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果樹做好根外追肥產量可以提高一倍

1、掌握好噴肥濃度:果樹根外追肥,應掌握適當的濃度,過濃易產生肥害,過稀則收效不大。在不發生肥害的前提下,應儘可能採用高濃度,最大限度滿足果樹對養分的需求。氣溫低、溼度大、葉片老熟時,使用濃度過高,易引起肥害。推廣新的葉面肥,應先做小型試驗,避免肥害。根外追肥,除生長季節進行以外,休眠期亦可進行。常綠果樹冬季噴尿素的濃度可提高到0.5%,休眠期根外噴氮可增加樹體貯藏營養,有利於克服果樹大小年現象,並可提高花的質量和坐果率,使果樹穩產高產。

果樹做好根外追肥產量可以提高一倍

掌握好噴肥濃度

2、選擇噴施的時間:根外追肥最適溫度為1825℃,並以溼度稍大時吸收效果較好。因此,最好選擇無風的陰天或晴天(露水乾後)噴肥,夏秋高溫天氣應在10時前或16時後進行。根外追肥多在開花前期、開花期、壯果期、葉面缺素期有針對性地進行,急需什麼,就噴什麼,一般連噴23次,1015天一次。微量元素在連噴23次後,如果缺素症狀消失,就不必再噴,否則噴施量以噴溼樹冠枝葉(不滴水)為度,切不可連續反覆噴

果樹做好根外追肥產量可以提高一倍

選擇噴施的時間

3、確定最佳噴灑部位:葉背氣孔多,比綠枝、葉面更易吸收養分。除葉片之外,幼果的吸收能力也較強。根外追肥要以葉背面和果實為主。正反兼顧,樹冠內外力求噴布均勻、周到。為提高噴施效果。可在肥液中加入0.25%0.5%白糖或0.01%0.02%的中性洗衣粉作附著劑。噴布時力求霧粒細微,以利均勻密佈。噴布量以噴溼樹枝葉(不滴水)為度,切不可連續反覆噴布。

果樹做好根外追肥產量可以提高一倍

確定最佳噴灑部位

4、合理混噴化肥、農藥:一是營養元素之間有拮抗作用的肥料不要混噴。如磷與鋅、鐵、銅、硼,鉀與錳、鋅、鈣、鎂,鈣與錳、鐵、鋅、硼等,這些元素間混噴會使肥力降低。二是酸性肥料只能與酸性肥料、中性肥料混噴,不能與鹼性肥料混噴。為使肥料發揮最大效果,生產上多采用氮、磷、鉀三要素混合噴布。肥料之間混噴以23種為宜。所混的肥料種類不可過多並要注意降低各自使用濃度。三是肥料與農藥的混噴必須以不降低肥效、藥效,不對果樹產生危害為原則。生產上除了尿素能與任何農藥混合一起噴施外,其他肥料與農藥混合噴施時,要注意酸性肥料不能和鹼性農藥混合,鹼性肥料不能與酸性農藥混合,生物肥料不能與殺菌劑、殺蟲劑混合,否則會降低藥效、肥效,甚至可能引起藥害。無論肥料混噴還是農藥與肥料混噴,都要做到現用現混,混後不要長時間放置,以免發生變化。噴施期間經常攪動,邊施邊攪,直到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