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你怎么看?

放眼尘世外


阎崇年说清朝没有昏君,就不一定代表清朝真的没有昏君,因为阎崇年经过数十年的清史研究之后,对清朝充满着爱屋及乌的感情,无论是清朝的历史,清朝的制度,他都如数家珍,特别是对于清朝的皇帝,他有着偏爱般的喜欢,这对于人的视觉,是有一定影响的。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努尔哈赤,他于1616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在辽宁沈阳东边的赫图阿拉城宣布独立,自称金国汗,他到死也没有称帝,他的太祖皇帝之名,是他的儿子给追封的。努尔哈赤实现了部落统一,留下了一片江山,算不得昏君。

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当了十几年大汗,有了称霸的想法,开始觊觎中原,便自立为皇帝,改国号大清,准备大干一番了。他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也算不得昏君。

皇太极当了7年皇帝之后,在身强力壮的时候就“无疾而终”了,有人说他是被害死的。皇太极死后,他的弟弟和大臣们选了他幼小的儿子福临当皇帝,即顺治皇帝,顺治搭帮他母亲庄妃,在庄妃智慧的努力下,顺治的皇帝还当得比较顺利,那些手握大权的叔叔伯伯们,没有把他给废了,不但如此,顺治还入了山海关,夺取了明朝的天下,成了入主中原的皇帝。顺治当了18年皇帝后去世,有人说他并没有死,而是去当和尚了。能够入主中原,也不算昏君。

其后是康熙、雍正、乾隆的中兴三代,康、雍、乾三代,人称“康乾盛世”,这几个皇帝,都是有特点的,其中,康熙老练,有作为。雍正能干,有手段,传说他被刺客割去了头颅。而乾隆,有人说他是汉人的儿子,守着爷爷、父亲积累的资本,喜欢花钱,也喜欢出风头,把祖宗们积累的钱都几乎花光了,留下一个空壳江山给他自己的儿子,乾隆有点像宋朝时候的宋真宗,图虚名,好折腾,他是一个昏君,只不过,因为有了祖宗的积累,他的昏君形象不易觉察。

正因为乾隆的昏,到了他的儿子嘉庆手里,问题就出来了,各地的教徒纷纷闹事,还有回民也闹事。而到了之后的道光时,鸦片战争就暴发了,而咸丰皇帝时,又暴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差一点灭亡,英、法联军还打到了北京,道光只好逃跑,皇帝当得十分窝囊。所以,清朝的毛病是乾隆时期就因为乾隆的折腾而埋下了祸端的,乾隆是个昏君,这就是证据。

本来已经要灭亡了,但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后,大力使用汉人,重用曾国藩、李鸿章,用汉人打汉人,消灭了太平天国,竟将一个垂死的王朝延续了寿命。慈禧太后是有能力的,否则救不了清朝。

但慈禧太后没有国际眼光,洋人一来,她就方寸大乱,应付不了,在西方和日本人的一再侵略下,竟然利用画符念咒的义和拳来对付洋人,结果引来了八国联军,被打得大败后,将仅有的一点资本全部赔给了外国人,弄得家光业尽。

同治6岁继位,18岁去世,权力都在他老妈慈禧的手里,既无主见作为,也谈不上昏与不昏。儿子同治死后,慈禧立了侄儿光绪帝,光绪有想法、有抱负,但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他,太不懂世道人情,最后弄得皇帝都没得当。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政治家,首先要懂忍、会忍、能忍,不要操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而会害人害己。在这一点上,光绪不成熟,没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手段,他的改革注定要失败。光绪算不得昏君,但他也决不是一个明君,更不是一个政治家。

最后上位的宣统,皇帝还没当到三年,辛亥革命就暴发了。时间太短,看不出宣统是否昏,但他家事还处理不好,处理国事也好不到哪去,何况,处于末世,他即便有想法,也没办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