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吉林至北京的Z118/Z117次列車從1949年開行至今,已連續行駛了70年。它與共和國同齡,有一個很親切的名字,叫做“群眾號”。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1950年吉林至北京列車外貌

這是“群眾號”剛開始運行時的樣子。1949年,由於此前戰爭頻繁,作為主要交通運輸工具的鐵路遭到嚴重破壞。為了恢復交通運輸、更好地服務群眾,“群眾號”誕生了。

“群眾號”的前身是一列破舊的旅客列車,經整修後“換新顏”,擔當吉林至瀋陽248/247次列車。車廂全列為木板“硬座”,沒有臥鋪和餐車;車廂內沒有電燈;因此用瓦斯燈代替燈泡照明。列車上第一次設立了播音室,這也是想為群眾提供最好的服務。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1950年吉林至北京車廂內部的環境

但每到冬季,“群眾號”的乘坐體驗卻並不十分友好。

從吉林站始發的這輛綠皮車冬天時經常是銀白色的,車窗上結滿了厚厚的霜,有時還粘連並不容易消除的積雪,車窗不那麼嚴絲合縫,寒風就從縫隙中倒灌進來,在極寒天氣中著實難以忍受。

更重要的是車軸常發熱。吉林到瀋陽就需要30多個小時,到北京全程則需要耗費60多個小時(編者注:如今高鐵僅需6小時51分)。

即便如此,“群眾號”依然是當時人們的首選列車,它肩負起了恢復交通運輸的重大責任。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1949年群眾號開行之初,首任列車長李靜華

1950年12月1日,吉林列車段在248/247基礎上開行吉林至北京102/101次“群眾號”直達旅客列車,也是全國第一個進北京的慢車。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列車長李靜華工作中

“群眾號”的首任列車長名叫李靜華,任列車長時他才27歲。李靜華將列車進行

“升級”,將列車分為母嬰車、餐車、服務車,還設立了巡迴書庫、救急藥箱等。用現在的話說,那是一列行走在鐵軌上的“房車”。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1980年,列車員在列車前合影留念

70年間,“群眾號”見證了新中國鐵路變遷,也為祖國建設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時它剛剛成為171/172吉林至北京的列車,地震發生後,它停靠到昌黎,與其它的救援列車共運送搶救約1500名傷員。

1983年,照片裡的這對妙齡少女當時在“群眾號”擔當列車員的職務。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李秋平(左)與蔡金玲1983年合影

當乘坐“群眾號”的她們畢生首次抵達北京時,激動無以言表,於是在北京站留下了這張滿溢著興奮、喜悅的照片。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資料圖:1980年,吉林至北京列車員在軟臥車廂內合影

後來,“群眾號”升級了,蔡金玲和李秋平服務於“群眾號”時,這列車已是國產22型綠皮車

座席加裝海綿和人造革,是當時的“豪華列車”,同時也提速了,吉林到北京由原來60多小時減少到30多個小時。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1985年,運行中的吉林至北京列車)

1985年,鐵路是交通工具中的頂級流量。在一些老列車員的記憶裡,“群眾號”的超員率常年保持在80%,因此列車員想要從車頭走到車尾,心路歷程一定是:“我要跨過山和大海,也穿越人山人海”。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1985年,列車長在站臺上幫助攜帶孩子的旅客上車)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群眾號”列車成了當時的“網紅”列車,不僅列車的硬件設施是按照最高標準配備,經常獲得乘客的5星好評,“那時乘客的表揚信真的是像雪花般接踵而至”。

這是來自一位多年與“群眾號”並肩作戰的老員工的回憶。你們能認出來,下面這張圖中兩位姐姐是誰嗎?↓↓↓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2019年9月,李秋平(左)與蔡金玲36年後重聚“群眾號”。

她們就是前面提到的1983年在北京站留影的妙齡少女。

時隔36年後她們在同一個位置,與同一輛列車留下了同一種喜悅滿溢的照片。她們視它為同事、夥伴“我們希望它就這樣一直跑下去。”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16把不同年代的火車鑰匙是一部中國鐵路的變遷史 。

從1949年至2019年70年間,“群眾號”列車經歷了12個車次的歷史變遷。吉林至北京的運行時間也由60多小時縮減到了現在的11小時01分。車體由綠皮車、硬座車換成了現在的空調車、臥鋪車,由慢火車變成了直達特快車。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2018年,吉林至北京Z118次第五乘務組列車長郭海濤在清理衛生

“我也不知道是第幾任車長,這趟列車與共和國共齡。”

42歲的郭海濤是“群眾號”的現任列車長。郭海濤和自己的大多數同事一樣,因“群眾號”而倍覺榮耀。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2019年,Z118次第三乘務組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

每天晚上21時35分,“群眾號”準時從吉林出發駛向北京,所有值乘過“群眾號”的列車員都見證了發生在這趟列車裡的故事。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2019年,Z118次第四乘務組列車長趙紫巖詢問攜帶孩子的旅客是否需要幫助

37歲的趙紫巖從2004年工作之初就在“群眾號”列車上,“這趟列車老弱病殘居多,進京看病的也多,所以更需要乘務人員的細心照料。”

趙紫巖理解的“群眾號”代代相傳的精神就是更好地服務於旅客。

今年46歲的何亞光是“群眾號”的老乘客,自1996年考取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後,他就與“群眾號”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那時候我記得車是紅色的,在當時綠色的火車中很扎眼,特別拉風。”

如今,何亞光已留在北京工作,但逢年過節回吉林老家他還會選擇“群眾號”。他說,“上了這趟車,就像回家一樣。”

全國第一趟進京的“慢車”,30多個小時到瀋陽,已與共和國同齡

2019年,“群眾號”已伴隨著共和國七十年的風雨不斷成長。

雖然外表變了,但使命未變,“群眾號”仍然在路上。

你想來乘坐一下“群眾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