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古至今,为权、为利,争斗充斥着整个历史,尤其是在立于中国封建社会权势顶峰的皇家中,争斗可谓是一刻都不会停止,为那一张象征着“九五至尊”的龙椅,父子也是无情,兄弟亦有反目。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曹操之子曹丕、曹植为世子位而兄弟相争,最后胜出的曹丕残忍迫害兄弟,曹植遂写出七步诗控诉其行径。

明朝时,就有一个兄弟之间为龙椅而相互倾轧的典型例子,即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位皇帝之间的故事。

不同以往,朱祁镇和朱祁钰在立嗣时并未有夺嫡之争,这得益于当时朱祁镇为明宣宗朱瞻基长子,出生仅四个月时就已经被立为皇太子,待到宣宗逝世,朱祁镇又有张太后扶植,再加上其年方九岁,而朱祁钰还小他一岁,都是不知世事的年岁,故而朱祁镇未经夺嫡就已坐稳皇位。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张太后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宣宗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宣宗逝世,张太后尊先帝遗命,扶明英宗即位,被尊为太皇太后,统摄国政。

一般来说,如无特殊情况,都是父死子代,少有兄终弟及,故而大明皇位已在朱祁镇一脉之手,朱祁钰再难染指。不过,明英宗朱祁镇可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皇帝,起初张太后在时,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及张辅、胡濙五大臣辅政,令大明朝边防安定,经济发展,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明朝时,世人皆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焦竑在《玉堂丛语》有言道:“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在“三杨”去世,太后驾崩后,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开始在朝堂中逐渐把握住权势,扶摇直上。至此,朱祁镇虽有护国安民,一统四方的进取之志,但大明朝依然在他和王振的手里走向衰落。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英宗朱祁镇正式掌权后,一向被英宗宠信的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

在此衰亡之际,朱祁镇又想效仿永乐征漠北,宣宗败汉王之事,遂在瓦剌寻衅时听从王振之言,不顾群臣的劝谏,御驾亲征而出,欲立不世奇功。然而,在土木堡一带,明军被率军而来的瓦剌太师也先几乎全歼,数十万大军尽陷于此,就连英宗朱祁镇也落入敌手,史称其为“土木堡之变”。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明朝时,先有太祖朱元璋驱逐鞑虏,定鼎中原,将北元蒙古势力迫至漠北,此后,北元一分为二,即瓦剌和鞑靼。

英宗受擒之事,一时间震动明朝上下,为挽大明于既倒,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其时行监国之责的郕王朱祁钰遂从其所言,升任于谦为兵部尚书,令其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而后,因太子年幼,不能理事,而瓦剌将至,京师危在旦夕,以王文、于谦为首,群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英宗生母,皇太后孙氏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从之,遂登基称帝,改元景泰,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朱祁钰,即明代宗,景泰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生母贤妃吴氏,明朝第七位皇帝,年号景泰。

此后,在朱祁钰和于谦的努力下,瓦剌无功而返,退走大漠。再往后一年,也先屡战屡败,欲与明朝求和,遂开出条件,愿将在漠北羁留一年之久的英宗朱祁镇送回明朝。

英宗回朝,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自一众文武百官,忧的却是英宗之弟,如今的景泰帝朱祁钰,他担心英宗回朝,对自己的皇位有影响,遂对瓦剌的议和犹疑不决,幸有大臣王直等一班正直之人上书劝谏,又有于谦说项,朱祁钰方才松口,派人前往查探清楚。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明史》载:“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朱祁钰)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朱祁钰本意为先遣使查探,至于奉迎英宗回朝,自是得再三计议,然后,派遣出的杨善等人竟乘机迎驾,一举将朱祁镇接回明朝。朱祁镇、朱祁钰两人的见面史书上记载不一,《明史纪事本末》载为两人兄弟情深,一见面就嘘寒问暖,彼此谦让。而《明实录》中则为:“帝(朱祁钰)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并无什么兄弟相见,热泪盈眶的戏码。

当然,事实上也确如《明实录》所言,朱祁镇在回朝后,虽名为太上皇,但实际上和囚犯无甚差距,被朱祁钰锁于南宫七年,其间苦不堪言。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朱祁镇历经艰辛,回朝后又遭遇兄弟反目,被朱祁钰锁于南宫七年之久,期间不但吃穿不足,还被锦衣卫严密把控,完全失去人身自由。

在皇位上待得久了,朱祁钰愈发贪恋权势,为大明皇位在自己一脉中传承,困锁朱祁镇只是第一步,其后,他又力排众议,废去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位,换上自己亲子朱见济。种种行径,终于在景泰八年时遭遇反扑。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等人遂开始密谋拥立太上皇,并于该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发动“夺门之变”,一夜之间完成复辟。

为龙椅权势反目成仇,影响大明百年国运的一对兄弟

▲石亨,明朝名将,有军略,曾数败瓦剌,在景泰年间时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最后因过于跋扈被朱祁镇所杀。

复辟后,为报七年囚禁之仇,朱祁镇将朱祁钰废为郕王,软禁在西苑。朱祁钰重病未愈,又突逢大变,此后不久即逝于囚笼之中。面对死去的朱祁钰,朱祁镇余怒未消,谥其为“戾”,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直到朱祁镇之子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才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恢复并重修其陵寝。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人之间的争斗持续了数十年之久,朱祁镇年少轻狂,致使土木之变,而朱祁钰有才却私心太盛,在位期间虽令朝政有所起色,但不过数年即遭遇宫变,导致明朝于此日暮西山,难复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