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寶寶兩歲前這十個“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嚴重,父母要重視

很多寶媽會發現,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寶寶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習慣。對於寶寶出現的這些壞習慣,媽媽們表示特別操心,他們想讓孩子趕快把這些壞習慣改正過來,但是往往不能如媽媽所願,反而越管寶寶這些壞習慣越嚴重。

寶寶兩歲前這十個“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嚴重,父母要重視

那麼兩歲前的寶寶有哪些壞習慣呢?

【1、吃手不用管,長大就好了】

有寶媽表示,寶寶快一歲了,在生活中還經常喜歡吃手,連睡覺都有時候含著自己的大拇指,有時候自己看不過去了,把手指從他嘴裡拿出來,然後寶寶就開始哭。對於寶寶吃手,媽媽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還是沒有讓寶寶改掉這個壞習慣。

其實對於小寶寶吃手,媽媽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吸吮”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反應,吃手也是階段性的行為,等寶寶再長大一些,就自然不會再吃手了。如果寶媽還是一味地阻止寶寶吃手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寶寶口欲期的發育,導致在成年後出血,如指甲啃鉛筆等行為。

你該怎麼做?

對於寶寶吃手的行為,不要一味的打罵和斥責寶寶,這反而會讓寶寶產生不好的心理陰影,對於寶寶吃手,媽媽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給他一些小玩具,讓她捏在手裡玩。

【2、愛哭不用管,他只是不會說話著急的】

有些寶寶在一歲之前總是特別愛哭,稍微一不舒服就開始哭鬧,而且還有自己的情緒發洩,其實這都是因為寶寶不會表達自己心裡的一些想法,語言能力跟不上,所以才自己哭鬧乾著急。

你該怎麼做?

1、寶媽應該適當的讓寶寶學習自己的情緒,給寶寶自己一個緩衝的時間。

2、還可以通過抱抱寶寶,讓寶寶感受到溫暖,然後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3、等寶寶的情緒平復之後,媽媽也可以和寶寶進行交流比如可以問寶寶說你遇到什麼困難了嗎?等深入瞭解寶寶的話。

4、可以把寶寶的注意力轉移到別處,用一些小玩具。

【3、摸私處不用管,TA只是體驗了不一樣的感覺】

有寶媽會發現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有些男寶寶會摸自己的小雞雞,其實寶寶自摸一般發生在他兩歲半左右,最小的寶寶可能三個月就有這種行為,但是大多數寶寶會在自己六七歲的時候就改掉這種行為。

寶寶可能只是想了解自己的身體,這其實也不會對寶寶的身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寶媽也不需要太擔心。但是如果有些寶媽粗暴的制止寶寶這種行為,反而會讓寶寶心理上產生負罪感,往往還會適得其反。

你該怎麼做?

1、可以多給寶寶一些玩具,讓寶寶的雙手忙活起來,這樣他就沒有注意力集中在這個壞習慣上了。

2、有溫和的語氣,跟寶寶表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4、光腳不用管,好處遠大於壞處】

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他經常會喜歡光腳在地上跑,家人又怕她會著涼生病,其實小時候寶寶光腳的好處也是有很多的,可以促進寶寶足弓的發育,使她的雙腳趾抓地力更穩。寶寶比較喜歡光著腳丫滿處跑,是因為光著腳給他的感覺刺激會比較大一些,因為地毯可能是軟的,地板是涼的,各種感覺帶給寶寶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你該怎麼做?

寶媽要做的事,在確保地面上沒有鋒利的物品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盡情享受他光腳走路的樂趣。

寶寶兩歲前這十個“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嚴重,父母要重視

【5、認生不用管】

有些寶媽帶寶寶出去的時候碰到熟人,寶寶就會一下子鑽到媽媽的懷裡,也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這是寶寶認生的行為,其實寶寶小時候認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每個寶寶都會經歷這個認生期。

一般等寶寶7到8個月的時候開始認生,12個月的時候就會好一些了,但是有些寶三歲了,還會有認生的行為。父母應該多給寶寶一些寬容,因為這時候寶寶的腦子裡沒有交際的概念,父母也不應該去責怪寶寶,這樣的行為,這樣反而會破壞寶寶的安全感。

你該怎麼做?

1、多帶寶寶出去戶外,讓寶寶多見識一些不一樣的事物,多接觸別人,鼓勵他和小朋友們一起玩。

2、可以多讓他和熟人進行接觸,逐漸擴大寶寶的接觸適應範圍。

3、教會寶寶與別人打招呼的正確行為,讓寶寶從小養成和熟人打招呼的習慣,做一個有禮貌的寶寶。

【6、打人不用管】

一歲左右的寶寶動手能力就會比較強一些,他有時候可能會出現打人的行為,其實對於兩歲以內的寶寶來說,打人,他們只是覺得好玩,其實並不是真的有意向傷害別人,而是他們自己無意識做出的動作。對於寶寶的這個行為,父母的反應不應該過大?也不應該在寶寶有大人行為的時候訓斥寶寶,應該和寶寶進行交流,耐心的指導寶寶,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行為。

你該怎麼做?

對於寶寶這種行為父母不能給予不管的態度,在寶寶出現打人行為的時,應該立即把寶寶的這個行為制止,而且在等寶寶情緒比較穩定的時候,管教寶寶,讓寶寶把這種行為進行改正。

【7、撕紙不用管】

有些寶媽會發現自己一不在寶寶身邊,寶寶就有時候把家裡的衛生紙撕的特別碎,其實這是因為6到7個月的寶寶手腳動作逐漸開始協調,他們喜歡做一些精細的動作,而且有時候撕紙時發出的聲響,還會讓寶寶感覺到驚喜。辭職這個動作還可以鍛鍊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展,可以讓寶寶小肌肉及精細的動作發展的特別好。

你該怎麼做?

1、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不同材質的紙,讓寶寶可以隨手撕鍛鍊他的精細動作。

2、把一些報紙油墨印刷的紙張或者是含鉛的紙,就不要再給寶寶了,防止寶寶撕完紙再把手放在嘴裡,給寶寶的身體帶來傷害。

【8、玩食物不用管】

很多寶寶會出現玩飯菜的壞習慣,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對食物比較感興趣,而且她的小手肌肉力量不夠,往往會把一些飯菜舀在碗的外面。這時候寶媽不應該責怪寶寶,如果一味地責怪寶寶,只會讓寶寶出現厭食的行為,不再喜歡吃飯,開始挑食。

你該怎麼做?

對寶寶的這種行為不要太限制,允許他慢慢的吃完自己碗裡的飯。

寶寶兩歲前這十個“毛病”你別管,不然越管越嚴重,父母要重視

【9、扔東西不用管】

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無論手裡拿到什麼東西,都想亂扔,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行為,這恰恰說明他是在觀察,比如他把積木扔出去,掉在地上就會響,但是不會滾動,而他把自己的皮球扔出去,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這樣還可以讓寶寶的探索行為得到一定的發展,擁有更多的好奇心。

你該怎麼做?

1、讓寶寶意識到什麼東西是可以扔出去的,什麼東西是不適合扔的。

2、在寶寶把玩具弄的到處都是的時候,陪寶寶一起收拾殘局,還要讓寶寶把自己扔出去的東西撿回來。

【10、戀物不用管】

很多寶寶會出現獵物的行為,比如他們會對自己身邊一直擁有的一些東西,有一定的依賴行為,別人有些小女孩最喜歡自己的毛絨玩具,如果沒有毛絨玩具,自己無法入睡。這其實就是需要父母陪伴孩子,更多時間讓父母和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讓孩子逐漸來依賴父母,而不是依賴身邊的東西。

你該怎麼做?

1、爸爸媽媽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和關注寶寶,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愛和父母之間建立一種親密而依賴的行為。

2、把寶寶依戀的東西多給寶寶準備幾個,確保寶寶可以看到,或者是一個壞了而有另一可以玩。

那麼你呢?你知道兩歲內的寶寶出現這些壞毛病的原因嗎?其實對於兩歲以內的寶寶,他們還是特別小的,他們對於很多事情有好奇心,而且特別愛嘗試。對於這個時期的寶寶,父母不應該對寶寶的錯誤行為進行打罵和責備,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處理,讓寶寶逐漸建立是非觀,寶寶的年齡再大一些,他自然會改掉這些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