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核心閱讀

2019年,台州學院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入踐行校城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主動服務檯州高質量發展。學校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在多個大學排行榜中的排名大幅度提升。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排名居232位,其中省內排名13位,較2018年前移了10名。自然指數排名首次晉級國內高校前200強,位列198位。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在校友會網學科排名中位居全國第23位,較2017年提升了179名,省內排名位列浙江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之後。生態學在校友會網學科排名中位居全國第17位,省內排名第2,位居浙江大學之後。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台州學院將搭乘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列車,構建校城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奮鬥共同體,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台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說。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

在臺州學院,有一支“飛天戰隊”頗有名氣。無人機噴灑農藥、燈光秀表演,各大活動都有他們的身影。


去年9月,台州學院在全省首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飛天戰隊”成員大多是該專業的學生。

除無人機專業外,去年臺州學院還新增生物製藥和助產學兩大專業,並一次性停招8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專業。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製藥工程等7個專業入選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通過教育部師範類專業第二級認證。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產業拓展到哪裡,學科專業就跟到哪裡。台州是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汽車及零部件、通用航空、醫藥醫化等“千億級產業”異軍突起。台州學院對接國家級化學原料藥出口基地,新組建了醫藥化工與材料工程學院;對接製造業數字化升級需求,組建了大數據學院;針對台州國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需要,成立了浙江(台州)小微金融研究院,設立了金融學專業;為了服務檯州打造國際航空小鎮,成立了航空工程學院(智能製造學院)……


該校將2019年定為學科建設年,大抓學科建設、狠抓標誌性成果,科學編制《台州學院2019-2023年學科發展佈局規劃》,論證形成了製藥與大健康、數據與智能製造、生態與人居環境、人文與社會四大學科群。


緊扣地方產業需求推進學科建設的同時,台州學院以產學研平臺為依託,推動產教深度融合。


浙江榮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球痢靈項目生產過程中涉及危險生產工藝。台州生物醫化產業研究院對其生產工藝進行優化,產品經濟效益大大提升,風險等級也有效下降。


“研究院自2017年9月份成立以來,已為海正藥業、聯化科技、天宇藥業等60多家企業開展技術服務220多項,為企業節省研發資金2000多萬元,技術服務產值百億元。”台州生物醫化產業研究院董事長韓得滿說。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類似的服務平臺,不僅作用在醫化產業。台州學院整合相關學科力量,成立了台州大數據智能研究中心、台州先進製造協同創新服務中心、台州商人研究院、唐詩之路研究院、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等30餘個平臺。其中,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更是成了台州“紅色地標”。


依託政府部門支持,台州學院還成功申報了浙江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成立了高性能工業泵與真空裝備、製藥化工廢棄物循環綜合利用兩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地方創新驅動發展提供高端人才和技術支撐。

深化校企協同育人

去年4月11日,頭門港產業學院敲響台州學院產業學院群建設的第一聲鑼鼓。隨後8個月,銀輪商學院、傑克學院、模具與塑料產業學院、知識產權學院等一批新型產業學院相繼成立。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上月末,浙江省建築業現代化台州產業學院在臺州學院掛牌成立,成為該校的第九個產業學院。它將聯合台州市建築教育各方資源,與企業、行業組建產教融合聯盟,實施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設‘魯班講堂’、建設產教融合示範項目等12項具體任務,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在臺州學院,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健全適應地方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不斷強化地方性、應用性核心辦學定位,將學科專業建在產業上、把人才培養放到車間裡。”台州學院教務處處長邱戰洪表示。


台州學院對接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新商科,實施“校企協同、雙核強化、學做相融”的人才培養模式。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具有“忠誠、奉獻、進取、合作”特質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該校建築工程學院明確設立8個學分對學生進行“專業核心能力”考核。學生在畢業前,要圍繞測量、力學、工程圖學等項目完成任務。校、企、政三方組成的土建類專業建設委員會暨專業核心能力考核指導委員會將對這些項目進行考核評價。


如今,專業核心能力考核已基本實現全覆蓋,有效提高了學生核心競爭力與崗位適應能力。


培養應用型人才,更要與企業需求對接。該校與九洲、萬盛、偉星多家企業聯辦“九洲班”“萬盛班”“偉星新材班”等特色班,為企業提供訂單式人才培養服務。


校企協同大大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據浙江省教育評估院調查,台州學院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高出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6%,離職率低於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7.6%。該校19屆畢業生留臺率首破30%大關,達到31.96%,較2018年提高7.7%。


2019年,台州學院還摘得第五屆浙江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枚、銀獎3枚,獲獎數是往屆之和,並實現金獎的零突破。該校學生王素月帶領的團隊憑藉《東海爆橘——廣西沃柑幫銷助力精準扶貧》項目獲國家“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取得歷史性突破。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堅守服務地方初心

“通過軋製工藝改變相配比,效果有限,關鍵還得從原材料的鑄造工藝方面下功夫。”最近,台州學院吳建波博士帶領金屬材料服務小分隊,走進玉環菲時特集團,為企業提供金屬材料檢驗與改性服務。


像這種小分隊,目前在臺州學院有28支,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1139科技小分隊”。


每支隊伍都由數名博士、教師和高年級學生組成。他們“自帶乾糧”,形成一支“不走的博士教授服務團”,精準對接台州“七大千億”產業集群和各縣(市、區)33個特色百億支柱產業群的發展需要,助力台州製造轉型升級。到2020年年底前,台州學院計劃組建100支科技小分隊。


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服務地方發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台州學院秉持共建共享理念,服務為先,主動為企業破解難題——


醫藥化工學院推動10多位教師到醫化企業兼任技術部門負責人,幫助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環保銅閥門材料開發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投入試產,批量生產後產值將突破4億元。


建築工程學院金輝教授團隊自主開發橋樑加固材料和技術,對省內300多座老橋進行加固,在保障交通暢通的同時為政府節約大量資金,受到交通部門和省、市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在業內產生了廣泛影響。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近年來,台州學院黨政領導帶頭走訪行業龍頭企業,邀請上市公司董事長進校園宣講,並定期舉辦校地、校企合作推進會,形成了學校對接市(區、縣)、學院對接產業集群、團隊對接企業的立體化銜接機制。


該校制訂《台州學院服務檯州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行動計劃(2018-2020)》,推進服務檯州高質量發展“七大行動計劃”。同時積極融入城市發展,全面開放各類資源,傾力打造台州中心城區的大花園、台州人民的大客廳、台州市民終身學習的大書房、台州地方精神和地方文化傳承創新的新地標,推動形成“校在城中、城在校中”的共生共榮局面。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台州學院黨委更是聚焦“服務檯州發展,全面融入台州,推進產教融合,我們做得夠不夠”這一關鍵,研究提出了主題教育“十問十答”,在深入調研、系統思考的基礎上,緊鑼密鼓加快服務地方發展的步伐。


“台州學院是台州高等教育的‘長子’,‘長子’就要有‘長子’的樣子。”崔鳳軍表示,學校將進一步拓展校地合作領域,為台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集聚高端雙創人才

2019年,台州學院引進博士108人。該校博士總數突破400大關,佔專任教師的比例超過了40%。


這一數據,近三年直線上升。2017年,台州學院共引進博士51人,是之前三年引進的博士人數總和。2018年,引進博士95人。


業由才廣,城以才興。人才是大學興校之本,也是城市發展之源。台州學院創新引才用才機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多渠道集聚高端創新創業人才。


面向全球招聘二級學院院長,就是一種創新。這種嘗試始於2018年,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是首個招聘崗位。去年4月,醫藥化工學院也憑藉這一模式找到了新的領頭人——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吳劼。兩位新院長帶來的先進管理理念,將助推二級學院全面發展。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一手抓引進,一手抓培育。台州學院出臺了教職工進修暫行規定,以有力的經費支持和激勵政策,鼓勵教職工攻讀國內外博士學位;出臺“135攀登計劃”“青年英才”培養工程等制度,初步形成配套政策體系;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發揮“咖啡思享會”“書記有約”等平臺作用,解決人才實際困難;對教師進行分類管理,形成教學科研並重型、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社會服務與推廣型的教師系列……


去年,該校成功入選自主申報國家特聘專家1人、省特聘專家2人,6人入選市第八屆拔尖人才,3人入選市“500精英計劃”,1人入選市“傑出台州工匠”;15個申報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資助,創歷史新高;申報發明專利60餘項,獲得全國一級行業協會科技獎勵4項,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累計合同金額達近1000萬元,轉讓數量和金額均達到歷年之最;小分子藥物研究創新團隊獲批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實現歷史性突破……

浙江省台州學院:構建校城共同體 辦人民滿意大學 升格申碩進行時

引進來的同時也要“走出去”。中美護理學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臨床虛擬仿真中加聯合實驗室、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孔子學院等一系列項目相繼落地,中外合作迎來新發展。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台州學院申碩升格創一流“三步走”的關鍵一年。該校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和市五屆四次黨代會精神,以校城共同體理念為引領,充實內涵提質量,建好學科上水平,努力譜寫一流應用型大學建設的奮進之筆,為建設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