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民以食为天,看古代人如何精耕细作,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现在

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与远在欧洲版图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并驾齐驱,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这是一个“两汉两罗马”的时代,但说到生产技术和农耕文化,聪明的中国人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罗马帝国。

自古以来,食为民之根本。“衣食足而知荣辱”和“民以食为天”两句名言影响着数几千以来的农耕文化。

民以食为天,看古代人如何精耕细作,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现在

农耕是从三皇五帝时候就开始的,到两晋时期,大约三千年。这三千年以来,农耕理念和农业器具的发展演变,相当丰富,有锄、耜、镰、椎等八九种之多。

民以食为天,看古代人如何精耕细作,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现在

耕田的方法是用牛来耕,以两头牛和三个人为一组,一人在前牵牛,后面两人执犁随着两头牛走,在犁间放置盛种子的器皿,这种方法边犁边种,效果奇高。如果我们现在到农村里看一看,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耕种的方法。

民以食为天,看古代人如何精耕细作,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现在

农耕文化的衍生品为农副业,如养鸡、养牛、养羊等,同时发展水利灌溉工程,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冰父子所修建的都江堰,现在的都江堰已成为旅游景点,这种汇集古人的智慧的浩大工程在数几千以后的游客的心中真实而又震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