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開學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經過了漫長暑假,孩子無法儘快回到正常的學習軌道上來,或多或少影響了學習。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暑假漫長、家長上班沒空管,讓很多孩子完全任性自由,一提到學習就習慣性推後,往往開學前幾天還在惡補暑假作業,這是新學期成績下滑的一個極大的隱患,因此,我們作為家長,必須及時調整,防患於未然。

新學期,班主任老師提醒大家:當孩子出現這些信號的時候,家長朋友可要當心了!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學習被動

經歷一個暑假的吃喝玩樂,很多壞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生活上的愜意很容易讓孩子滋長惰性。

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拖拖拉拉,經常遲到;上課時玩筆或玩手,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導致課下練習題不會做;寫作業不專心,總找藉口往外跑,導致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成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帶孩子出去學習,比如安靜的咖啡廳、圖書館等。或者讓孩子和同學一起去,互相比賽,孩子可能對寫作業更有動力。

孩子不喜歡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學習,偶爾換個環境,會讓孩子心情放鬆。

有的時候家裡不停地來客人,爺爺、奶奶喜歡看電視,干擾太大。孩子在圖書館裡學習,不光氣氛很好,遇到一些難題,大家還可以討論、解決。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寫作業不分主次

小學階段有些作業是“不用動腦子”的作業,比如抄寫生字、單詞、抄課文等。很多孩子一放學也知道主動去學習,但總是花費很多時間在寫這種作業。

當開始寫一些“費腦子的作業”時,孩子的精力往往就沒有剛開始那樣充沛,對後面的較高難度的作業總是力不從心。

大家千萬不要小瞧孩子寫作業的順序、主次。

曾有一個孩子總是將簡單的抄寫作業放到前面寫,較難的背單詞作業推後,單詞總是背的不上不下的。等到考試的時候發現很多單詞明明有印象,但是就是無法準確拼寫出來。

很多時候,孩子寫作業不分主次,是因為孩子還不能對各種事物作出準確的判斷,不知道哪些事的、緊急的,哪些又是次要的、可暫緩處理的。

這時,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將這些複雜的事情進行分類,排列出輕重緩急的程度,然後讓孩子一件一件去解決。

【解決方案】

建議寫作業的時候遵循“中等難度——高難度——沒有難度”的順序。

孩子開始寫作業時,我們先讓孩子寫中等難度的,比如語文試卷,先讓孩子在一開始有點壓力;然後再寫數學練習冊,當孩子寫作業漸入狀態後,提高作業的難度;最後讓孩子完成抄寫單詞等作業,這個時候孩子也累了,寫這類作業也不會費腦子。

具體怎麼劃分作業的難度,要根據老師佈置的作業、孩子的科目理解能力而制定。有的孩子數學特別好,英語很吃力,那麼英語作業就是高難度。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只動嘴,不動手

有的孩子說起知識點來頭頭是道,回答問題和課堂討論時,思路似乎也挺清晰。

平時寫作業時,感覺一看就會,覺得題目簡單索性就不寫了,或者是隨便寫幾下、敷衍了事。

家長問幾句,他就不耐煩地說:這些題我都會,懶得寫,浪費時間。

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這些孩子就“原形畢露”了,簡單的題因為少些某些步驟而扣分、遇見不會的題瞬間就放棄、會寫的題也不知道錯在哪了,經常無辜的丟分漏分。

這種現象反映出孩子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也反映出孩子不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解決方案】

在督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讓孩子重視作題的步驟。不要覺得簡單就不寫了,用嘴說是不行的,必須落實在紙上。寫題重視過程,注意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如果發現孩子對待簡單的題不認真,我們務必讓他重寫,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

有的孩子成績不理想,就想著多學一點,今天看到同桌買了某本練習冊,自己也去買了一本;明天看書店宣傳某本作文書,自己也趕緊買來看;後天聽老師說多看書可以提高語文成績,就又開始逼著自己閱讀,為此買了幾本暢銷書。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年齡小,想要提高成績的時候難免會走彎路,發現自己想做的很多,卻又做不了什麼,很是挫敗。

很多孩子在開學之初就買很多學習資料、制定緊張的學習計劃,但是往往堅持不下去,因為他們把自己安排得“太滿了”。

當一個人這也想學,那也想做的時候,往往什麼也做不成。

精力跟不上自己的慾望,一山望著一山高,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對學習失去信心。

【解決方案】

開學之初,我們不要一上來就給孩子大量購買學習資料,無形中也給孩子很多壓力。同時不要給孩子過度增設目標,大量目標長期堆積,沒有有效進行,反而形成負累。孩子越是疲憊,越是無力完成目標,以此形成惡性循環。

最後,我給出的建議是: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一件學習任務即可。例如:平時晚上9-10點背英語單詞,週末的9-10點閱讀課外書。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停留在學習舒適區,害怕改變

新學期開始,有的孩子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習的任務突然增多,孩子不適應,但是又不願意改變自己以前的學習方法,久而久之自然成績下降。

什麼叫“學習舒適區”呢?

就比如:孩子寫數學卷子的時候,遇見不會的題就空著等老師講、或者問家長,自己從不動腦想想,這就是“學習舒適區”。

他覺得讓別人解決問題很方便、舒適,時間長了孩子就更不願意動腦子了。

上課的時候老師講什麼就記什麼,不會主動思考,對學習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迷信書本,參考書、練習冊和參考答案,缺乏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要知道,腦子是越用越靈活、越不用越“生鏽”的。

【解決方案】

孩子進入中高年級後,建議爸爸媽媽不要總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他遇見難題的時候,讓他自己去解決(這個解決是動腦子,而不是上網找答案)。

運用激勵的手段,讓孩子嚐到動腦筋的甜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進步,父母也不要放過,要及時地給予肯定,熱情地鼓勵。

生活中我們跟孩子做互動遊戲,放學的路上讓Ta給你講今天上課老師講的內容、講道題怎麼寫。這樣做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願意花時間去思考問題。

一個學期的開始,就好比蓋房子所打的地基,基礎知識學得越牢固,之後的學習才會越輕鬆。

所以,新學期開始一旦我們發現孩子有上述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幫孩子解決這些問題,成績進步自然是水到渠成。

對家長來說,孩子成績下滑也不用太著急,這個時候要引導孩子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明白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教師來講,高中階段考試的目的是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後通過自我進一步的總結和反思,找出針對性地改進和提高的方法,進而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之中更好的加以運用。

對於學生來講,高中階段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查缺補漏,發現自己的不足,即看看在哪些方面還不夠紮實,那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做題是否符合規範等等……然後針對性地學習和提高;

對於家長來講,高中階段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和引導孩子找出考試所暴露的問題,比如努力程度不夠,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習慣上存在問題,不會科學用腦學習效率不高等等,然後誘導孩子自己瞭解自己→自己發現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

當家長髮現孩子的考試成績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之後,首先,不要過分去關注考試的分數,而是引導孩子恰如其分分析自己“考試成績下降”的原因,不僅要找出解決問題的相應方法,還要找出進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實做到查缺補漏,以達到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高效率學習。

所以,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引導孩子審視自己考試所暴露的問題的原因——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不夠扎識,哪些方面的知識點還沒有掌握,答題是不是符合課本上所講的規範等等。不僅要找出解決問題的相應方法,還要找出進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實做到查缺補漏,以達到有重點、有針對性的複習和彌補,進而達到提高應考能力的目的。

課本是一課之本,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和根源,同時也是試題答案的來源,所以我建議他把課本仔仔細細看一遍,只要他把課本上基礎概念透徹理解了,同時也把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縱橫向串連了起來,那麼我相信他的成績就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的。

看課本的時候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爭取把課本上的例題按照相應的解題規範解答一遍,這樣他就可以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下面把讀課本的方法告訴大家,供參考:

第一,讀課本應該注意知識的全面性、重點性、精確性、聯繫性和應用性,特別要集中力量對教材中的關鍵性知識進行反覆閱讀、深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前因後果,同時要找出知識疑難點。

第二,讀課本,畫出方法(研究問題的方法)。疑難點在課本里,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在研究解決各個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還會在書中多次反覆出現,閱讀課本時應該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對研究方法的領會。

第三,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點都是有特點的,看書時全明白,合上書後又怎麼樣?做題時能不能運用?這都需要知識點在腦海中落實到位。每看完課本的一部分,不用課本能不能瞭解裡面知識點的區別和聯繫,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確的理解,要把最細緻的地方搞明白,雖然數學、地理、歷史、政治都很重視整體的知識架構,但最基礎的還是一個個知識點,只有把一個個知識點扎實掌握了,那麼你也就會“一看見題目就知道怎麼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書為主,以題為輔。看書時要注意我們在平時的聯繫和考試中,錯什麼補什麼,每個環節都有對應的知識點,不要排斥滾動式的知識點複習,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還要反覆看,這樣逐漸就能演變成板塊式的知識點,形成整體知識網絡。

第五,掌握知識點不是單純指看書背下來,而是掌握知識點在生產、生活中的聯繫和應用。看書時能懂,合上書就忘記是不行的,將課本中內容在腦海裡反映出來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較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不用弄得太複雜,比較的方法很多,比如圖形法、列表法、圖標結合法等。鍛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知識點的遷移能力。做這項複習時靠的是歸納課本總結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題。

第七,讀書的時候多總結,然後自己給自己提問題,把問題都寫下來,然後再逐一解決問題,同時做到一邊看一邊自己列提綱,把每章每節的主要內容都寫下來,這樣有助於理清脈絡,順暢思路。只要你把課本上所有的知識點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麼你的成績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學習之中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比如詞語、概念、定義、基本語法、邏輯、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體的運用和計算,儘可能爛熟於心,同時在學習、聽講、筆記時善於抓住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並把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達到加深理解記憶,靈活運用的目的。在用好、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再做相應的題目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做完題之後要思考總結解答這類題目的技巧,從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識以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新學期孩子成績下滑的5個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