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新手父母常常被孩子猝不及防的排尿排便搞得焦頭爛額

,有時候會走入“誤區”,在孩子排尿排便弄髒衣服的時候表現出負面的情緒,這其實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認識孩子無法控制排洩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中樞位於低級神經中樞脊髓,正常成年人不會尿床拉褲子,是因為成人的大腦發育完全,可以通過抑制脊髓來控制排洩。

但3歲以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全,抑制脊髓的能力弱,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是不完全受大腦控制的低級的非條件反射,所以尿床、尿褲子、拉褲子、夜間遺尿這些事情對嬰幼兒來說司空見慣。

面對這種情形,包好紙尿褲、鋪好尿布並不是父母的唯一最佳選擇,除此之外,對孩子進行科學的自主如廁訓練是除吃飯、喝水以外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父母要不要給孩子做如廁訓練?

可不要小看自主如廁這件事,長遠來看,自主如廁對孩子來說有重大意義。

弗洛伊德強調過:如廁訓練與孩子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

父母早期對幼兒如廁訓練的忽視,有可能是孩子日後產生強迫性人格的重要誘因。

一般寶寶2歲開始萌發出自我意識,產生強烈的自我自願,特別是進入幼兒園後,更希望能夠獨立完成上廁所的行動。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訓練寶寶自主如廁不僅僅讓寶寶在產生便意尿意時能夠自我解決,也是對寶寶自我意識的一種尊重,自信萌發的起點。

而且尿不溼的透氣性能相對較差,儘早拜脫尿不溼,也是對寶寶臀部的呵護,降低尿布疹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父母做好這2大準備工作

  • 掌握好如廁訓練的最佳時間

一般可以在寶寶18~36月大的時候開始,但最好的判斷方法還是看寶寶的表現。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 做好如廁訓練前的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父母要先為寶寶準備安全舒適高度大小適宜的便盆,以寶寶坐上去剛好著地為準,款式也不要過於花哨,以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為寶寶準備寬鬆舒適的棉質褲子和寶寶心愛的小內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孩子會因為珍惜注意動作不弄髒自己的衣服,有助於訓練順利開展。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做好這2大準備,父母就可以進行引導

兒科專家建議:一般把訓練時間安排在飯後1~2個小時,這個時段寶寶精神狀態比較好,配合度比較高,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父母要提前告訴寶寶接下來要學習如廁,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和興趣,訓練過程中不分散寶寶的注意力,鼓勵他專注地完成如廁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在排便方式上,引導雙腳踩在地上,身體維持前傾姿態,這樣寶寶的力量可以更好的集中在肛門括約肌上,完成自主地排便,排便時間縮輕一般保持在十分鐘左右

父母要注意男女差異,對男寶寶來說,要先學坐後學站,這樣他才會意識到大小便都應該在便盆中完成,等到他適應後再開始學習站著排尿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父母不要害羞,為孩子演示,男女寶寶的如廁訓練主要分別由爸爸媽媽進行,如廁時不要故意避開,給孩子觀察和模仿的機會。

培養孩子良好衛生習慣,教會孩子大小便後擦乾淨,以及飯前便後要洗手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適時稱讚和鼓勵,寶寶完成的好要及時表揚和稱讚,如果沒有完成或者表現出害羞,也要鼓勵寶寶大方、自然、自信,繼續努力

寶寶白天不尿褲子後就可以開展夜間訓練了。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敏敏為6歲前的寶寶們推薦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繪本,《陪你長大》共30冊,裡面包含社會、健康、語言、科學、藝術五方面的啟蒙。科學中有關於讓孩子認識季節的科普內容,樹立孩子時間觀的基礎。還有引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語言發展,讓孩子學會社交,增強想象力多個方面。個人認為這套早教書籍很全面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還有一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也值得推薦,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2-5歲寶寶一站式生活養成,讓孩子從懵懂無知到自理懂事,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

訓練孩子如廁並不難,做好這些準備工作,輕鬆度過“地圖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