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岁进山当老师,为了山里留守儿童,他践行诺言41年坚守大山深处


图中这位在大山中行走的汉子叫杨志文,今年已经60岁了,他是涿鹿县辉耀学区穆家沟小学的一名老师,40多年前他来到了这个被称之为涿鹿县最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教学。那一年,20来岁的杨志文和同事们年轻气盛,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穷山沟里的日子是艰苦的,每次到学校上课都只能步行,从学校到家他需翻过两座山头步行近两小时,这条上学的路,杨志文已经走了40多年。

当时和他一起来的有好几个意气风发的同事,但到了这个穷乡僻壤的教学点后,艰苦的条件让其他几个人找各种理由陆续离去,杨志文也曾动过这样的心思。看到山里孩子们求知的热望和那留恋的目光。他选择了留下来,这一留就是41年。在这41年的时光里,风里雨里,他都在这条路上奔波。但一到学校看到学生后,他就不再感到疲惫。

穆家沟的这个教学点,主要是为了解决附近几个村子孩子就近上学的问题。当年那些与杨志文一起来的几个老师,早已经返回城里各自发展了,有些人还当上了大老板,过上了上流社会精英们豪华的生活。而杨志文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他一人留了下来,在这里坚守了一辈子,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座学校,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杨志文说自己当年就是从这样的山沟沟读书走出去的,他太了解大山深处的孩子的需要了,如果自己也选择回城,那这里的孩子们就会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将过早地进入社会,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只能生活在最低端。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杨志文毅然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41年。

到2016年底,穆家沟小学只剩下16名学生,全部都是留守儿童,其他人都跟着父母转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读书了。杨志文说,他非常理解家长们的选择,如果孩子们能都离开这里去城里上学,自己就可以放心的离开了。然而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现在这16个孩子,分为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只有一间教室,杨老师不得不采用复式班教学。学校虽然小,但学生们勤奋好学,这是杨志文最欣慰的事情,也是他留下来的原因。

杨志文住的距离学校很远,需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翻过两座山头。不会骑车的杨志文只能是步行来学校,春夏秋三个季节还好,到了冬天,要是遇到下雪天,因为大山里路上的积雪很难融化,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程他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但41年中,他从未迟到过一次。今年8月,杨志文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山里的教学点没人愿意来,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他只能继续坚守在山里,为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教学。


杨志文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常常在放学后和孩子们一起去家里,了解家里的生活情况,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希望能和家长一起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教育。孩子们离不开杨志文,杨志文同样也离不开孩子们,以十年的情感,凝成了这样一句话,杨志文说:“虽然辛苦,但是能看见孩子一个不差地来上学,就觉得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在40多年时间里,他送走了上千名学生,培养了几十名大学生,10多个研究生。还有不少人当上了老板。每当看到孩子们离开这所山村小学,走入更高更新的学堂时,他就有一种成就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能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山门,在外面的世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自己就非常开心。杨志文用41年如一日的行动,践行了当初留在山沟做一辈子教师的诺言,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平凡人,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注入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