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怕孩子皮,就怕孩子慢"如何正确处理孩子"慢吞吞"?

这城市那么空氵


我的观点还有点不一样,孩子慢一些实际上没有那么恐怖。

很多孩子都比较慢:写字慢、计算慢、思考慢、行动慢。

比如写字慢,有些孩子想写得端正、整洁,如果你逼着孩子写快,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写得龙飞凤舞。

计算慢,一二年级的很多孩子计算确实慢一些。但是如果不是过分的慢,那么家长实际上大可不必那么担心。我们都觉得计算是基础,希望孩子又对又快。如果能够做到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到,你也不要过分打击孩子。保持一定的训练量,告诉孩子坚持训练就会越来越熟练。同时,千万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在压力下面孩子确实可能变得很快,但是有一个弊端:在强大压力训练,孩子的思维会变得狭窄,举一反三的能力会变弱。

思考慢,这是大部分家长较为痛苦的地方。孩子想问题似乎很慢,或者根本就不会想问题。我告诉你,孩子不会想是正常的,因为ta大脑里面的资料还不够多。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不会思考真的很正常。

思考最好是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孩子感觉到压力大,那么ta大体上是无法有效思考的。所以在孩子思考的时候,千万不要大吼大叫。家长不能急,你一急,孩子就不会思考了。

我们不但应该允许孩子慢一些,还要鼓励孩子存疑。不会解决的问题存起来,过几天再来思考一下。有了这样的心态,孩子就不会紧张,ta对数学就不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而且,有些数学问题不一定适合孩子做。如果遇到孩子暂时还不能理解的问题,我们要允许孩子放一放,也要让孩子放宽心,不要打击到孩子的自信。

当然,如果孩子磨蹭,拖延,那么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调整孩子。一般来说,磨蹭涉及到心理和习惯方面。所以一方面调整孩子的心理,另外一方面要建立好的习惯。

心理方面:

孩子可能因为想玩而拖延。那么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明完成作业可以适当玩一下!

如果孩子因为恐惧作业而拖延,那么家长有必要在写作业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

习惯方面:

固定时间写作业会比较好,一旦孩子养成习惯,ta的心理惯性就会比较强了,到时间就会自动写作业。

让孩子顺畅的做事情,主要就是上面的两点:一是心理,二是习惯。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孩子做事慢吞吞,喊一遍,喊一遍,没反应,感觉不是叫他的一样,这样的孩子真的让人不知所措。

我教的是低年级孩子,经常有家长和我说这个问题,明明已经要晚了,孩子还在那磨磨蹭蹭,有时恨不得上去打两巴掌。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是这样建议的:

1.让孩子对时间有所了解

很多孩子做事慢吞吞,主要是没有时间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不知道5分钟多长,1分钟多短,再加上不少家里已经没有钟表了,都是拿手机看时间,所以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也就很正常。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先让孩子认识钟表,对时间有所了解。

2.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例如晚上回家,孩子饿了,你可以指着钟表告诉孩子,还有20分钟可以吃饭;准备出去办事,可以指着钟表告诉孩子,还有十分钟出发,把自己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利用一切可以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机会,这个过程也是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长短。

3.给孩子自己安排时间的机会

例如:下午放学之后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不过十点必须上床睡觉,玩多久,什么时间写作业都让孩子自己安排,刚开始几次可能会玩到睡觉作业还没写完,这时一定要下定决心让孩子十点准时睡觉。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做事可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替孩子安排习惯了,孩子没按你的安排去做就是不符合你的要求,所以你会着急上火。

4.他还是个孩子

有时孩子做事慢,是因为他的年龄问题,不要总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是快乐儿童ing,专注儿童心理学、家长教育知识分享!感谢你的点赞和关注!

然规教育说


吃饭慢、穿衣慢、作业慢、起床慢........

小朋友们为什么总是慢吞吞?家长不要一味催促,要找出真正原因。

1、动作感官未发育成熟

小朋友在幼龄时期,除了大动作的发展、以及动作和大脑的反应的协调发育。小朋友之所以动作慢是因为动作感官还没发育成熟。例如,挤牙膏,刷牙的动作,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但是小朋友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动作慢,还笨拙,有时候不小心就把牙膏挤到地上。

如果你想更直观的解释,可以想象昂我们刚学骑自行车的情景,踩踏慢,刹车慢,转弯也慢,所以,孩子们的动作被轻车熟路的大人看来,就是比蜗牛还慢了。


2、容易分心

孩子年龄不同,专注力和时间都不同,但是年龄越小,专注时间就越短,这就好比你让一个2岁孩子收拾玩具,他一开始答应的很欢快,可是他收拾了几分钟他突然被手上的一个鲜艳的玩具吸引了,碰一碰玩具兴许还会发出有趣的声音,他就把收拾玩具的事情忘记了继而玩起手上的玩具来。所以从大人的角度来看,这孩子拖拖拉拉,慢吞吞收拾玩具一小时没完成。


3、缺乏时间管理

幼儿缺乏对时间的认识,也缺乏时间管理。

一般到了6岁,小朋友才能真正分辨出上午和下午,前天和后天等一些时间概念,孩子越小越没有时间观念。例如,一个三岁的小朋友,你陪他阅读半小时绘本,他可能会说”过了三个小时“,所以,你对孩子说:”十分钟后我们出门”,到十分钟真正出门时,孩子可能趴在地上玩玩具,因为他压根不知道十分钟是多久。


除此之外,日本的《Aera with Kid是》杂志表明,孩子们动作拖拉,与性格无关,而是缺乏时间管理能力直接相关的。即使到了十多岁,也有43%的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做的不好,虽然到了一定年龄会改善,可也是需要改正的,因为时间长了,可能就养成习惯了,孩子可能对拖拉上瘾了。


吃饭慢?

多咀嚼较硬的食物,还可以吹泡泡吹哨子,这些小措施都能帮助孩子锻炼口腔肌肉和咀嚼能力。


穿衣慢

涂鸦、捏橡皮泥、捡豆子、练钢琴等,这些小措施都能帮助孩子手指感官的发育,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帮助孩子的小手更加有力灵活。


作业慢?

放学以后先运动。又心理研究证明,孩子放学回到家后,在写作业前做一下有氧运动,例如打乒乓球,跳绳,孩子写作业更加专注,未来尤其是阅读和数学成绩会比较好。


起床慢?

让阳光照射进房间,帮孩子从睡眠中行老,还可以播放孩子喜欢的动感音乐,帮助孩子大脑清醒。


最后,无论孩子做什么,配合一个计时器,到点便叮铃铃。例如,孩子吃饭可以预定半小时,孩子刷牙穿衣时可以预定15分钟,孩子起床时可以预定10分钟......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配合,但是随着他们计时器的提醒多了,便慢慢养成了时间概念,有助于他们学会时间管理。


难怪人常常说,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是父母性情温和!即使孩子们动作慢的时间静止,就像按了“暂停键”,父母也能耐心满满的帮助孩子进步。


贾容韬家庭教育


调皮的孩子一般爱动,做事快,文静内向的孩子一般做事比较慢。如果孩子做事慢吞吞,那就要督促他了。

如果家长有时间,和孩子一块儿做作业,比一比看谁做得快,孩子最愿意和人比着做。如果有条件,和邻居的孩子两个人一块儿做,比着做两个孩子做的都很快。



孩子做作业之前,先把孩子做什么作业看看,大约估计一个时间。然后一科一科的规定时间,比如语文用45分钟,数学用30分钟等等,如果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做完语文,就鼓励孩子表扬孩子,然后给孩子说抓紧做数学,看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吗?如果作业都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且做得很好,家长就要给予鼓励,比如做好一次画一个小红旗儿,然后几个小红旗儿,换一个他喜欢的物品。



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耐心,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盯着做这件事,直至孩子养好习惯。


焦老师讲教育


当孩子做事情慢吞吞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急,急着指责孩子也没有用,本质上来说作为父母,你不懂孩子,不懂得教会孩子。那么,如何教怎么教呢?

1.兴趣激励。家长可以选择孩子平时最爱吃的零食,最爱玩的游戏等,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促使孩子快速行动。

注意: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兑现承诺,古有曾子杀猪的故事;否则几次失信之后,孩子又不以为然了。

2.教给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本质上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做事速度慢,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方法不当。家

长要留意观察孩子做事的过程,找出做事慢的原因,对症采取对策。

3.表扬鼓励。当孩子真正取得进步的时候,最好可以是时候的给予鼓励,让孩子意识到进步,产生自豪感,借此来培养孩子的习惯。

4.练习巩固。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时常巩固。第一,家长要有耐心、有信心,相信孩子改掉慢吞吞的习惯;第二,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放手去做,稳中就快;第三,根据孩子的实际,提出时间、数量、质量的要求,督促孩子完成,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第四,要持之以恒,练习巩固,让孩子做事风格又好又快。

另外小孩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趁早纠正,学龄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这一点家长需要重视,提升孩子注意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1.及时补充锌元素

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孩子的智力发展、生长发育的作用很大,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对锌的摄取量。大一些的宝宝就要适当增加添加辅食,如果孩子出现缺锌现象,就要及时遵医嘱,为孩子开一些补锌的制剂。

2.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坏境

好的环境对于孩子成长尤为重要,包括父母的行为习惯、日常活动等,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成长。

3.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可以从好奇心抓起。孩子还太小,有些道理并不是很懂得,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他才会用心去做,家长朋友们就要在平日里多多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喜好,从细节出入手,引导孩子。

4.不要过多责备孩子

孩子会通过责骂来判断喜欢和厌恶,孩子就算再小,他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过多责备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长,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5.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太过溺爱

宝爸宝妈们要记住,你过多的疼爱就是溺爱了,太多的溺爱就会让孩子长生浮躁感,为所欲为,缺少主观能动性,在孩子的意识里就没有行为规范这种概念了。

推荐一款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课程免费,而且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总之功能是比较全的。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


嘿呦喂哦


1、 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它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地比其它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的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3、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4、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6、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8、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9、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10、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能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11、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看看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然后对症下药。


数理化满分课堂


慢和他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是天生的,也有些人是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几点建议

一是培养运动观念,可以教孩子进行简单的体育训练,如球类运动

二是培养时间观念,父母可制定一套简单的时间推进表

三是父母以身作则可以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