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玲玲懷二胎的時候,在心裡暗暗發誓:將來二寶出生了,一定要做到對兩個孩子一碗水端平!之所以如此在意這件事,是因為玲玲作為家裡三個孩子中的老二,小時候一直處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境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因為父母偏心所受的傷,玲玲不想讓孩子重蹈覆轍。

後來,玲玲的二胎生了,是她一直盼望的女兒,肉嘟嘟、粉嫩嫩的,可愛極了,抱在懷裡真是讓玲玲覺得怎麼愛都不夠。

雖然疼愛二胎女兒,但玲玲也並沒有虧待大寶:該陪大寶的時候就把女兒交給老公帶,自己帶著兒子讀繪本;在物質上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給女兒買東西時從不落下兒子;從來不對兒子說“你要讓著妹妹”之類的話……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看起來玲玲真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但當玲玲捫心自問時,卻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自己的內心深處還是更喜歡女兒的,女兒粉雕玉琢,軟萌可愛,而大寶作為一個六歲的男孩子,此時正是“狗都嫌”的年紀。從前自己並沒覺得大寶有什麼不好,如今在女兒的對比下,真是覺得他哪哪都不如女兒討人喜。

玲玲想起懷孕的時候聽一個二胎閨蜜說過一句話,“偏心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沒有例外”,當時玲玲不信,還揶揄閨蜜為自己的偏心找藉口。如今看來,雖然不願承認,但這句話是真的。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人心都是“偏”的,父母也不例外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向的,對物體如此,對人也如此。而“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雖然都是自己親生的,但他們的長相、性格不盡相同,於是符合父母喜好和偏向的那個孩子,自然會更容易得到父母的青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往往會更喜歡和信任與自己長相、性格相像的人。而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希望通過繁衍後代來複制自己,因此父母會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因為這樣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家族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因此,父母對某個孩子有所偏愛也就不足為奇了。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作為父母,面對幾個不同的孩子,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和自己特別像(長相或性格),那麼在這個孩子身上,父母會更容易看到“自己小時候”,心裡也就會不自覺地偏向這個孩子

父母除了會偏向和自己相像的孩子,還有可能偏向弱小的孩子。同情和偏向弱者,也是人類的“通病”,否則社會上也不會那麼多弱勢群體藉此滋生出“我弱我有理”的想法了。作為父母,看到自己某一個孩子處於相對弱勢(包括年齡小,身體差,經濟條件不好,婚姻不幸福等)的地位,就很可能偏向這個孩子。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父母還有可能由於孩子的性別而有所偏向,雖不是重男輕女(重女輕男),但心裡確實更喜歡兒子(女兒);還有可能因為孩子嘴甜討巧而有所偏向因為對其中某個孩子付出的精力更多而有所偏向等等。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偏心在所難免,但父母還是應該儘量一碗水端平

由於人心都是偏的,所以父母對某個孩子有所偏向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難以避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現象是值得提倡的,畢竟,太多的事實——包括很多父母自己的經歷一直在提醒我們:父母對孩子偏心,只會給所有的孩子都造成傷害——不管是被寵愛的那個還是不被寵愛的那一個。

因此,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父母即使內心深處偏愛某個孩子,也應該在明面上做到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

在物質、陪伴、關愛、關注上不厚此薄彼;孩子有矛盾時不拉偏架;不互相比較孩子之間的優缺點不要求年齡大的孩子讓著年齡小的孩子,或者男孩子讓著女孩子

生了二胎才知道,不管承不承認,偏心都是所有多子女父母的通病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既然TA因父母而來,就理所應當得到父母的愛——而這份愛的多寡,不應因TA的出生順序、性別、性格、長相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作為父母,你覺得自己對不同的孩子“偏心”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