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九一八事變"中東三省兵工廠損失的舊雜式火炮情況

根據相關統計數字,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中,日本人在瀋陽的東三省兵工廠掠走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其中僅僅火炮的數字就超過250門。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火炮並不都是東三省兵工廠生產的新式火炮,而是很大一部分都屬於奉軍通過各種途徑搞到的舊雜式火炮,由於東三省兵工廠當時已經生產了大量的新式火炮,所以東北軍將這些火炮淘汰下來存放在東三省兵工廠的庫房裡。不過這些舊式火炮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型號之外,其實還很多世人鮮為人知的型號存在。

上海兵工廠生產的克式75毫米山炮

當時,東三省兵工廠舊式火炮庫存數量最多的是上海兵工廠生產的克式75毫米山炮,共有38門。當然,這裡說的落後是相對於國際水平而言。實際上,這種上海生產的克式山炮在國內戰爭環境來說還算湊合著使用。直到抗戰初期,還有一些改型號的火炮依然在軍隊中服役。不過由於奉軍炮兵已經實現了制式化,所以這種火炮就淪為庫存品了。除了上海的克式75毫米山炮,在其餘的國產火炮裡,最鮮為人知的是2門江西造的山炮,在今天我們甚至很少有人知道江西還能製造過火炮這種重武器。

法國M1897式75毫米山炮

作為曾經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德制火炮,在東三省兵工廠的倉庫裡同樣不可缺少,比如克虜伯75毫米山/野炮、格魯森57毫米山炮這些型號都有。不過比起僅有一門的法國M1897式75毫米山炮,前者就要為人熟知的多。除了法國M1897式75毫米山炮,個位數庫存的還有福克斯75毫米山炮、75毫米金陵造山炮、75毫米的湖北槍炮廠的民10式山炮等等。這些武器估計很大一部分都是奉軍在各個戰場上的戰利品,然後作為參考樣品運到了東三省兵工廠的倉庫裡。

清末新軍使用的57毫米山炮

不過上述武器還不見得是最古老的武器,因為當時東三省兵工廠的倉庫裡還有一些清朝末年的老古董,比如7門47毫米江南製造局的管退山炮和6門原裝的37毫米格林山炮,都是19世紀末的古老產物。另外,像那17門湖北槍炮廠生產的57毫米山炮一樣不年輕,和前邊兩種火炮基本屬於同一時代。至於說來自金陵兵工廠的8門37毫米山炮,那歷史就更為久遠了,甚至能追溯到1884年金陵兵工廠仿製格林37毫米山炮上邊去。由於這些火炮過於古老,當時東三省兵工廠倉庫裡都沒有它們的炮彈儲備,純粹作為一種擺設存在。

沙俄的76.2毫米野炮

除了上述老式火炮,其實東三省兵工廠的俄式火炮也有不少,其中數量最多的是31門76.2毫米山炮,其次是13門76.2毫米野炮,由於購買時期和途徑的不同,這些火炮型號駁雜,只能統稱76.2毫米山/野炮。而且從它們的炮彈庫存上看,前者只有212發,後者略多,也只有313發,很明顯都已經不能供作戰部隊使用。不過與此相反的是,在東三省兵工廠的17門意大利造75毫米野炮當中,炮彈居然有7400發。不過來考慮到奉軍向來沒有使用意大利武器的習慣,這些野炮和彈藥恐怕也是在某次戰爭中的戰利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