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中年人被房奴,年輕人背房租

在北京萬科推出 10 年租金 180 萬的房子時,李旭跟很多人一樣,覺得百萬房租離自己很遙遠。前一刻他還在替開發商「擔心」沒市場,後一刻就嚐到了房租大幅上漲的厲害。

李旭 2013 年來到北京,隨著互聯網大旗被各行各業齊齊舉起,他順利進入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一上班就拿到了北京市平均工資,加上自己炒股小賺,他覺得北漂其實已經是一個過氣詞了,現在在人來人往的北京生活,沒那麼難。

直到他接到中介要漲房租的電話。8 月初的一天,他正趴在工位上吭哧吭哧改方案,中介一個電話就把房租從 2400 元/月提到了 3500 元/月,漲幅約 40 %。

“我也沒辦法,價格是自如系統定的,您考慮好了儘快跟我說哈~”,管家小美說完這句話就不再理他。

李旭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惠新西街附近。第一個房子是跟房東直接租的,後來房東賣房,他找房子急,就在附近的鏈家門店找了一套櫻花園小區的房源,租下 14 平米的北向次臥,安穩了兩年。

見識過 2016 年的租金大漲,他已經做好了續租漲價的準備,但沒想到如今的租金漲幅趕上了瘋狂時期的房價漲幅。

因為漲價超出預期,李旭考慮換個房子住,但打開各家中介的 APP、網站翻了兩天發現,周邊乾淨一點的房子差不多都是這個價。我愛我家有相對便宜的房子,但看了兩個低價房源之後就失望了,80 年代的樓道里貼滿小廣告,黃色複合板的裝修看上去還是二十年前的,灶臺是磚砌的,抽油煙機上留著上幾代租客的油鹽醬醋。

李旭忍不住在群裡吐槽,沒想到炸出一堆同病相憐的,一個朋友的房租直接從 7000 元/月直接漲到了 1.1 萬元/月。

最後李旭選擇了續租。

中年人被房奴,年輕人背房租

就在李旭找房的同時,貝殼研究院發佈了一組數據,2018 年 7 月的北京租賃市場格外「火熱」,租賃成交環比增加了 19.2% ,單平米月租金 91.5 元,環比上漲了 2.2 %。東城、西城、豐臺、石景山成交量環比漲幅也都超過了 20 %。順義和東城區租金漲幅最高。租金漲幅排名前三的新奧洋房、三義廟北、城華園的環比漲幅分別達到 36.1 %、28.4 %、24.5 %。

數據發出之後,在全國擁有房源量最大的自如受到了來自同行的「質疑」。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因為清晰的利益關係,一些背後有資本推動的中介機構開始「炒房租」。張大偉把資本入局形象地稱為「多了一個人吃飯」。

據作者今年 1 月份獲得的數據,自如在 2017 年底達到 45 萬間規模,我愛我家的租賃規模約 40 萬間,愛上租、蛋殼公寓、優客逸家的公寓規模都在快速擴張。作者沒有獲得最新的數據,但業內人士預計,自如的房源規模已經達到 60 萬間。

2017 年開始,在租賃市場出現一種新的趨勢。在此之前,分散式公寓和集中式長租公寓涇渭分明,集中式公寓佔比非常小。但從 2017 年開始,資本和融資傾斜,以及政策支持,租賃市場成為一塊香餑餑,很多隻手伸到這個領域。

一位投資人表示,2013 年之前,大量公寓運營商規模在 300 間以下,從 2013 年開始青年長租公寓領域開始被資本市場關注,開始獲得風險投資,此後酒店管理者、房地產開發商、銀行等多種角色加入長租公寓領域,2018 年開始,這個領域將會在資金、人才、政策、土地等多種因素推動下爆發,出現大量 10 萬間規模的公司。

儘管在投資人眼裡這個領域並沒有出現真正的運營商與品牌,但賽道已經出現,資本就需要進來卡位。在無法憑藉技術取得優勢之前,規模就是壁壘。所以公寓運營商一手借錢,一手大量收進房源。

如果這個時候失敗,則是倒在黎明前。一家正在尋找下一輪融資的租賃平臺透露,這個領域裡魚龍混雜,生存下去其實很難。著名投資人俞洪敏、薛蠻子都在這個領域栽過跟頭。

上述平臺內部人士表示,“雖然大家都懷著一個夢想,為遊走的人們提供一個更優質的租房生活平臺,但夢想有時候也很沉重。”

還有某知名機構的員工被下達了「強行投資」的 KPI,雖然他個人認為這個行業的風險已經明顯增加。

中年人被房奴,年輕人背房租

但對於房租的上漲,有很多種觀點。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分析,供給減少和需求升級是北京租金上漲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北京市集中清理了幾批違規公寓、群租房還有隔斷房,導致市場上低端租賃房源明顯減少了。”

再加上這幾個月,北京市對於「黑中介」、「二房東」的嚴厲打擊,一些不合規的房源也被排除在市場之外。2018 年以來北京新增掛牌房源量一下子退回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中年人被房奴,年輕人背房租

當低端房源被踢出市場之後,不少北漂們從群租地下室搬到了標準化單間,房租上漲自然不可避免。另外一些人從城區外溢到近郊,順義、大興等地的房租也水漲船高。

標準化產品的出現,為自如、相寓、蛋殼等品牌公寓提供了進一步提升規模的空間,租客流向哪裡,他們就跟到那裡。儘管分散的小品牌租賃公司和個人房東還大規模地存在,但在租客的感受中,個人房東已經難以尋覓。

之前以個人發佈信息為主的豆瓣、閒魚等信息平臺上,租賃板塊已經幾乎全部被中介機構佔領了。中介員工有一套「掃房」技巧,把拿房源量視為整個產業鏈生存的基礎指標。

作者在常營片區看到,前幾年還能在小區公告欄上看到密密麻麻的租房告示,現在已經完全是中介的地盤。小區門口的麵包店就變成了中介公司,鏈家和我愛我家「比鄰而居」,自如和相寓彼此交替,像北京新天地、柏林愛樂這樣的大社區,恨不得東西南北門各開一個店集中攻擊。

在自如 APP 上,本來是 6 月中旬到期的方莊兩居室,被打上「配置中」的字樣提前釋放,結果一個晚上從 6030 元/月變成了 6790 元/月,管家的說法是:“這都是系統統一配置的,結合周邊區域和配置成本,再對價格進行調整。”

儘管如此,卻依舊看不到讓租客樂觀的跡象。貝殼研究院整理的一份資料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租賃人口尚未超過 40 %,明顯低於紐約、倫敦、香港等地,北京類似地段的租金收入比比東京低 10 %以上。東莞、深圳、廈門、上海、北京、蘇州、廣州、天津等流動人口在常住人口中佔比超過 30 %的城市都還沒有到租賃峰值。

而對比國內和發達國家的租賃公司,國內中介的規模還遠稱不上壟斷,“ B2C 的品牌連鎖公寓滲透率極低,累計管理房源約 200 萬套,佔整體租賃市場比重僅 3.2% 。”

如果你現在已經覺得很難從個人手中租到房子,將來可能會更難。

近年有一個口號從一線城市流傳出來:“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這跟中介現在提倡的品質生活相吻合。但是關於租來的生活,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匿名的小A:“身邊有一女性朋友很瀟灑,生活品質極高,時不時出國旅行,經常嘲笑我們這些宅人。突然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她提到那句‘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於是一口氣和房東簽了三年的租房合同,然後開始雷厲風行,三個月之後把房子裝修成了日式精品屋風格,裝修好的那天還請房東吃了個飯。然後,很快房東違約,給了朋友違約金,讓她搬走,然後把房子租金漲了30%掛了出去。”

但願,這不會是你的故事。

來源:未來可棲(hifuturec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