醫院都不要我。”小建的話令人心酸。一般的醫院確實不敢收小建,不僅因為艾滋病病毒棘手,還因為他的情況真的很難挽回——艾滋病毒沖垮了他的免疫系統,讓小建患上了惡性淋巴瘤,腫大的大腿根已經比腰還粗。好在雲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來者不拒,給了小建一份希望。雲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副院長李田舒說:“作為全國首家省級艾滋病關愛中心,又云集了多位全國知名的艾滋病診療專家,還是雲南省艾滋病臨床治療技術指導中心,我們有實力、有責任承擔起關愛每一位艾滋病患者生命的任務。‘關愛生命、精益求精’是我們的院訓。”

小建入院後,雲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感染二科最有經驗的專家在為小建反覆嘗試治療方法時,醫院關懷部的心理治療師們也開始注意小建和家人的情緒。

“病情太重、時好時壞,小建和母親都快喪失信心。兩人都有一些心情想對對方表達,但都不知道如何表達,就都淤在心裡、鬱鬱寡歡,治療的積極性逐漸降低。這樣下去肯定不行。”雲南省艾滋病關愛中心關懷部的心理諮詢師楊根告訴記者,他們醫院的關懷部是國內醫院為數不多的專門為疏導艾滋病患者、家屬甚至醫生不良心理情緒成立的部門,其職能就是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幫助醫生減輕職業壓力和倦怠。

很快,楊根對小建母子分別進行了心理疏導和心理關懷,同時幫他們向對方表達了此時內心的感受與平時羞於出口的愛與接納。小建告訴媽媽“這次我覺得真的凶多吉少,看不到希望,但是我會努力堅持。如果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媽媽告訴兒子“雖然結果可能不樂觀,但媽媽還是會一直陪著你,你不要怕,相信醫生,更要相信自己。”就在小建母子終於放下心中顧慮之時,治療的奇蹟也出現了:小建的炎症減輕、腫大的淋巴逐漸縮小。四個多月後,小建順利出院。

累計治療十萬艾滋病人:雲南將艾滋病流行重災區變為防治示範區

和上帝玩紙牌的人:直面危機,雲南衛計委創新打造艾滋病防治新模板

對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難熬的時刻不是發病,也不是與家人產生分歧,而是等待檢驗結果。得知檢驗結果後,渾身篩糠的有之、當場跪下的有之,那種躺在命運的輪盤上等待上帝出牌的感覺,沒有人想經歷第二次。

我國目前的艾滋病確證檢測多為免疫印跡法(WB),即對初篩陽性的人群用WB進行確證。不過這種方法需要特定實驗室條件支撐,並且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且價格昂貴(每份試劑需要175元,每次試驗需要設置3個對照)。有確證實驗室的地區,最快可以做到第二天出結果;無確證實驗室,需要運送樣本至州(市)疾控中心檢測的地區,半個月都不一定能拿到結果。而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心情都是支離破碎的,還有人在這個過程中放棄等待、直接脫失,為自身健康和社會安寧埋下隱患。

但是學界逐漸發現,幾滴血、幾種不同快速檢測試紙、30分鐘以內同時出具的檢測結果同樣具有準確性。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2年就提出“HIV快速檢測替代確證試驗”的可行性。據云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副所長陳敏介紹,到了2004年,我國的《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範》也提出,在一些重點人群中可以使用替代策略進行艾滋病確認。次年,雲南省疾控中心作為全國第一家使用替代檢測並進行評估的機構,在省內對吸毒人群進行兩種方法的檢測,結果一致率很高。時隔十年,2015年艾滋病健康基金會(AHF)中國項目在與中國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國家參比實驗室合作基礎上,推動國家出臺《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範(2015年修訂版)》時,明確提出可以使用3種酶法試劑、3種快檢試劑、酶法快檢試劑組合任選替代HIV確證檢測。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雲南隨即在全省16個州(市)對替代策略進行評估,對5888份初篩陽性樣本進行的平行對照結果顯示,聯合4種快速檢測用於HIV感染診斷,準確率達100%。2017年12月,雲南省衛生計生委率先在全國下發《雲南省艾滋病檢測技術規範(試行)》,正式確定4次快速檢測替代確證檢測策略。2018年,雲南將有50%初篩陽性的樣本(5000多份)由快速檢測替代完成。

雲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助理賈曼紅告訴記者,雲南94%是山區,2017年的艾滋病檢測人數超過1500萬。快速檢測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更快地完成檢測工作,同時實實在在地節省經濟成本。平時不斷有實驗室反映“設備又壞了”,新建實驗室也需要費用。伴隨著治療的病人越來越多,防艾經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開展四次快檢替代後,一年可以為雲南節省500萬元的確證試劑和樣本運轉費用,總共可以減少4750萬元的設備配置費用。

累計治療十萬艾滋病人:雲南將艾滋病流行重災區變為防治示範區

從艾滋流行重災區到防治示範區:為生命而做的努力,為尊嚴而做的抗爭

“雲南曾是艾滋病流行的重災區,也是中國防治艾滋病的主戰場,但我們本著積極、穩妥的工作原則,敢於正視、敢於創新,化被動為主動,才有了四次快檢替代策略的第一時間落地。其他的突破與創新還有建立中國第一家省級艾滋病關愛中心、率先成立防艾局、初篩陽性實名、單陽家庭的配偶告知、婚姻登記人群和孕產婦的HIV篩查、跨境婚姻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和母嬰阻斷等等。表面上看是一個個創新的政策,背後其實是我們的艾滋病防治人員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的工作。”“我們有的地區工作人員做母嬰阻斷,為了不暴露感染者,是開著私家車去送奶粉,並且還不進村,只是相約在一個地方交接。只要你想著怎麼把這個工作做好,就能真的把它做好、做出成果。”雲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陸林滿懷深情地說:“面對艾滋病的防治形勢,雲南從來都是敢於面對、敢於突破、敢於創新,並且還有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的艾滋病防治隊伍”。從2005年至今,雲南在全國率先、連續開展多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制定出臺了《艾滋病防治辦法》等20個文件和規定;通過三輪防艾工作,全省8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被發現,減少了新發感染3.66萬人,阻斷母嬰傳播2697例,艾滋病流行得到有效遏制,報告人數連續四年下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省艾滋病治療覆蓋率達82.5%,治療成功率達94.5%,艾滋病病人病死率降至3.2%(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病死率下降至1.9%),艾滋病母嬰傳播率降至2.8%。

“雲南的防控策略中國領先,亞洲領先,全球領先!”這是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米歇爾·西迪貝2016年在雲南德宏州考察時對雲南防艾工作的評價。

如果說疾病與健康是上帝隨手拋給人類的紙牌,那麼艾滋病絕對是王牌中的王牌,制衡凡人的命運。但是還好,我們身邊總是不乏勇於與上帝玩紙牌的人,從電影《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中的真實人物、艾滋病患者羅恩·伍德魯夫到發明雞尾酒療法的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再到此次記者雲南行遇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者們,這些勇者時空跨越卻都砥礪向前,只為再多挽救一些生命,宣告人類健康的主動權。

累計治療十萬艾滋病人:雲南將艾滋病流行重災區變為防治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