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人民法院报:奏响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

前不久,最高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林文学来徐州调研江苏法院新闻舆论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江苏高院和部分中基层法院新闻舆论工作负责同志的汇报,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勉励大家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着眼,围绕人民法院中心工作开展司法宣传,做到“讲政治、懂法律、勤学习、善思考、乐奉献”,要锻造成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舆论队伍。

徐州中院组织两级法院新闻舆论工作人员对林文学主任的讲话要求进行了学习研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李晓梅同志的学习心得被2018年9月14日《人民法院报》采用。

人民法院报:奏响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定盘星,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压舱石,与时俱进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引擎,敬业奉献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周强院长在最高人民法院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的党组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宣传思想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为推进人民司法事业发展、促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奏响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是摆在每一名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人民法院报:奏响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最强音

李晓梅

首先,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定盘星。理想信念是法院宣传工作人员政治素质的核心和根源问题。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思想引导工作,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就是吹号手、排头兵。这就要求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对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人民法院的重点工作要心中有数,对各种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要先学一步,内化于心。要做到思想觉悟高于普通人,有头脑、有定力、有底气、有正能量。如果一个法院宣传工作人员政治上不清醒、对法治缺乏信仰,思想苍白、信念缺失,“己身不正何以正人”,又如何能指引、感染、影响别人?

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同时,还要自觉地树立法治信仰,发挥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促进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的团结,实现宣传领域从聚焦政法工作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转变。

其次,精湛的专业知识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压舱石。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工作涉及法律和传媒两个领域,因此优秀的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应当是兼备法律专业知识和媒体传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知识的第一个层面表现为能够发出法律权威的声音。盘点近期舆论热点,无论是“高铁霸座”、“滴滴命案”,还是“昆山反杀案”引发的正当防卫之争,都可以看到公众关于法治思维的观点碰撞和思想博弈。“一石激起千层浪”,要力挽狂澜就需要法律权威的理性诠释。众声喧哗中,必须要用专业知识辨法析理方可“一锤定音”。因此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法律知识才能辨法析理、解疑释惑。实际上,在于欢案、昆山反杀案的争论中,法院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最终这些案件结果得到公众认可,其中凝聚了法院宣传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

专业知识的第二个层面表现为对传播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某种程度上说,对传播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是法院宣传工作成果能否得到社会回应和关切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传播力就没有影响力”,学会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第二个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法院宣传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新闻传播规律,了解公众诉求,理解大众心理,具备娴熟的群众工作能力,善于沟通、讲求技巧,不仅说得清、说得对,还能说得巧、说得妙,把“有意义”说得“有意思”,让深奥晦涩的法条法理“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三,与时俱进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引擎。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工作要与党和人民法院的总体工作部署与时俱进。当前应当围绕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扫黑除恶、改善营商环境等人民法院中心工作加强宣传报道,为人民法院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确保司法领域意识形态安全;要积极适应媒体格局变化,充分发挥新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努力推动人民法院媒体融合发展。

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工作还要和新媒体的发展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最初的广播、报刊、影视,到网站、论坛、博客、微博,以及近几年的微信、头条、抖音等,媒体宣传的运作模式始终追随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政法网络新媒体网上斗争能力、融合发展能力、品牌创新能力、议题设置能力、“引关圈粉”能力,构建全网覆盖全时响应的政法网络新媒体矩阵,着力做大做强做响政法网络新媒体。

第四,敬业奉献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动力源。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就必须具备敬业奉献的精神,这是做好法院宣传工作的前提要件。

法院宣传工作“为人作嫁衣裳”的性质,需要法院宣传工作人员甘当无名英雄,“化作春泥更护花”;法宣工作的严肃性,要求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字斟句酌、细心琢磨。特别是社会关注案件宣传报道,更是对法院宣传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担当精神和奉献意识的全面考验。因此,没有对法院审判事业的钟爱和对人民法院新闻舆论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不能胜任法院宣传工作岗位要求的。

“奉献精神”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它源自对理想信仰的崇高追求,源自对人民司法事业的深沉热爱。当法院宣传工作人员心中充满了这种热爱,就会把宣传思想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在耕耘中感受幸福,在付出中收获甜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