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陳春花:自我管理時代,你的專注度決定未來


陳春花:自我管理時代,你的專注度決定未來

導語:組織發生巨大變化的今天,到底什麼變了?為什麼這些改變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大?進入組織,個人的挑戰到底是什麼?沿著組織而不是個體的角度,來設計和把握你的未來。

之所以與大家要討論組織這個話題,因為常常有學生會向我提問:

陳老師,我想脫離開組織,可以嗎?陳老師,為什麼我在組織裡發展沒有預期好,換一份工作會好轉嗎?陳老師,我已經考了7個證書,快畢業了,卻不知道該幹什麼。

其實在我自己的教學和實踐當中,我發現大部分的問題源於我們對於理論的理解不夠,因此,今天我們想從組織理論的角度,而不是個體的角度,來談談應對現在這個時代,應該如何做總體性的把握。

1

組織比個體更強大

我常常和很多學生講,你要尊重組織,當你一個人面對組織的時候,組織一定比你強大。因為有三件事情,個體是做不到的,只有組織做得到。

第一,保證目標實現。

當個體實現目標比較困難的時候,如果藉助組織的力量,這個目標就會比較容易實現。

第二,讓人創造價值。

一個好的組織就是讓本不可以勝任工作的人可以勝任。組織可以做得到,個體反而做不到。

第三,可持續的基礎。

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一旦形成組織的時候,你會發現,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企業的壽命可以非常長,組織可以不斷地持續。

2

組織於你是助力還是阻力?

作為研究組織比較長時間的老師,我最深刻的感受是,當你無法理解個體與組織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的時候,當你不知道如何藉助組織讓你更加有作為的時候,其實你是沒有辦法很好發展自己的。

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進入組織,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我職場的發展沒有想象那麼好,換一個工作會不會變好?

人才流動的話題在今天是非常普遍的,我很想正式告訴大家:組織對於個體,可能是一個推進力量,也可能是一個阻礙的力量。我們要懂一個常識性的概念:正式組織的要求,跟健康個性的發展,其實是不協調的。

我個人也是讀到克里斯·阿吉里斯的書,才明白這個道理。阿吉里斯把「正式組織的要求和健康個性的發展是不協調的」定義為組織管理當中第一原理。因為我們在正式組織中,需要你承擔責任、貢獻、權力,而當你擁有權力、承擔責任和做貢獻的時候,你要關注的是組織目標,而不是你個人如何發展。

也就是說,當你承擔組織目標的時候,個體的很多東西就要放下,你一定要約束你自己。因此,在現實中,當你感覺組織對你是一個阻力的時候,你一定要問自己,是否將自己的發展放在組織的責任體系下思考?如果你這樣思考,你會發現,你可能能找到解決辦法,而對你來說,你需要的是不斷突破自己。

所以當有同學感覺在組織中受到了約束,沒有發展得那麼好,在考慮離開的時候,我常常問他:你離開時因為能力沒有得到發揮還是你受到了障礙?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發揮,我會比較同意你換一份新工作。

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被障礙住了,力量沒有地方使,我就會告訴他,這可能是你在任何一個組織都會有的感受。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於你被組織約束住,而在於你願不願意不斷地對組織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價值。

當你這樣想並且付諸行動的時候,你會發現組織對你是一個助力,它可以讓你在不斷約束自己過程中貢獻更大的價值。如果你不這麼理解,認為這是組織對你的傷害,那麼即使你跳槽去另一家企業,可能還是會有相同的感受。這是我們理解個體與組織之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

最不可替代的價值專注度和投入度

今天的組織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它到底是變了什麼?為什麼這些改變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大?個體在進入組織當中,個人的挑戰到底是什麼?這是我希望大家能理解的。

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對比傳統的組織結構和新的組織結構,無論是結構、人在組織中的作用、組織如何評價人,以及薪酬的設計、合約的設計、職業管理的設計,甚至是員工的流動性、組織所遇到的風險,都產生巨大的變化。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變化,我們在組織中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我常常和本科階段的學生說,在你的本科階段的學習,你要做一些規劃,這樣當你走進組織的時候,你可以在組織中做一個非常有效的成員。

我看到很多本科階段的學生,非常喜歡考證,在大學階段考了各種各樣的證書,例如英語證書、會計證書、律師證書等等。我甚至遇到一個學生,在大學期間考了7個證書,臨近畢業了,這位學生問我:陳老師,我應該去哪裡工作?我回答他,因為你會的東西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你應該去哪裡工作。

當我們回頭看這位學生的專業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成績並不好。作為一個學生,唯一很精準的評價其實是你的學生身份,如果你做不到,即便你擁有了很多的證書,其實也沒有辦法真正地證明自己。

在傳統組織中,你考很多的證書是有用的,因為你是通才,但是,今天的組織其實是需要你有技能和專長,也就是說你必須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我和很多同學都講過,不可替代才是最有價值的。不可替代靠的是什麼?這其實源自你在某一個領域認知的專注度、投入度,以及你對它的把握。如果你不能專注、投入,把握它,你就有可能被替代。這是我希望學生一定要對自己的要求。

舉個例子,很多的學生跑來跟我說,陳老師,我不喜歡我原來的專業,想來考你的碩士,可以嗎?我就問他專業的成績怎麼樣,他回答,因為不喜歡所以沒怎麼學,成績不好。

我就回答他:其實在大學的專業學習階段,無論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僅僅是一個最基礎的要求,任何一個專業都是訓練你去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你對這個專業貢獻了什麼。這就是我希望你關注的話題,也就是你對自己的規劃和培養。

我們再看組織的變化,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變化就是評價體系變了。之前,組織會比較在意你投入了多少,今天組織更在意你的產出是多少,也就是你能做出什麼東西來。

以前,你可能會說,我很努力,很認真,我把時間都花在這裡了,組織會覺得你很不錯,但是今天你所做的這些努力要有結果,你才會被接受。正是組織發生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組織裡的每一個人,如果你想很好地發展你自己,就需要做好準備。

第一,組織在今天更關心怎麼去面對不確定性。

因此對人的要求,不是你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而是能不能創造性地工作。以前HR在面試的時候可能會很關心你做過什麼,但是今天,他可能更關心你能不能創造性地工作,能不能帶來更多新的東西。

第二,組織的層級從科層制變得扁平化。

以前你從基層做起,到中層、高層,一級一級往上升遷。今天,層級被拿掉了。如果你可以更快地創造價值,其實你不需要通過層級來做升遷。

接下來我們會遇到很多的變化,都不是有沒有機會、有沒有空缺、有沒有職業的限制,這些其實都不存在。因為企業都在創造新事物、新事業,如果我們能共同創造價值,你就會發現機會比之前要多。以前我們要等空缺出來才可以做事,今天更多的情況是我們創造新事業、新平臺,然後人就自己長起來了。

當組織發生這些變化的時候,對個體的要求是自我管理。早期我去企業,常常遇到年輕人對我說,陳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指定一個師父,給我設計職業生涯的規劃。在現在變化的背景下,公司沒有辦法給你規劃,因為一切都在變,也沒有人給你輔導,所以我就用了一個詞,自我管理時代,你需要自己管自己。進入自我管理時代,最重要的是什麼?其實是你對未來的設計和把握。(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