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道德经》第四解:道无万象,理有尽

道,到底是什么?

据说《道德经》的成书由来是因为老子想要出关,当时的守关官员关尹要老子留下书作,才肯放他离去。

母亲故去,老子回家为母亲守丧礼。

在此期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被罢职。

老子有感周王朝的衰败与腐朽,不愿再留在周王朝,于是离宫归隐,骑着一头青牛,想要从函谷关出去,向西游历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却见四野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断垣颓壁,草败树枯,田园荒芜,一片萧瑟。

看到如此景象,老子心有戚戚,不勉感受悲怆,哀道:“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识闻老子博学多才,心中十分敬仰。

知道老子来了函谷关,特意宴请老子,顺便讨教学问。

得知老子要出关云游,不勉感到失望与不舍。

要知道古时候的交通是相当闭塞的,老子出关以后,他估计是一辈子都再见不到老子了。

于是向老子请求,希望老子能留下一本书作,好让后来人知晓老子的思想与才学。

老子答应了这个请求,在函谷关闭关数日,写出了后世传承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第四解:道无万象,理有尽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空虚不可见的,可是它又无处不在,仿佛用之不尽。

它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就像是万物最根本的源头。

它藏匿锋芒,化解纠纷,收敛光泽,混同于尘土。

它是如此的深远无形,又好似没有确切存在。

我不知道是谁孕育生成了它,好似在万物的法象缔结之前它就存在了。

老子总说,‘道’是不可描述的,它根本没有具体的形态,或者说不是它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以我们人类眼睛和理解,是无法描述它的,是看不到它的真正的样子的。

就好像科幻里描述的四维之类的存在,根本不是我们人类的眼界能看到的。

这样说扯的有点远了。

总之,在老子的境界里,它认为‘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或者说天地万物也都是顺应‘道’的变化而现化存在的。

就像开篇的那一句‘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其实对于像我这样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的人,特别是数理化科学的崛起,我们是很难去体会关于‘道’的那种玄妙感受。

物质组成万物的存在,是吧。有时候真的太透彻就没什么神秘感了。

所以,‘道’我是悟不成了,我们还是讲讲‘道理’吧。

《道德经》第四解:道无万象,理有尽

我们单单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仅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老子告诫我们为人处事,不可锋芒毕露,少与人纠葛,凡事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分,过分谦虚,又或者过分张扬。

这是一种积极而又富有实践的理。

不管别人怎么样理解,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是有这样的道理存在的。

说了道理我总得讲个故事,用实践来证明它的积极,是吧。

话说北宋仁宗年间,有一聪明博学之人,名为富弼,他年轻的时候自恃才华横溢,因此养了些骄纵之气,常常在无意之间得罪别人。

后来身边的朋友亲戚都不大跟他亲近了,他才慢慢反省自己的作为,经过很长的时间以后,他变成了一个性格宽厚温和的人。

有一次,一个秀才想要当众羞辱富弼,在大街上把富弼拦下来,还故意大声说话,引来旁人的围观。

秀才问富弼:“欲正其身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即毋自欺也,是即为是,非即为非。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

富弼想了一下,对秀才说道:“我会装作没有听到。”

《道德经》第四解:道无万象,理有尽

听到富弼的回答,秀才大笑,不屑的说道:“原来你也不过如此。”

等到秀才离开以后,富弼的仆人为他抱不平,他向富弼说道:“您真的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对的上,您干嘛装作不知道,您看那人的样子,真是让人生气。”

富弼答道:“这个人是个轻狂之士,我要是和他辩论起来,肯定不可能和和气气的来,无论辩论输赢。他这样心胸狭隘的人,肯定会记仇的,如此徒增烦恼,又何必呢?”

富弼年轻时候其实和那秀才是差不多的样子,后来醒悟过来,才慢慢改变了自己。

所以,他成了宋仁宗的宰相,而那个秀才,却是连名都没能留下,只成了富弼逸闻趣事里的某某秀才。

不过话说回来,秀才的那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