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幣圈之所以叫幣圈就是因為存在著無數概念類型的數字貨幣,而這些數字貨幣又發行在不同的鏈上,鏈的功能用途又各不相同,想想去年的公鏈項目如此之多是為什麼?各ICO代幣無數,究其所有有哪些種類?又是如何分析一個項目?

1、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公鏈項目

目前現狀:各公鏈在性能、可擴展性、安全性、共識機制等方面仍有很大的侷限性,無法支撐起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因此,目前區塊鏈的發展重心還是在公鏈上,在公鏈性能完善之前,依附於公鏈之上的各類行業應用,其商用價值會嚴重受限。

2、如何分析一個項目

對於具體一個項目或幣種,我們往往會從項目白皮書、團隊、社區、代碼、代幣經濟模型、項目進度等多方面來考量。但單從項目本身來衡量一個幣種會有很大的侷限性,我們需要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分析,也就是站在行業或是概念角度,來整體分析行業的

特徵、表現,來還原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同類項目的解決方案和實現邏輯,通過對比來全面瞭解項目本身情況。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3、行業概念分類

市場上的區塊鏈項目大致可分成 4 個大的領域和60個細分概念。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3.1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

主要是指各類底層公鏈,它是其他區塊鏈應用的基礎和基石。通過哈希函數、加密簽名、P2P 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來構建區塊網絡節點,供其他應用調用來實現各類功能。這一類別包含

公鏈、基礎貨幣、分叉幣、匿名幣和主網上線等 5 種概念板塊。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3.1.1公鏈

這裡的公鏈主要是指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幣種,通過引入智能合約功能,構建可編程的區塊鏈,使開發人員能夠通過智能合約功能進行 ICO 代幣分發,建立和發佈各類 DAPP 分佈式應用。例如:ETH、EOS、ADA、NEO、TRX、AE、ONT 等。

3.1.2基礎貨幣

基礎數字貨幣,最開始指的是比特幣,以及在比特幣代碼基礎上(或根據某種算法,通過挖礦方式)生成的各類數字貨幣。這類數字貨幣,有自己的區塊網絡和錢包應用,實現基礎數字貨幣的支付、轉賬功能。這類數字貨幣非常多,coinmarketcap 網站上排名前 500 的數字貨幣,有 1/3 以上的幣種屬於此類。例如:BTC、BCH、LTC、NEM(XEM)、XRB(NANO)、USDT、BCN、DOGE、DCR、DGB、GBYTE、MONA。

3.1.3分叉幣

分叉幣,主要是針對 BTC 區塊網絡的各種缺陷,運用各種新技術,對 BTC 進行分叉而生成的新幣種。比特幣的第一個分叉幣為 2017 年 7 月份的 BCH,由挖礦巨頭比特大陸旗下的礦池 ViaBTC 通過硬分叉的形式推出,隨後各類機構或利益團體基於比特幣分叉出了各類幣種。例如:BCH、BTG、BCD、BCEX、BTX、BTCD、BTCZ、SBTC、GOD 等。

3.1.4 匿名幣

匿名貨幣具有基礎數字貨幣的功能,在基礎數字貨幣的基礎上,增強了匿名隱私保護特性,通過特有的匿名技術驗證交易,使得交易具有隱私性。例如:Dash、XMR、ZEC、XVG(Verge)、KMD(Komodo)、PIVX、ZCL、 XZC等。

3.1.5 主網上線

主網上線對於公鏈幣種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意味著公鏈技術及平臺的成熟,能夠在其上構建各類 DAPP 應用。而部分新公鏈幣種,時間節點都是18年6月份,市場上也順勢宣起了一股主網上線概念。例如:EOS、AE、TRX、ONT、ADA等。

3.2中間件和開發技術擴展

輔助底層公鏈,通過各類交互協議、接口和工具,構建區塊鏈世界與現實世界或產業相結合的分佈式應用程序開發,拓展底層公鏈的性能和各類商業應用。這一類別包含合約工具、區塊服務、DAG 技術、側鏈、跨鏈等 13 類概念板塊。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3.3資產和流動性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信任機制、不可篡改特性天然適合金融領域,通過支付、借貸、交易所、錢包等方式,以及 資產上鍊,可以極大的加快現實資產和鏈上資產的流動性,降低傳統金融領域裡的成本,提升效率。這一類別包含支付結算、借貸、銀行卡、錨定貨幣、金融服務、黃金上鍊等 13類概念板塊。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3.4行業應用

主要是將區塊鏈技術與現實產業相結合,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各類行業在中心化環境下面臨的問題,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或探討新的商業模式創新。這一類別包含物聯網、防偽溯源、房地產、能源挖礦、媒體廣告、電商零售、社 交通訊、遊戲、虛擬現實、娛樂、視頻分發、體育、教育、任務眾包、博彩預測、內容版權、行情資訊等 29 類概念板塊。

溫故知新之概念及分類

具體3.2、3.3、3.4的分類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如有興趣,大家在評論可以討論一下。

「力場 lichang.io」公鏈挖礦第一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