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道德經》第四解:道無萬象,理有盡

道,到底是什麼?

據說《道德經》的成書由來是因為老子想要出關,當時的守關官員關尹要老子留下書作,才肯放他離去。

母親故去,老子回家為母親守喪禮。

在此期間周王室發生內亂,老子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被罷職。

老子有感周王朝的衰敗與腐朽,不願再留在周王朝,於是離宮歸隱,騎著一頭青牛,想要從函谷關出去,向西遊歷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卻見四野一片荒涼,到處都是斷垣頹壁,草敗樹枯,田園荒蕪,一片蕭瑟。

看到如此景象,老子心有慼慼,不勉感受悲愴,哀道:“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識聞老子博學多才,心中十分敬仰。

知道老子來了函谷關,特意宴請老子,順便討教學問。

得知老子要出關雲遊,不勉感到失望與不捨。

要知道古時候的交通是相當閉塞的,老子出關以後,他估計是一輩子都再見不到老子了。

於是向老子請求,希望老子能留下一本書作,好讓後來人知曉老子的思想與才學。

老子答應了這個請求,在函谷關閉關數日,寫出了後世傳承的經典著作——《道德經》。

《道德經》第四解:道無萬象,理有盡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空虛不可見的,可是它又無處不在,彷彿用之不盡。

它像深淵一樣深不可測,就像是萬物最根本的源頭。

它藏匿鋒芒,化解糾紛,收斂光澤,混同於塵土。

它是如此的深遠無形,又好似沒有確切存在。

我不知道是誰孕育生成了它,好似在萬物的法象締結之前它就存在了。

老子總說,‘道’是不可描述的,它根本沒有具體的形態,或者說不是它沒有具體的形態,而是以我們人類眼睛和理解,是無法描述它的,是看不到它的真正的樣子的。

就好像科幻裡描述的四維之類的存在,根本不是我們人類的眼界能看到的。

這樣說扯的有點遠了。

總之,在老子的境界裡,它認為‘道’就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或者說天地萬物也都是順應‘道’的變化而現化存在的。

就像開篇的那一句‘有,名天地之始,無,名萬物之母。’

其實對於像我這樣接受現代文明的薰陶的人,特別是數理化科學的崛起,我們是很難去體會關於‘道’的那種玄妙感受。

物質組成萬物的存在,是吧。有時候真的太透徹就沒什麼神秘感了。

所以,‘道’我是悟不成了,我們還是講講‘道理’吧。

《道德經》第四解:道無萬象,理有盡

我們單單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僅從字面上不難理解,老子告誡我們為人處事,不可鋒芒畢露,少與人糾葛,凡事要適可而止,不可過分,過分謙虛,又或者過分張揚。

這是一種積極而又富有實踐的理。

不管別人怎麼樣理解,我覺得這其中肯定是有這樣的道理存在的。

說了道理我總得講個故事,用實踐來證明它的積極,是吧。

話說北宋仁宗年間,有一聰明博學之人,名為富弼,他年輕的時候自恃才華橫溢,因此養了些驕縱之氣,常常在無意之間得罪別人。

後來身邊的朋友親戚都不大跟他親近了,他才慢慢反省自己的作為,經過很長的時間以後,他變成了一個性格寬厚溫和的人。

有一次,一個秀才想要當眾羞辱富弼,在大街上把富弼攔下來,還故意大聲說話,引來旁人的圍觀。

秀才問富弼:“欲正其身必先誠其意,所謂誠其意即毋自欺也,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

富弼想了一下,對秀才說道:“我會裝作沒有聽到。”

《道德經》第四解:道無萬象,理有盡

聽到富弼的回答,秀才大笑,不屑的說道:“原來你也不過如此。”

等到秀才離開以後,富弼的僕人為他抱不平,他向富弼說道:“您真的是難以理解,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可以對的上,您幹嘛裝作不知道,您看那人的樣子,真是讓人生氣。”

富弼答道:“這個人是個輕狂之士,我要是和他辯論起來,肯定不可能和和氣氣的來,無論辯論輸贏。他這樣心胸狹隘的人,肯定會記仇的,如此徒增煩惱,又何必呢?”

富弼年輕時候其實和那秀才是差不多的樣子,後來醒悟過來,才慢慢改變了自己。

所以,他成了宋仁宗的宰相,而那個秀才,卻是連名都沒能留下,只成了富弼逸聞趣事裡的某某秀才。

不過話說回來,秀才的那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