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30岁我在北京买房(2):年轻人,真的不用着急

01 不要着急,房价一直涨是假的

上一篇文章说到,我对房价本来有自己的判断。

那就是,北京的房价不会暴涨。原因有二,第一北京的人均收入是纽约的1/4,那么北京的房价也应该是纽约的1/4,即6000美元/平米,3万多,正好是15年的价格;第二,作为985毕业的硕士,美国大学全奖获得者,我如果买不起房,那北京还能吸引什么人?

所以,我是个谨慎乐观的“看空派”。但16年那波暴涨,直接让我怀疑人生,从此丧失了自己的判断,成为一名十足的“房多”,每天跟着别人喊“京沪永远涨”,“十万不是头”。

虽然对我来说买房非常绝望,但对房子的强烈渴望,我还是开始攒钱。日子过得很节省,整整一年,自己跟女友都没有买过衣服,下馆子次数也屈指可数。虽然嘴上跟别人说的都是“攒钱干啥,不买房,又买不起”,但还是舍不得花一点钱。

我开始关注价格低的房子,下个链家、安居客之类的时常看看有没有便宜一点的,也找中介看过几次房子。

资金方面也在努力,能开的信用贷都开了,邮储30万额度,建行20万,提前跟家里亲戚打好招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买房。

焦虑加上折腾,心力憔悴。最痛苦的时间,我都害怕去上班,怕听到同事们讨论房子又涨了;害怕出去交际,怕别人问自己买房没?

但我这么努力,还是没有在北京买房,原因么,跟以前一样。

30岁我在北京买房(2):年轻人,真的不用着急

而就在我努力的、无意义的为房子折腾时,突然之间,我冷静了下来。

当然,不是因为自己开窍悟道了,而是我发现,北京的房子不涨了,旁边人也不再对房子大加讨论了。

2017年3月27日,北京最严的限购令发布,房市瞬间冻结。虽然在惯性的力量下,之后半年北京的房价还在微涨,但那种可怕的暴涨没有了,而从当年6月份开始,房价开始缓慢下跌,尤其是郊区和之前上涨最多的新区下降最为明显。

比如亦庄、石景山,还有我后来买房的房山。

下跌什么样呢?我一个同事赶在“限购令”之前,把他一套房子卖了出去,80多平,390万;到了年底,同小区同户型,房子成交价已经到了340万。

房价不涨了,同事朋友也恢复常态,外面环境重回和谐与平静,然后我发现,自己的判断又回来了,对房子的渴望也没那么强烈了。

不再焦虑后,我才有心力细致考虑买房的问题,包括北京房价的发展趋势、区域价格合理性、自己的承受力,开始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

这次思考后,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套房子。但跟以前那种迫切追求不一样,这次更加务实,我不考虑四环内、学区房等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而是对我来说,暂时用不到,而且真的承受不了。

我所要的,是一个能居住、能安心、临地铁的房子,如果还能保值增值,那算锦上添花。

然后我开始慢慢的、放下心来看房,丰台、大兴、石景山,考察各区域的发展和环境,不着急。

时间来到18年10月份。感觉这个10月是个畸变点,在此之前,虽然房价确实降了,但大众或媒体都异口同声的说是个别现象,而10月份后,舆论口风全变,降价、甩卖,不绝于耳,以前大家说的“京沪永远涨”神话,在这个月破灭。

我比较了一下房价走势,到了12月份,我们单位附近的成交价已经回落到16年7、8月份的水平,虽然比15年还是高出很多,但至少觉得自己可以努力够到。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北京房产市场,成交价比挂牌价低10%很普遍,中介的房源很多都是挂个高价,但跟房主一谈,再降20万完全没问题。

然后到了今年,在我慢悠悠到处转时,恰巧捡漏发现这个房子,买在相对低价,撂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02 年轻人,价格周期才是真的机会

经常听说这话,“最好的买房机会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作为中介大力推销房子话语,我万分不同意。

这话隐含的意思是房价永远涨,现在买以后都不会后悔。但就我身边的人,如果是在16年10月份到18年10月份之间买房的,现在都后悔,因为房价跌了至少四五十万。

虽然有人认为以后还能涨上去,但那时候如果再等几个月就能省这么多钱,大家都是普通人,谁会心里好受?

那真正的买房机会在哪呢?

有一篇很火的文章,《人生就是康波》,周期大神周金涛的最后一次演讲,说价格都是有周期的,瞅准周期抄底才能成功。纵观这几年的焦虑和辛酸,我深以为然,相信任何事物都是有周期的,包括房子,抓住房价周期的谷底,才是年轻人的买房机会。

怎么抓住周期机会,很难。虽然我是个反面例子,但我想以自己的教训总结一下。

第一,保持独立思考。

还是那句话,古今能成大事者,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种能力,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能力。

这非常难。就拿房子来说,假如你跟我一样,认为房子价格不合理,以下几种情况,你还能保持自己的判断吗:

别人都说房价还要涨,你想不想买?

朋友都买了,就你一个人没买,你要不要买?

家人和女友都催着说,快买吧,下个月又要涨五十万,你想不想买?

我在房价暴涨的大潮中,就完全失去了这种能力,要不是自己没钱,早就买在高点上,到现在不只损失几十万,估计以我小心眼的性格,每天得抑郁的不行。

说实话,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少很少。

听过这么一个故事:1990年初,正值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夜,房价历史最高,据说只要东京的房子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日本央行有位经济学家,一直公开主张房价、地价高得不正常,以后一定会崩盘,自己绝不买日本的房子。

但当时没人信他那套学说,所有人都相信房价继续涨,而现实也在不停涨。结果最后,他自己也不信了,没忍住以最高价在东京买了房子。而买了房子后没几个月,经济泡沫破灭,房价崩盘,价格直接跌去2/3。

这个经济学家,就是现在的日本央行行长。

你看,连业内人士,日本央行行长都没办法独立思考,可见在房价大势下,坚持自己的看法和选择有多难。

第二,不要着急,拉长战线。

现阶段的中国年轻人,包括我,都很浮躁。

也不怪个人,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太多的暴富神话,太多的励志鸡汤,还有太多人不安好心贩卖焦虑。

摩拜转让美团,一篇文章《80后你的同龄人正在甩开你》广为传播;OFO最火的时候,各种新闻宣传戴威成为90后亿万富翁。仿佛你不暴富,就白活了。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为什么90后要快点毕业》,里面说“你晚一年毕业,就晚一年买房;晚一年买房,就多花100万;多花100万,你用十年都追不回来!”我当时面对房价的焦虑,这篇文章功不可没。

但买房后,我才发现,这些贩卖焦虑的文章,都是瞎扯淡。

我读了个博,工作晚,买房晚,但因为房价降了,19年买的房子,比16年初同学在同小区买的同户型房子,也就贵了10几万。而我多了个博士学位,觉得这点代价完全可以接受。

慢就是快,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要一步一步来,平静心情,然后慢慢等待价格周期回调。

《孙子兵法》军形篇里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想胜利,首要打造自己的实力,然后再等待敌方失误,才能取胜。所以强者要善于等待,不要为了速胜,胡作,乱了阵脚。

具体到房子来说,我觉得应该以五年为周期,把一年想完成的事情拉长到五年完成。

我刚毕业一年内,焦虑让我恨不得立刻买房,但又自己买不起,各种恨,恨自己为什么工作晚,恨为什么没有中彩票买区块链,恨父母为什么没法提供资助,恨房价为什么暴涨,整日惴惴不安。然后焦虑之中到处看房,每一个都买不起,觉得自己人生没机会了。

但房价降了,自己不焦虑后,反而在慢悠悠看房中,发现了很多价格合适的好房子。

所以,不作就不会死,对于家贫的年轻人,不要想刚毕业就买房,也不要跟其他同龄人比,做好自己即可。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句空话。

30岁我在北京买房(2):年轻人,真的不用着急

第三,充满自信。

这一点其实是以上两点的基础,只有对自己实力有自信,才能不为旁人误导,才能相信自己的机会必定到来。

本来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到了北京厚,尤其是看到之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买了房,自己的自信一下就没了。

整日睡不着觉,体重上升,皱纹增多,减寿好几岁。

真的没必要,还是要相信自己,毕竟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如果都买不起房子,那这个城市也没什么前途了?

有了自信,才能有强大的内心对抗外在环境;才能独立独立思考;才能有条不紊坚持自己的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