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張姐發現孩子近來特別喜歡吃手,擔心這樣不衛生,於是張姐有意的進行干預,結果剛把孩子的小手拿出來,孩子就哭鬧起來,趁著張姐不注意,小寶寶又開始吃手了。張姐很犯愁於是和鄰居吐槽,結果鄰居家的孩子也吃手,並且還是吃小拳頭,那架勢比張姐家的孩子還要明顯。兩個寶媽都有些發愁,不知道怎樣改掉孩子的這個習慣。寶寶每天要接觸很多的環境刺激,如果有吃手的習慣,會有更多的細菌進入體內的。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其實,寶寶吃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孩子要長牙了,因為覺得長牙不舒服,而選擇用吃手的方式來緩解,也有可能是孩子餓了,通過吃手的方式來安撫自己。但是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這很可能是寶寶的口腔敏感期特有表現。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給予重視,但是卻不應該過分的干預。那麼這個階段,寶寶到底會有哪些表現呢?孩子的行為誘因是什麼呢?

口腔敏感期特徵

1. 孩子頻繁的吃手

這個階段,孩子的嘴巴是非常敏感的,因為模糊的視覺影響,孩子更加傾向於用嘴來探索世界。孩子即使不餓也會有含著母乳的願望,為了安慰自己的心理,孩子會選擇頻繁的吃手。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2. 把任何物體都塞進嘴裡來感知

在此期間孩子通過嘴巴來接受環境刺激,孩子會把玩具塞進嘴裡,以此來感知玩具的存在。孩子不會判斷玩具是否可以食用,是否可以完全的放進嘴裡,孩子通過味覺的方式來感知物品的存在。

3. 一般會持續到一週歲

在寶寶的成長中,有很多個敏感期,而口腔敏感期是最先開始的。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其他感官能力會有所發育,孩子對環境刺激的接收更加的豐富。孩子不再依靠嘴巴來探索,其他的感官形式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很新奇。一般這種情況會持續到1週歲,有的孩子也會持續到2週歲。但是如果此後仍然有這樣的舉動,那就說明孩子養成了不良的吃手習慣,需要父母進行糾正。否則這種依賴安撫心理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華盛頓郵報曾經有這樣一篇報道,上面說明,孩子用嘴探索世界和大人用手來探索的動機是一樣的,大人的手部神經敏銳而寶寶的嘴巴神經更為敏銳 。當孩子處於口腔敏感期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滿足孩子的探索訴求,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過分的干預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當寶寶吃手時,家長過度干預並不好

孩子吃手的時候,趙姐都會強勢的進行干預,每每惹得孩子大聲哭鬧,有時候過於用力的把手從孩子嘴裡抽出來,也會弄疼孩子。趙姐的婆婆則說“孩子小時候都會吃手,過多的干預反而不好”趙姐對此將信將疑,總覺得這樣不衛生。

1. 阻礙孩子的探索能力發展

孩子吃手並不是咀嚼,家長需要認同孩子這種探索世界的方式。孩子的探索能力是在不斷髮展的,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孩子的探索被限制,自然就很難獲得更近一步的能力發展。

2. 限制孩子對自身身體的認知

孩子一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是沒有辨識的,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身體部分。孩子會吃手是因為他沒有發現手是自己的一部分,在不斷的嘗試、試探中,孩子逐漸意識到手是身體的一部分,自己可以掌控它。

3. 如果孩子吃手是一種遊戲,家長就不要干預

這個階段,家長們發現孩子吃手是一種有趣的遊戲,而不是一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家長就不要過多的干預,讓家長的這種遊戲順利的進行下去。當然,孩子是不同的個體,口腔敏感期的持續時間會略有差異,那麼家長們就要有所分辨。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寶寶在新生兒期表達能力有限,父母們需要對孩子保持隨時的關注,及時的發現孩子所處的成長階段,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及時的滿足孩子的訴求,給予恰當的干預。

家長需瞭解口欲期發展,做好準備,助力寶寶更健康的探索世界

1. 區分孩子是餓了還是在遊戲

家長需要對孩子這個時期的表現作出區分和辨別,如果孩子吃手的表現在喝完奶後不再繼續進行,那就說明寶寶吃手的原因是因為感到飢餓。新生兒期寶寶的吃奶頻率是很高的,一天十幾次的餵奶也是很常見的,所以寶媽們要適應寶寶的吃奶需求,及時的餵奶。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2. 做好清潔工作

寶寶喜歡把玩具塞進嘴裡,家長有必要定期的給玩具消毒,以免孩子接觸到過多的細菌引發腹瀉等問題。孩子經常接觸的衣物、床單等用品也要及時的清潔。寶寶吃手的時候有口水分泌,家長要保持孩子下巴以及脖子部位的皮膚乾燥。

3. 避免孩子接觸有細小零件的物品

這些細小的零件很可能引發孩子窒息,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舉動。家長需要確保寶寶放進嘴裡的東西是安全的,沒有危險的。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較為安全的環境很重要。

4. 可以給孩子準備安撫奶嘴

很多寶媽對於安撫奶嘴非常的抗拒,但是事實上,安撫奶嘴遠比吃手要健康一些。孩子也並非會養成依賴。另外,孩子如果是因為無聊才吃手的,家長也可以給予孩子一些特別的環境刺激來吸引孩子,比如說一些好聽的音樂,減少孩子對手部的關注度。

寶寶愛吃手,進入“口腔敏感期”家長這樣做,助寶寶更好探索世界

孩子處於口腔敏感期時,家長應該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行為表現,更加有針對性的對孩子行為進行引導,過分的干預並不適宜,遵循孩子的成長階段的不同表現更加能夠讓孩子的能力得到鍛鍊。

各位家長對孩子這個敏感期是否瞭解呢?大家又是怎樣應對的呢?歡迎留言與名言育兒師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