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春秋戰國的戰國,到底是個什麼國?

說戰國,先說春秋。說春秋,先說西周。追本溯源,順藤摸瓜。這個瓜就是,大周封建。

那時的“封建”不是現在的“封建”。現在的封建指的是落後,保守,是負名詞,那時的“封”是堆土,“建”是植樹。封建就是堆土植樹。

大周朝堆土植樹卻不是搞綠化,也不是要造林。事實上,那時的樹木多得愁煞人,千年古木比比皆是,而人們想的卻是伐樹種地,但西周時還沒發明鋸,亂砍濫伐是件極苦的差事。有首歌叫《伐檀》,講的就是伐木的艱辛。

周人堆土植樹,是為劃定疆域,將大地成片地割裂成井字型,分封給諸侯。大家你一塊,我一塊,彼此培土為埂,植樹為標,劃界相安。


春秋戰國的戰國,到底是個什麼國?


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掉商朝、奪取天下後,歷任周王都喜歡分封諸侯。封的全是自家人,也即與周室有嫡親血緣的人。

周王分封的道理很簡單:天下很大,都是我的。我的地不能讓別人去管,換言之,凡是管地的必須是我的人,因而有機會培土植樹的必須是與周室有血緣關係的人,異姓受封者極少,且必須是信得過的近臣,譬如姜子牙,被封到齊國。

天子封諸侯,諸侯封子嗣,子嗣再封子嗣,天下最終被分割為一塊又一塊連綿不絕的井字。井與井相連,你與我姻親,上下是一家,四海皆王親,這就是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如此分封,封者(歷代周王)行賞很歡樂,受者(諸侯)受封更歡樂。這種快樂一直持續到西周結束。

與分封並行的是世襲,即受封之地可以子孫相傳。周王既封,就不好意思收回。子孫總是有,天下卻有限,直屬王地也就越來越少,在平王東遷洛陽後(東周始),也就結出諸侯坐大、王室式微這個必然惡果。

東周可分兩段,前半段叫春秋,後半段叫戰國。


春秋戰國的戰國,到底是個什麼國?


春秋就是孔子生活並記載過的那段歲月,從平王東遷到三家分晉,前後約二百多年。春秋的特色只有四個字:禮崩樂壞。禮與樂是周公制訂的,與分封並行。禮是區別上下尊卑的,樂是融通上下左右的,禮與樂,將天子與“率土”的封建諸侯密切聯結起來,使上下有別,尊卑有序。但在春秋,這種秩序開始被打破。日益坐大的諸侯左右兼併,好勇鬥狠,總有人跳出來做老大,替天子維持秩序,老大過後又有老大,諸侯輪替爭霸,周王說話沒人聽,乾著急沒辦法。

然而,春秋爭戰有個重要特點,就是打歸打,不玩命。因為大家無不沾親帶故,抹不開面子。比如秦穆公的老婆是晉獻公的女兒,而晉獻公之子晉文公又娶了秦穆公女兒做老婆,這就是歷史上的“秦晉之好”。諸侯國君,無論姓姬、姓媯還是姓姜,大抵彼此姻親,血肉相連,又幾乎清一色是王室一脈,或與王室有著割捨不掉的血親。

這種平衡被晉國打破。標誌事件是晉國六大權臣(大夫)相互傾軋,韓、趙、魏三大夫分晉成功,並得到周天子承認。

與王室並無血脈關係的三家大夫瓜分晉國,又得到周天子承認,這是禮樂制度所能忍受的極限。此事一出,天下震驚,時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完全被顛覆,接踵而至的就是田齊代姜,也被周室追認。

無論是三家分晉,還是田齊代姜,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僅有彈丸之地的周天子在諸侯強權面前是多麼的無助與無奈。

政治權力的非世襲更替,從根本上改變了諸侯君主之間的血緣結構。既然不是血親,再發生爭執時,諸侯就可不顧面子,不顧裡子,往死裡打了。

這就是戰國時代:沒有恩愛情仇,只有生死存亡。


春秋戰國的戰國,到底是個什麼國?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左傳》、《詩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