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开启幸福新生活——会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会宁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侧记

8月20日,会宁县土高山乡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搬迁户抽签分房仪式正在这里进行,来自红湾村、十百户村、上沟村等5个村的6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获安置住房,开启幸福新生活。

“这比我原来冬冷夏热的土房子好多了!”拿到新房钥匙的搬迁户秦松林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挪穷窝、换穷貌、拔穷根……近年来,会宁县抢抓政策机遇,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要求,全面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搬迁安置点距离乡政府不到300米,乡卫生院、文化活动广场及幼儿园、小学分布四周,有效解决了群众搬迁前居住环境恶劣、就医难、上学不便等实际困难。”土高山乡党委负责人说道。

据统计,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以来,会宁县于2016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463户,建成13个集中安置点;2017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933户,建成5个农村安置点和1个县城安置点;2018年通过进城入园方式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432户,规划建设了2个县城集中安置小区和1个工业园区集中安置点。

为了让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搬迁点建设之初,会宁县就开始谋划搬迁贫困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使群众不仅“安居”,更能“乐业”。

头寨子镇南社、北社安置点按照“镇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会宁县天地大苹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流转600亩水浇地建设优质果品种植基地,统一经营管理,并将30年的承包经营权确权到农户,预计到2020年,60户搬迁贫困户户均可稳定实现果业收入7.5万元。土高山乡程塬村易地搬迁安置点铺压砂田瓜900亩;杨集镇刘咀村安置点发展云杉、油松及间作套种板蓝根共390亩,帮助群众通过特色种植实现稳定增收。

会宁县立足安置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同时,加大搬迁户劳务输转,促进就业再脱贫一批。针对易地搬迁进镇入城农户的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按照自主创业安置一批、开发企业安置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的方式,确保搬迁农户户均有一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年收入不低于2万元。

搬出穷窝窝,开启新生活。如今,徜徉在会宁县广袤的山乡,一座座别具风格的安置新房、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致富产业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让人印象深刻……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在这片大地上呈现开来。(记者 陈泳 通讯员 董建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