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偶過孫家樓

偶過孫家樓

關注南陽老建築,聚焦城市歷史文化遺存

偶過孫家樓

偶過孫家樓

偶過孫家樓

❏白水

餘常步行穿過市場街經東馬道去文寶齋。

一次回程,出於好奇,漫無目的地走進了老城的巷道里弄。

逼仄的老街深處格外靜謐,猶混沌之未鑿,質樸而真實。時光好像一直定格在上世紀某一年代,使這裡晏然自若,寂寥悠遠。極目處,並不見喧囂的高樓和熱鬧的街市。老城陋巷好像被城市發展遺忘了,隱匿摺疊在這個無人攪擾的角落裡。

巷子並不順直,因利乘便地曲折交織。

走的不知是不是吉慶巷,幾經周折,驀然就邂逅到一處與眾不同的院子。

這便是餘屢聞其名、不得一見的孫家樓,原來它靜靜地潛形在這裡!

偶過孫家樓

孫家樓內景



因正值金風素節、玉露凝霜,剝蝕得很厲害的磚牆裡探出了幾桿柿枝,掛滿了乍紅還青的果子。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恣意地給這些經年老宅鍍上了一層金紅色,遠遠看去,閃耀著奪目的琥珀光。

據傳,孫家樓建於距今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緒年間,現存兩座院落。保存較好的是孫家樓一號院,但由於周遭民居的翻建變遷,孫家樓早已是每況愈下、低矮不堪了,雖然整體格局尚在,牆體屋面卻千瘡百洞,許多地方用水泥和油氈敷衍著,南牆牆面受風雨侵蝕得最為厲害,有些磚塊已殘損灰化,風燭懨懨地支撐著風雨飄搖的老建築。因簷瓦低矮,木窗在側,牆邊隱約還能聽到屋內的咳嗽聲。這是公房,聽說住的都是一些生活窘迫的低保戶。

偶過孫家樓

老城區的煙火

孫家樓門前有一塊政府勒石,簡明介紹這裡是中共南陽縣委機關舊址。“1934年春,與黨組織失去聯繫的曹雲閣,自華北返宛後主動開展工作、發展黨員、建立組織。12月,與邰士芳等同志組建中共南陽縣委,次年7月擴建為中心縣委,在艱險、複雜的環境中開闢了劉寺工作區等黨的活動基地,縣委、中心縣委機關設於此處。”

從這些草蛇灰線可以看出,孫家樓在三十年代曾是孤懸敵後的革命據點,而二號院曹家的曹雲閣就是這一星革命火種的守護人,可惜天不假英年,曹雲閣三十歲就病逝了。

偶過孫家樓

孫家樓一號內景

據資料記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曹雲閣應其弟曹建明之邀來到北平,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雲閣和其弟建明在黨的培養教育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曹雲閣根據黨的指示,參加了馮玉祥、方振武和愛國將領吉鴻昌所領導的察綏抗日同盟軍。抗日同盟軍失敗後,雲閣與黨失去了聯繫,於1934年1月回南陽進行革命活動。雲閣在南陽積極尋找黨的組織,先後發展了王奉運(王舟平)、邰士芳、胡云芳、崔建安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於1934年1且在自己家裡(即孫家樓二號院)由其主持建立了中共南陽支部,曹雲閣任書記。經過一年的組織發展,1934年12月,南陽支部又改稱為中共南陽縣委,雲閣繼續任書記。同時,建立了南河店、掘地坪、尤橋、三十里屯、山根幾個支部,並在南、新、鄧諸縣邊境及南河店一帶的兩支農民武裝中,發展了黨的組織。1935年7月,又將南陽縣委改建為中共南陽中心縣委,雲閣仍任書記。1937年4月,雲閣被國民黨反動特務逮捕。入獄後,屢受酷刑,堅貞不屈,於同年底由其表兄張劍波出面保釋出獄。1938年1月,雲閣去泌陽找黨的組織,經泌陽、武漢轉確山竹溝,千里輾轉,終於見到豫南特委書記仝中玉。仝中玉告訴雲閣:“你的組織關係,北方局已於1936年底轉來了。” 至此,雲閣及其組建的南陽中心縣委與豫南特委接上了組織關係。雲閣立即帶著豫南特委的指示急返南陽,在唐河源潭過河時,由於天寒地凍,橋小路滑,墜入河中,驟得重病,不幸於1938年1月27日病逝,時年30歲。

偶過孫家樓

‍‍巷子裡的柿子樹



史料是冷峻的,生硬刻板地記載著歷史長河裡的前赴後繼、烽火崢嶸。

人的碧血丹心亦不能賦予建築,讓它看起來恢宏高大。孫家樓如同一位滄桑閱盡、身軀佝僂的老人,平靜而寡淡的存在著,默默經歷陵遷谷變與四季枯榮。

餘也是偶然,深入老街,與光陰相逢……

偶過孫家樓

孫家樓山牆剝蝕的牆面



偶過孫家樓

本文為

達摩精舍

偶過孫家樓

偶過孫家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