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工作总结如何写得有新意?

杏林小土


这个问题你算问对人了,笔者从事公文写作近二十载,对公文写作也有多年的潜心研究,还是能给点小建议的。工作总结是事务性公文的一种,且很常用。但如果没写好,就变成了月月炒剩饭、年年唠家常了。

工作总结的写作必须要出新意,那怕你这一年的工作全没可圈可点的地方,也要有创新的地方来。也就是说,工作总结要学会通过笔下来生花,让他焕发生机来。

下面具体谈谈工作总结出新意的方法:

1.找出工作中有新意的事情来。我想一年到头,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归纳,工作中总会有亮点,出新的地方,这就需要你练就一双发现“新意”的眼睛。

2.精辟总结,内容上换种说法来翻新。假设你发现这一年来工作却是毫无新意可言,那就把还值得炫耀的老工作进行“新瓶装旧酒”,换一种提炼与总结的语言,譬如工作上要掌握“1+3”工作法,这个提法就很有创新,即使装了旧酒,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3.结构求突破,形式上美观出新意。退一万步讲,你既没有新内容又出不了新讲法那就在提纲结构上求创新,换一种提纲套路也是能让工作总结看起来有新意的。

当然,如果把一、二、三点的方法都运用起来,那就能出更大的亮点啰!

以上意见,只是权宜之计,如何运用,请自行把握。


学公文


在地方党办工作,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各类总结,年年有、经常作,怎么写出新意、不落俗套?这既考验综合文字功底,也检验对工作的熟悉把握程度。笔者体会,写好地方党委工作总结应突出“五要”、做到“五言”。

一、内容要实,做到言之有物

总结是对一个时期工作的回顾,是对某项部署落实情况的回眸。工作是实的,部署是真的,反映这些工作以及部署落实情况的总结,就必须突出“实”、体现“真”。

“知全豹”,就是地方党委的工作总结,特别是那些五年一次班子换届总结、一年一度的全年工作总结,反映的是党委工作全貌。在内容安排上必须考虑方方面面,是全局工作就不能遗漏哪个方面,是单项工作就不能丢掉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总结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这类总结的起草,不论如何创新结构、梳理脉络,均应做到全面、系统,尽量避免有所遗漏。

“窥一斑”,就是党委抓工作一般不会平均用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中心、重点任务,不同地方会有不同的思路举措、工作典型,总结时就要把这些中心、重点、特色、典型放在显眼的位置上,浓墨重彩地把它们写好,使之成为全篇的重头戏,这样的总结才出彩、才耐看。如果一篇总结重点写不出“重”来,事无巨细,平均用墨,结果一定是平淡无奇、味同嚼蜡。

“思所成”,就是总结要体现成效,提炼经验,获得体会。一年工作落实下来,一项部署铺展开来,取得了哪些成果,获得了哪些荣誉,创新了哪些举措,等等,都要在总结中有体现、有提炼,有的还要进行理性思考,从中找出带有指导性、规律性的体会,起到承前启后、鉴往知来的作用。

“查所失”,就是地方党委工作总结应如实反映问题。好的总结不会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说亮点回避矛盾,一定会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对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决策执行中的偏差和部署落实中的问题,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分析和梳理,便于在今后工作中整改和提高。

二、情况要明,做到言之有据

起草地方党委工作总结必须坚持“准”字为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

数据要真。数据最能体现成效,数据对比最能直观反映变化。起草地方党委总结,要善于用绝对数、对比数来反映情况,特别是经济、建设、民生等方面的总结,更要依靠数据来说话。当然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而是要少而精、精而真,用好用准,用到关键处。

依据要硬。地方党委的工作总结,任何一句表述,任何一个结论,都要以过得硬的事实为依据,有经得起检验的翔实材料作支撑。这就要求写作前,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详尽具体的材料,尽可能多地通过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尽可能多地掌握领导同志对工作情况的分析和对工作成效的评价,等等。

论据要足。地方党委工作总结往往需要对某一具体工作的进展、成绩作出自我评价判断,这些结论性的评价,需要有说服力的数据、事例来佐证,必须把最能说明情况的数据用进来,把最能体现成效的事例写进去。如要佐证“综合实力跃升”,就要用到经济指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情况;如要佐证“民生水平提升”,就要写清居民收入以及就业、教育、社保等指标。

三、文稿要精,做到言之有用

与其他文稿一样,地方党委工作总结也要力求精练、重在管用。

精在有高度。党委工作总结不同于部门总结,必须放眼大局、着眼全局,立足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和作用,对工作进行概括与梳理、浓缩与提炼、归纳与总结,确保文稿体现上级的决策部署,体现本级党委的执政思路,体现本地发展的大思路、大举措、大成效。如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精神情况、上级领导对地方工作指示批示落实情况等,都必须在文稿中重点体现,放在醒目位置着重笔墨。

精在有干货。一个地方的各项工作,必有一至几项是“重头戏”,这些干货要把它们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展示。如在开头用简短几段,把当年的工作亮点、特色举措、创新做法以及独到之处,集中归纳起来写,使人一看就明白当年开创性的工作是什么、大事要事有哪些。

精在有创新。“年年岁岁花相似”,写来写去还是“老面孔”,这是许多笔杆子写总结时的闹心事。要避免“老面孔”,写作时就得与时俱进,适时适度创新。比如,从分块写转成按条写,是一种创新;从先举措后成效到先成效后举措,也是一种创新;从先写总论后举例子到先撰写事例后下结论,还是一种创新,如此等等,总结就会常写常新,给人以“新面孔”。

四、条理要清,做到言之有序

一篇好的地方党委工作总结,不仅要对工作有精确拿捏,文章架构也要做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井然有序,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重在巧妙布局。总结一般围绕过程、举措、成效、体会等来确定提纲,要做到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纲举目张、形散神聚。如在一次全省工作检查中,某市的总结汇报提纲为“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承载主体、激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坚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民生导向、强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服务保障”五个部分。虽都是全面性总结,但材料围绕“开放型经济”展开,主旨鲜明,布局有序,受到好评。

重在理顺逻辑。起草地方党委工作总结,难免会遇到内容多而杂的情况,怎么避免“记流水账”,很考验行文的逻辑。要坚持实则详、虚则略,新则详、旧则略,特色详、一般略,在内容铺排上,可以突出总体情况先行陈述,再梳理几条具体举措,让人迅速获知工作全貌。如,在起草防台防汛工作总结时,就要先把面上的灾情,如伤亡受损、转移人员等情况作概括,再对抗灾救灾举措逐一总结,做到条理清晰、衔接顺畅。

重在厘清层次。起草地方党委工作总结,不仅要把框架布局这个“四梁八柱”确定下来,也要防止内部层次不清晰、段落划分不恰当,相互之间缺乏关联,影响文章“秩序”。可以按照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先总后分的原则,通过层层递进、先抑后扬等方式,做到层次分明、丝丝入扣、结构紧凑。同级标题应是并列关系,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就是同级并列。上下级标题应是归属关系,如人大政协工作、依法治市、党管武装等同属民主政治范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切忌张冠李戴、前后矛盾。

五、表述要准,做到言之有度

地方党委工作总结既要把握全局、内容全面,更要精练简洁、把握好度,防止穿靴戴帽、套话连篇等弊病。

要有准度。把握特定对象要求,紧扣工作意图,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防止偏题,做到站位“准”,根据不同主题确定不同侧重点,如年度总结一般更体现成效,向上报告的总结一般更强调举措;目的“准”,行文有的放矢、把握内容轻重,如争取上级支持应重点讲存在的困难和希望得到的帮助等;表述“准”,一般以上级政策文件、会议精神为准,不得随意删改。

要有限度。总结务必字词精练、行文得当,使文稿看起来张弛有度、恰到好处。要注意篇幅,提倡短文,不因过度追求全面而毫无节制,动辄洋洋数万言。要注意分寸,总结成绩不邀功自大,提炼经验不生搬硬凑,特别是对上汇报时,一般选用比较中性的词语,如“较好”“持续”等。要有力度。总结既是回顾过去也是展望未来,要写出力度,才能达到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效果。力度来自提炼,只有将零散的材料融会贯通,才能写出总结的精气神,使文稿有主导基调贯穿牵引。力度来自语言,绝非装腔作势,而是通过调整字词顺序、厘清逻辑关系等来增强,如“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较“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城市承载功能持续增强”较“持续增强城市承载功能”显得更有力度,更适宜作为总结表述。



秘书网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总结的格式和内容最好不能变,也是文书的基本要求。

对于工作总结如何有新意?不妨这样试试……

一份优秀的年终总结,既是对自己一年来工作的回顾,又是来年新的工作计划的基础,对个人职场成长至关重要。

还在为不知从何下笔而发愁?别急!优秀总结的诸多要点,一起来看看~

年终总结写些什么?

【概述】

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成绩与缺点】

这是总结的中心。成绩有哪些,有多大,体现在哪,如何取得;缺点有多少,体现在哪,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该讲清楚。

【经验与教训】

对一年的工作进行分析、概括,以简练的语言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措施和计划】

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要有针对性、可执行性。

年年都写的总结如何创新?

要点1:主题上创新

要做到“三切合”,即切合时代大主题,切合全党工作大主题,切合各级党委工作大主题。切合大主题,才是大创新,才有大作为。我们围绕这样的大主题、新主题,从实处着力,从小处开口,从新处落笔,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要点2:题材上创新

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党委中心,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社会需求。重大题材的总结容易做到“三贴近”,个人学习与工作的小题材总结,也要做到这“三贴近”。 

要点3:思想上创新

主题思想如皓月一轮,支点思想如繁星点点,支点思想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就是四个字:众星捧月。支点思想一般表现在经验和体会里,也可表现在做法与成绩里,更可表现在问题和教训里。 

要点4:材料选择上创新

总结对材料有“两次需要”:一次需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再次需要“围绕主题精选材料”。最后用在总结中的材料,要适量,要准确,要典型。总结报告的重要特点是典型性,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典型性。选材标准尽量做到“三最”:最突出、最鲜亮、最有特色。

要点5:结构上创新

总结的格式大都是两段式或三段式,成绩一段,经验体会一段,后面再写点问题和打算,这是常规做法。但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从时间上布局也可,从空间上调度也可,从逻辑上安排也可,顺着倒着都可。 

要点6:标题上创新

总结报告的标题有一个基本固定的“三加”格式,那就是总结单位+时间+内容+总结。这种标题让人一目了然,但千篇一律地做,就显得刻板、枯燥、机械化。创新就是改变。一要尽可能做个主题,把“三加”格式放下来做个副题。二要尽可能把主题做好、做活、做美。

要点7:语言上创新

总结报告的语言特色,应该追求平实、简洁、生动、深刻、精辟、有力。其表述手法多用叙述、议论,可用描写,还可抒情。其修辞手法可全面采用、“应有尽有”。总结报告要有妙语,一篇好的总结报告看后听后,要尽量让人记住一两个好句子。

这些误区要避免

【总结一定要低调?】错!

“低调”的总结中总是贯穿着“在上级的关怀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领导的英明决策下”这类的套话,难免让人觉得言之无物。总结中要增加实质内容。另外,不要把自己的失误总结得过于细致,这种“放大缺点”的做法,更会让领导怀疑你的能力。

【总结就是要格式化?】错!

总结是一个人思维模式的体现,不能只有客观数据、理性分析的“一目了然”,也不能是纪实文学式的长篇报道,而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报告,既有表格、图表作为辅助,又要有清晰明朗的文字汇报。

【报喜不报忧是上策?】错!

许多人都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倾向,避重就轻,只谈些无伤大雅的小失误,甚至明贬暗褒的“好缺点”。但是,如果你不主动提及失误,当领导发现你的失误时,你又该如何应对呢?所以,应实事求是。

【总结就要面面俱到?】错!

一定要抓住一年来的工作重点和几个突出的成绩、亮点进行阐述,不能让领导产生“事情做了不少,但都印象不深”之感。总结既要有浓墨重彩的渲染,也要有点到为止的内敛,所谓张弛有度,层次分明。

【总结难免临阵磨枪?】错!

一份好的年终总结不是临阵磨枪、拍拍脑袋就能成就的,它其实也需要日常的积累和进行阶段性总结。只有把平时的总结做好了,才能“多快好省“地写出一份到位的年终总结。

在年底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分析,很有必要,也很重要。一份总结其实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这面镜子照见自己过往生活、工作、思想中的得与失、对与错、优与劣。

收割自己的劳动所得,畅享成功果实,为自己鼓劲、增添信心;

直面过去的言行举止,正视失败、坎坷和困难,正视自身的短处,以警醒自己;

科学谋划未来,正所谓“凡事预则立”,早计划早安排就早主动,使自己在新一年有了方向,行动起来就更顺畅。

总是总揽情况,结是结晶思想。>>>

一、总揽情况

一要“两下功夫”,弄清“半熟”情况。很多总结是“给我总结”,自己的情况当然是清楚的,再扩大一点,写本单位工作总结,情况至少是比较清楚的。但这种清楚和比较清楚对于写总结报告来说还只能算个基本清楚,我把它叫做“半熟”状态,还需要朝着“更加清楚”的方向“下更深功夫”。

功夫一:“纵、横、大、新”四遍梳理。“纵”是从时间上梳理,“横”是从事件上梳理,“大”是从大事上梳理,“新”是从创新(亮点)上梳理。“纵横”梳理是基础梳理,“大新”梳理是上层梳理,真正要写进总结报告的事情,主要是大的事情和富有创新亮点的事情。

功夫二:跳出局外对照比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有必要跳出来看一看,请别人说一说,和外面比一比,这样,就更清楚哪些是真正成绩,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事大哪些事小,哪些当写或不当写。尤其是经验总结和先进材料,一定要比较,找出“个性事”“特色事”“独立事”“亮点事”。

二要“六听三看三查”,弄清“陌生”情况。

一是“六听”,即听主要领导宏观讲,听中层干部中观讲,听职工和群众微观讲;听正面的了解成绩,听中间的了解情况,听反面的了解问题。有了前三听情况就有了个“八九不离十”,加上后三听情况就更加明了清晰,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二是“三看”,即看材料、看数据和看现场。看材料包括看综合性材料、看单型材料、看方方面面的材料,有时不妨再看看举报材料。

三是“三查”,即查上情,了解上一级直至中央精神;查外情,了解外地经验甚至外国经验;查史情,了解历史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查三情”很重要,它决定总结报告对“六听三看”所获材料的取舍。

三要从情况总汇到情况总揽。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总汇需要花功夫,总揽需要有能力,这种能力是从总体上驾驭、从宏观上把握、能够提纲挈领的能力。从总汇到总揽须有一个过程,一个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一个培养与成长的过程,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

二、结晶思想

总结,总是事实,是依据,是基础和前提;结是结论,是思想,是本质和规律。总结总结,易总难结,总结的根本特性就在“结”上面。方法:“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是成绩说成绩,是问题说问题,成绩不可夸大,问题不可回避。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求本质求规律。既要“就事论事”,更要“就事论是”。

二是坚持运用科学方法。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既要看到主流,又要看到支流;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既要看到前景美好,又要看到道路曲折。新事物需要敏锐发现,老问题需要挖掘发现;大事中发现小问题,小事中发现大价值;坏处不忘发现好,好处留心发现差;都在搞的工作要发现个性特征,单个搞的工作要发现推广价值。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总结报告要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力求前瞻性。我们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要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发现,不仅能跟着时代走,还要领着潮流走。

四是坚持特色总结。特色总结,贵在发掘,贵在比较,贵在俯视。一方面,先要有工作特色,再有总结特色,有妙事才有妙文;另一方面,总结也有“能动性”,也有一般工作的特色总结,要不,怎么有妙笔生花的呢?

五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总结之前要走访群众,总结之后还要回到群众中去,整个总结的过程请群众参与,集中群众的智慧经验,丰富总结的思想内容。

六是坚持从本质规律上寻找结论。好的总结应当总结出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以及带规律性的经验教训,于今后工作有实在的指导作用。话不在多而在精准,“结”不在长而在管用。

三、创新写作

一是主题上创新。要做到三切合,即切合时代大主题,切合全党工作大主题,切合各级党委工作大主题。切合大主题,才是大创新,才有大作为。我们围绕这样的大主题、新主题,从实处着力,从小处开口,从新处落笔,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题材上创新。要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党委中心,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社会需求。重大题材的总结容易做到三贴近,个人学习与工作的小题材总结,要不要、好不好做到三贴近呢?我觉得完全必要也完全可以,因为小都是和大联系在一起的,众多之小积成大,无论多大来自小。

三是支点思想上创新。主题思想如皓月一轮,支点思想如繁星点点,支点思想与主题思想的关系就是四个字:众星捧月。支点思想一般表现在经验和体会里,也可表现在做法与成绩里,更可表现在问题和教训里。

四是材料选择上创新。总结对材料有“两次需要”:一次需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再次需要“围绕主题精选材料”。最后用在总结中的材料,要适量,要准确,要典型。总结报告的重要特点是典型性,主要是所用材料的典型性。我的选材标准是“三最”:最突出、最鲜亮、最有特色。

五是结构上创新。总结的格式大都是两段式或三段式,成绩一段,经验体会一段,后面再写点问题和打算。这是常规。但常规也是可以打破的。我认为,总结之结构,从时间上布局也可,从空间上调度也可,从逻辑上安排也可,顺着倒着都可,无一定之规,咋好咋编排。

六是标题上创新。总结报告的标题有一个基本固定的“三加”格式,那就是总结单位+时间+内容+总结。这种标题让人一目了然,但千篇一律地做,就显得刻板、枯燥、机械化。创新就是改变。我的做法是,一要尽可能做个主题,把“三加”格式放下来做个副题。二要尽可能把主题做好、做活、做美。

七是语言上创新。总结报告的语言特色,应该追求平实、简洁、生动、深刻、精辟、有力。其表述手法多用叙述、议论,可用描写,还可抒情。其修辞手法可全面采用、“应有尽有”。总结报告要有妙语,一篇好的总结报告看后听后,要尽量让人记住一两个好句子,正所谓“不求万言留青史,但望一句动人心”





三位书屋


1做了什么:目标是什么?如何考量目标,也就是kpi。完成情况怎么样?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里面要有数字,不能只简单的写过程。不能记流水账。要简明扼要。要用祈使句,即主谓宾都是全的。不要说半句话或模棱两可的话。2,逻辑结构要清晰,要学会逻辑思考和逻辑性的总结问题。要用树形结构。从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开始,给出宏观架构是什么样的,也就是全景图,然后一层层的展开。做到逻辑清楚。不要一上来就说细枝末节的事情。


环球政经评论


重在真情流露,可以分三个部分写,第一部分对一年来工作的回顾,第二部分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部分要展望未来,结合自己岗位,有计划时间节点安排


凯璇生活


你觉得过去一年得工作,领导,同事和自己都满意吗,把满意的过程写出来就行了


琦琦姐0989


那这就要考你的文采功底啦,把一年的工作总结写的即务实又幽默,不要千篇一律的死板总结,那你的工作总结一定出彩,你信不?


安徽的伟姐


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就好 不要写的不切实际夸大其词 要贴合工作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