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最近北京這邊大降溫,放假前還是30度,穿短袖還出汗,假期一下子降溫10度,不少孩子的臉上都掛上了小鼻涕。現在更是一天比一天冷了。

天氣溫度驟變,是導致孩子著涼、流鼻涕的罪魁禍首,但不是所有流鼻涕的孩子都是感冒鬧的。有時候,不同顏色、性狀的鼻涕中,暗藏著疾病信號。

☞ 白鼻涕、清鼻涕、黃鼻涕……各代表了寶寶可能出現了哪些狀況;

☞ 怎樣通過觀察寶寶的鼻涕,判斷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 寶寶鼻涕不斷,我們又該做些什麼……

今天就來說說寶寶鼻涕的那些事兒。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流這6種鼻涕

提示寶寶可能生病了

1.流清鼻涕+連串打噴嚏

可能是過敏性鼻炎

之前採訪一位兒科醫生說,最近來看呼吸科、耳鼻喉科門診的寶寶特別多,但大都是從普通門診轉過來的看感冒的寶寶。

絕大多數媽媽發現寶寶打噴嚏、流鼻涕,都會以為是感冒了,不是急著給寶寶吃感冒藥,就是帶著寶寶按照感冒來就診。結果卻被確診為:過敏性鼻炎!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寶寶的呼吸系統尚未發育成熟、鼻毛短、鼻粘膜嬌弱、呼吸道短,環境中容易引發過敏的物質也就更容易進入寶寶體內。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得“過敏性鼻炎”!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表中只是通常情況下,兩種病症的區別,不排除個別病例,僅供參考,最終還是要以醫生診斷為準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現:打噴嚏、連串打噴嚏、流清鼻涕!尤其早上明顯,然後慢慢緩解。

如果是:晚上入睡前嚴重,接觸床鋪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涕,很可能是對塵蟎過敏。

1歲以內的寶寶,以鼻塞為主,如果寶寶經常張口呼吸,吃奶時煩躁、哭鬧等情況。也要高度警惕,寶寶是不是患有“過敏性鼻炎”。

★ 建議:

“過敏性鼻炎”和過敏相關,媽媽平時要多觀察,寶寶容易在什麼環境或情況下打噴嚏、流鼻涕、摳鼻子、揉眼睛,可能這裡就有寶寶的過敏原,儘量讓寶寶遠離過敏原,才能預防或緩解鼻炎發作。

如果懷疑寶寶有“過敏性鼻炎”,最準確、最直接的方式,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2.源源不斷的流清水樣的鼻涕

提示可能是感冒初期

如果寶寶流出的鼻涕,是清澈,稀薄、透明的,而且是源源不斷地從鼻腔流出,擦了不一會兒,還會繼續流,這樣的情況提示可能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初期。

流鼻涕和咳嗽、發燒類似,並不是一種病,而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機制。當病毒和細菌入侵鼻腔時,為了儘快把它們沖走,鼻腔粘膜會充血腫脹,腺體分泌增多,清鼻涕就止不住地流起來。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 建議:

千萬不要因為寶寶源源不斷的流稀鼻涕,就用小紙團或棉球把鼻孔給堵住,這樣做非常危險:一是積攢的鼻涕多了,被寶寶回吸,很容易引起嗆咳;二是不讓鼻涕流出,沖刷、“排毒”的防禦機制就形同虛設了,反而不利於病情好轉。

當寶寶流清鼻涕時,如果伴有一些發熱,但是精神、食慾還不錯的話,可以先在家裡觀察,保證休息和飲水,不要著急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精神狀態不佳,就需要考慮去醫院檢查了。

3.流又稠又厚的白鼻涕

提示可能已經進入感冒中期

如果寶寶的鼻涕由最初的清鼻涕,轉變成又稠又厚的白鼻涕,這多發生在感冒2、3天之後,提示鼻黏膜處的炎症加重了。

因為病毒和細菌導致了炎症,使鼻黏膜腫脹、充血,出現鼻塞,粘液流動減慢,鼻涕就變得粘稠厚重了。鼻腔處有炎症的時候,白細胞會聚集到該處,分泌到鼻涕中,顯示成為白色鼻涕。

上呼吸道感染時的白色鼻涕

可以看到鼻甲是發紅、腫大的

這是炎症的表現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 建議:

寶寶開始流白色粘稠的鼻涕,也不用著急去醫院,感冒本身就是自限性疾病,但家長需要更加關注寶寶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態、食慾等

以休息、清淡飲食、適當增加飲水為主,房間注意開窗通風換氣,避免屋內細菌病毒濃度上升。但如果伴有嚴重發熱,和寶寶精神不佳,最好去醫院檢查。

4.流濃濃的黃鼻涕或綠鼻涕

提示可能是病毒性感冒

一般而言,如果寶寶出現濃濃的黃鼻涕或綠鼻涕,但沒有發熱、頭痛等不適,通常是病毒性感冒,這時候大概已經是感冒的10天左右了,再堅持幾天就會自愈了,並不是疾病嚴重的信號,不必驚慌。反而可以看成是馬上就要好了(感冒的自愈週期大概是7-14天)的信號。

白細胞和病原戰鬥後

病原體殘片和白細胞都會被排到鼻涕中

就會呈現出黃色或者綠色的鼻涕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 建議:

繼續觀察寶寶的病程進展,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去醫院,但如果寶寶發熱嚴重,精神狀態也不好的話,就需要去醫院看看了。

5.流粉紅色鼻涕

提示鼻腔內可能有出血

寶寶流出粉色或帶有紅血絲的鼻涕,這種情況提示鼻腔內有出血,可能是因為空氣太過乾燥、或者因為孩子摳鼻子或碰撞到鼻子的外傷、炎症等原因導致的鼻黏膜破損。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 建議:

秋冬季節天氣乾燥,家長可以用加溼器給室內增加溼度,在房間內掛一個溫溼度計,將室內溼度控制在50%-60%是比較合適的。還有就是不要過度清潔寶寶鼻腔,也要告訴寶寶不要摳鼻子。

6.流稠鼻涕+眼眶或顴骨處壓痛

提示可能是鼻竇炎

如果寶寶感冒持續一週,濃稠的鼻涕不見減少反而增多,鼻部症狀加重的話,就應該考慮可能是鼻竇炎了。鼻竇炎一般多在秋冬季發作。

流稠鼻涕、頭疼,眼眶、顴骨等處有明顯的壓痛,是鼻竇炎的典型表現,一般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兩種。

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除鼻塞、膿涕多外,可有發熱、脫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食慾差

等表現。同時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發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較大兒童可能主訴頭痛或一側面頰疼痛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 建議:

如果懷疑或確定寶寶患有鼻竇炎,

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和治療,以免在急性鼻竇炎時期沒能及時徹底治療,轉成慢性的,治起來就更麻煩了。

這3種情況下流鼻涕

沒大事

1.寶寶哭鬧後

一把鼻涕一把淚

我們的鼻淚管與鼻腔相通,寶寶哭鬧時多餘的眼淚就會順著鼻淚管流到鼻腔,眼淚就變成鼻涕流出來了。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原因。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2.突然降溫,冷空氣刺激

鼻流清涕

不只是寶寶,我們成人也會在天涼的時候流鼻涕,這是因為冷空氣刺激了呼吸道。

當環境溫度降低時,經鼻子吸入的空氣在到達肺部之前,必須要經過一道溼熱處理。冷空氣首先會刺激到鼻腔內的神經,將這個信號輸送給大腦。大腦隨即開始部署擴張血管、增加鼻子內的血流量,以此來給冷空氣加溫加溼,分泌得多了就變成鼻涕流出來了。

——澳大利亞新聞網

3.颳風、灰塵等粉塵刺激

打噴嚏流鼻涕

寶寶鼻腔中還沒完全長出鼻毛來抵擋空氣中的髒東西,當粉塵過多時,鼻腔容易受到刺激,大腦便發出

“分泌鼻涕,沖走粉塵”的信號。這時,也會增加鼻涕的量,用鼻涕把“髒東西”沖走。

★ 建議:

如果寶寶在這3種情況下流鼻涕,只是身體的一種正常反應,媽媽們不必太著急,再觀察幾天,如果孩子鼻涕不斷,甚至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再考慮是否需要看病、吃藥或其他護理措施。

這樣清理寶寶的鼻涕

安全又管用

1.流出的鼻涕,別反覆擦,要輕輕蘸

頻繁的擦拭,很容易將寶寶鼻子周圍的皮膚擦破,寶寶更疼、更難受,就會牴觸擦鼻涕這件事。家長儘量選擇寶寶專用的柔軟紙巾、綿柔巾,或者溼巾。而且要儘量輕輕蘸幹,不要用力擦拭。

2.吸鼻器可以用,但不要過度依賴

對於小齡寶寶的媽媽來說,有個吸鼻器,真的能解決大問題。但崔玉濤醫生明確說:吸鼻器可以有,但不要過度依賴!

當寶寶因為生病而產生大量鼻分泌物,影響到寶寶呼吸、睡眠時,可以使用吸鼻器,幫寶寶快速將鼻腔清理乾淨。但千萬不要有一點鼻涕就用,吸得越乾淨,對鼻黏膜的刺激越大,反而會分泌更多的分泌物!

從寶寶的鼻涕狀態,判斷可能是啥病!心中有數就不慌

3.教孩子自己擤鼻涕

太小的寶寶不會擤鼻涕,用吸鼻器也是沒辦法的事。但大一點的寶寶就可以慢慢教孩子學著擤鼻涕了,這比吸鼻器吸鼻涕更“溫柔”,對鼻黏膜的傷害更小。

起初,可以媽媽用面巾紙先堵住寶寶的一側鼻孔,擤另一邊,再交換著擤。大一些的孩子,媽媽都可以通過示範動作,讓寶寶模仿著做。教寶寶學會擤鼻涕,才能避免孩子總是習慣往回吸鼻涕。同時增加了孩子一項自己技能,一舉多得。

★ 建議:

實在不會擤鼻涕的小寶寶,或不配合的大寶寶,可以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籤,清理鼻腔分泌物,既可清除髒東西,又能保護鼻黏膜。

如果寶寶的鼻涕太粘稠,擤不出來,可以使用生理性海鹽水,噴溼鼻腔,或滴1滴,等鼻涕稀釋後,再嘗試擤鼻涕,或用棉籤蘸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