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RPA行業未來發展十大趨勢!你關注的都在這裡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自IBM、微軟、谷歌、Oracle、SAP等名牌大廠優先將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集成於BPM解決方案之後,一眾雲計算、SaaS、企服軟件、人工智能、系統集成等廠商紛紛跟進。

由此,以Uipath、BluePrism、Automation Anywhere(AA)為代表的RPA技術供應商成為當代業務流程自動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的焦點,而RPA也正在成為主流的業務自動化解決方案之一。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在Uipath和AA的兩起鉅額融資和超高估值曝光之後,RPA隨即成為中國資本機構的掌上明珠。隨著幾起投資的敲定,國內的RPA項目同樣也因融資與估值備受關注。由此,RPA開始在2019年大量曝光。

雖然一些廠商多年前就開始專注RPA,雖然很多企業幾年前就已經使用RPA,雖然現在國內炙手可熱的通用型RPA項目兩年前就已上線,但2019年才是真正的RPA元年。

這一年,國內RPA初創企業嶄露頭角;這一年,RPA成為創投領域新風口;這一年,國外RPA企業接連進入中國;這一年,真正開始有企業尋求RPA合作。簡單總結RPA爆發原因,可用十六字:市場甦醒,應用落地,資本追捧,用戶訴求。

這幾大原因,不僅讓人們認識了RPA,也讓很多企業與組織機構嘗試應用RPA。中國的RPA市場就這樣被真正盤活,接下來即將迎來一個快速增長的週期。

在新的增長週期,RPA廠商將會面對更快速的市場增長,更大規模的市場擴張,還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加入。這種趨勢下,國產RPA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RPA的未來又會有哪些趨勢?且看下文,王吉偉頻道為你總結RPA行業2020年及未來發展的十大趨勢。

趨勢一:RPA融合AI成為常態

RPA本來就屬於AI的範疇,所有當技術足夠成熟之後,為了滿足更復雜從業務流程場景,自然會應用AI技術。同時,人工智能平臺也正在通過RPA產品,將AI的算力以及數據分析、處理及挖掘能力賦能給更多企業,RPA已經成為AI技術落地重要載體。

相關數據報告預測,未來幾年中將會有超過40%的組織將通過融合AI技術的RPA產品,來解決更復雜的業務流程管理問題。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很多業務流程中都存在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且這些數據現在越來越重要。目前,處理非結構化數據並在其中或缺有價值信息,已成為RPA產品的重要能力所在。為了能夠處理郵件、圖像等非結構化數據,RPA廠商一般會通過部署NLP和OCR等技術來增強RPA產品的能力,這種部署方式的ROI更高。

2020年開始,RPA將會更多的融入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認知計算等智能技術,以優化更復雜的業務流程,RPA+AI的模式將會成為RPA產品常態。藉助智能技術的綜合作用,RPA的自動化的潛力將得到重大發展。

趨勢二:RPA上雲與商城模式

兩年前,UiPth、AA等巨頭已經將RPA部署到雲服務器上,由此能夠服務更多具有跨域、跨網需求的客戶。RPA上雲後都變成了SaaS平臺,便進一步催生了RPA商城的誕生。在RPA商城,開發者將RPA機器人、插件、模板發佈到市場,RPA商業合夥夥伴以及企業用戶可以下載應用。

這種模式,既能節省RPA廠商的資源成本,又能讓RPA產品在各個領域迅速落地,還有益於RPA產品的快速迭代與完善。重要的是,它還能為企業節省IT資源的投入以及免於技術團隊搭建,按需訂閱的方式又能滿足企業的彈性需求。


現在來看,SaaS化的RPA幾乎是每個RPA產品的最終形態。當然也只有RPA上雲,才能快速擴展規模,能夠讓用戶更快捷方便的使用。目前很多國外RPA產品已經SaaS化,國內諸如藝賽旗已經上雲並推出了商城,Uibot即將推出商城,而達觀數據等AI平臺本身就是SaaS,至於雲計算基礎上發展的RPA產品,就更無需細說。

2020年以後,將會有更多的RPA解決方案,由本地部署走向雲端。

趨勢三:更多RPA項目湧現

隨著市場規模的增大,用戶需求會刺激更多的RPA項目誕生。當前而言,通用型RPA廠商,雲計算廠商、大型企業、AI廠商、企管廠商及垂直型RPA廠商,構成了主流RPA市場。這些企業,代表了大部分同類企業在RPA領域的策略方向。

雲計算廠商做RPA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隨著阿里雲RPA、京東雲RPA的出現,相信RPA業務會成為雲計算廠商的標配。大型企業會自研RPA,或者由RPA廠商提供技術共同開發RPA,譬如平安集團的安小峰RPA,在解決企業內需之後還會輸出給客戶。

AI廠商只要認準這個市場,推出RPA產品是早晚的事,達觀數據等企業已經走在前列。ERP廠商出於業務集成的需求,也正在自研RPA或者聯合RPA廠商推出RPA,目前金蝶、用友都有自己的RPA。出於業務需求與成本的衡量,有的財務會計所及諮詢機構也會推出自有RPA,譬如德勤財務機器人。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除了通用型RPA,一些領域的相關企服機構也正在針對一些行業做垂直型RPA。譬如阿博茨RPA產品主要面向金融體系,英諾森推出的RPA則專注於解決能源與資源行業的業務流程管理。

做垂直RPA一般有兩個訴求:一是客戶業務流程管理所需,RPA正在成為主流解決方案;二是之前這個領域並沒有RPA產品,一些企業服廠商看到了這個市場的機會,為避開與通用RPA的競爭特意選擇小而美,達到小步快跑做成某領域領頭羊的目的。

王吉偉頻道認為,在行業需求飆升、廠商發現機會以及更活躍的資本之下,2020年以後將會有更多的RPA項目湧現。

趨勢四:低代碼技術降低使用難度

低代碼開發平臺是無需編碼或通過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的開發平臺。它允許終端用戶使用易於理解的可視化工具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構建業務流程、邏輯和數據模型等所需的功能,完成業務邏輯、功能構建後,即可一鍵交付應用並進行更新。

看起來才流行幾年,其實在BPM領域,很多企業已經率先應用了低代碼技術。譬如奧哲的BPM業務,就是通過低代碼技術快速開發交付。在K2平臺,用戶可以簡單使用可視化拖放工具,組織構建應用程序,數字表單和工作流,調用RPA機器人創建工作流程任務。輕流BPM,也已將RPA工具集成到了低代碼解決方案。

RPA方面,UiPath、BluePrism等RPA廠商已經實現的基於拖拉拽的圖形化操作方式設計RPA流程,實則也是特定場景的低代碼應用。低代碼平臺有助於快速設計工作流,RPA可以自動化流程中的任務。

低代碼+RPA,可以減少手寫代碼編寫量,加快業務應用程序交付,同時能夠降低開發門檻、以及培訓和部署的初始成本。低代碼代表的RPA未來發展趨勢,2020年以後,將會有更多RPA產品,推出低代碼或無代碼編輯器。

趨勢五:RPA上升到企業戰略層

企業對於每一個技術的應用,想要令其發揮更大的潛力,必須在戰略上重視它。就如多年前的ERP、CRM、工作流以及現在的AI辦公一樣,想要讓RPA發揮更大的價值,也需要將其放到戰略層。據IDG發佈調查報告顯示,德國已有86%的企業在推行數字化戰略,並將RPA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工具,這一數據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將RPA放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戰略層,可以讓RPA集成到更廣泛的自動化策略中,實現與流程管理保持關鍵一致的協作支持,保證最佳流程優化。

同時,這更有利於與IT部門及外部夥伴合作,發展自動化與流程優化方面的專業知識、管理架構和運營模型,能夠基於企業原有信息化系統和RPA設計全新的IT架構和基礎設施集中框架,進而使得協作溝通和管理變的更加簡單有效。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通過正確的實施RPA戰略,企業將得到更大的股東、客戶和員工價值,如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生產率提高等。此外,企業還會實現更好的合規性、更快地向市場交付新產品、增強客戶服務體驗,以及提高員工的技能和滿意度。

2020年開始,自動化市場的趨勢是從單點解決方案轉變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以應對集成挑戰並實現企業所需的最佳功能。這個趨勢下,RPA實施也將被更多的集成到企業諸多流程中,成為成為長期的戰略性工程。企業需要學會通過重新構思流程、組織結構和其他技術,開始對RPA採取更全面的戰略方法,從而產生更廣泛的RPA應用 。

趨勢六:RPA成為自動化補充技術

事實上,RPA的主要優點是可以與其他現有技術很好地結合使用。RPA能夠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流程並進行相應學習的潛力,可以更好的增強流程而不是替代流程。畢竟出於投入產出比的考慮,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將其構建多年的工作流程全部重新設計,而用RPA去補充自動化效率低的流程,就可以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RPA很容易與現有技術集成,且效果很好。譬如財稅領域的記帳場景,使用RPA無需更改原有業務流程的任何步驟。如果想更改業務流程,RPA也能夠快速響應,實現快速執行任務。

同時,員工與RPA進行互動工作,工作更加輕鬆。在RPA與其他自動化工具一起使用時,可以看到RPA工具的更大的擴展性,與其他自動化工具集成的RPA將會把普通勞動力轉變為更強大的數字勞動力。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RPA會為業務流程管理帶來新的創新。

王吉偉頻道認為,2020年以後RPA將會作為原有自動化的補充技術,助力諸多企業進一步實現業務流程優化,完成數字化轉型。

趨勢七:RPA創造新的就業體系

從生產車間的硬件機器人到軟件機器人RPA,“自動化會不會奪走人類工作”是業內最具爭議的話題。

2017年麥肯錫有個數據顯示,目前已經過論證的技術可以使人類職員工作的45%實現自動化,大約60%的職業可以通過今天的技術實現30%的自動化甚至更多。2020年以後,這個數據應該會有所增長,但不會高到離譜。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在未來,RPA 可能會取代特定任務,但不是僱員的實際職位。RPA 會以某種方式影響工作,卻無法完全取代企業對人類員工的需求,許多任務仍然需要人工來完成,因為機器人尚無法自動解決人類特有的某些特徵,例如解決問題、創造力和人類互動等。

此外,RPA推動業務流程自動化發展的同時,也會催生更多工作崗位的出現。隨著RPA應用的增多,企業會需要更多能夠增強聊天機器人用戶界面的RPA專家,以及能夠解決業務問題的流程專家以及設計師等職位。

2020年以後,伴隨著RPA在企業的普及,機器和人類之間將在許多領域進行合作,企業也將設置更多與RPA相關的工作崗位,將會有新的就業機會等著大家。因此,RPA可能會改變原有招聘體系,進而創造一個新的就業市場。

趨勢八:更多企業建立RPA卓越中心

企業在具體實施RPA計劃時,往往會因為流程規範性欠佳、流程與RPA不匹配、沒有將RPA考慮為業務主導、缺乏具體RPA商業案例、忽略IT系統設施等各種因素,導致具體部署速度及進度與初始規劃有很大出入,使得RPA項目落地進程受阻。

這種情況,通常被稱作“‘實施磚牆’影響‘機器人速度’”。據安永一份研究稱,有高達30%至50%的初始RPA項目都以失敗告終。

想要順利實施RPA,獲得最佳“機器人速度”,以及為企業後續的RPA部署打下良好基礎,關鍵在於建立一個結構良好且人員配置完善專門用於實施自動化的研究中心或者職能部門。這個職能部門,主要用於研究哪些自動化技術可用於解決不同的業務問題,同時推動技術兼容性,集成和基本實踐。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在RPA領域,這個部門就是RPA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尤其是在RPA部署早期階段,構建一個跨職能的COE對於支持RPA的實現和企業正在進行的部署極為重要。

現在,很多引入RPA的企業都已建立了COE,以在整體戰略運營層面推進RPA企業的落地應用。有數據顯示,2019年有40%左右的企業與組織將建立了自動化中心,並在集中式協調中心或人才中心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現在,COE模式正在被廣大企業所認可。可以預見,2020年以後將會有更多引入RPA的企業建立COE。

趨勢九:RPA進入公共部門

前幾年RPA主要應用於大型企業與跨國公司,近兩年開始,RPA正在走進公共部門,全球各地的政府都將意識到RPA在政府服務中的重要價值。

在歐洲,今年2月歐洲議會開始支持RPA作為公共部門轉型的推動者,其實早在2015年英國就在其國家稅務領域進行RPA試點項目,到2017年已有很多政府部門在應用RPA。日本的一些地區政府,也在今年2月使用RPA助力政務提效。

在中國,智慧政務正在轟轟烈烈的推進中。利用AI技術手段提高政府部門在辦公、監管、服務和決策等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已經成為共識。此背景下,政務服務的“一網通辦”,就是政務智能化服務的典型應用。目前,RPA+人工智能組件,已經成為一些政務部門優化業務流程的有效手段,正在通過優化申請和審批流程,縮短政府服務的辦結時限,以提高政府服務的辦事效率和用戶體驗。

中國很多公共部門都有大量的業務流程優化需求,相對傳統自動化,部署簡單、不破壞原有信息系統、擴展能力強、投資更少的RPA越來越受公共部門的政務部門的廣泛關注。目前已經有一些RPA廠商中標相關項目,2020年開始,隨著智慧政務的推進,將會有更多的公共部門採用RPA解決方案。

趨勢十:RPA培訓興起

隨著RPA在企業的大量應用,能看到一個現象就是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嚴重不足。現在很多RPA企業,都在招聘RPA工程師、技術顧問、產品經理、實施開發工程師、售前工程師、產品培訓師等職位。且,工資都不低。

RPA行業的人才缺口,給了培訓機構一個很好的機會。RPA最早應用於國外,所以國外市場已經有很多培訓機構,有的機構還會與Uipath、BluePrism等RPA廠商進行深度合作,開發教程、培訓相關從業人員以及推薦相關工作職位。同時,RPA機構也會面向用戶,自己或者聯合第三方機構開發課程,並提供工程師等相關認證,一方面方便用戶學習應用RPA,另一方面也方便從業者直接晉級成為公司職員。

目前,國內的RPA培訓體系還沒有國外那麼完善,但雛形已現,基本與國外的培訓模式相同。像UiBot、藝賽旗等通用RPA廠商都面向用戶推出了應用教程,有的是聯合第三方架構開發的,有的則是自行開發課程。目前,這些廠商也都上線了RPA工程師等職業的認證。


未來前景如何?這裡有2020年後的RPA行業發展十大趨勢

藝賽旗線下RPA培訓現場

當前國內RPA培訓機構還不算太多,主要因為國內的市場剛起步沒多久,還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除了培訓機構,一些媒體譬如RPA中國等也聯合RPA廠商開發了培訓課程,幫助學習者快速入門成長。

王吉偉頻道認為,2020年國內RPA市場會有更高速的發展。經濟下行造成的企業裁員潮延續,以及廣大企業出於增效降本需求對RPA的大量應用,將會有畢業新生以及更多的外行人士進入RPA行業,對RPA培訓需求將會有一個大的提升。因此,RPA培訓業務即將興起。


【王吉偉頻道,關注TMT與IOT,專注數字化轉型與流程自動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