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

上面这句话你认出来了吗?

别怀疑,这不是乱码,是英语的“音标”。

好的,我们再来一遍

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

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

这一次,你一定看懂了吧?

有没有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其实,这也曾是我们初学英语时耍的小聪明。

那时候记不住英语读音,又不懂读音标,因此很多同学都选择在英文下标注中文谐音。这样第二天上学就不用再次陷入“都还给老师了”的无限循环的悲剧中了……

经历过“斯先达皮力斯(stand up please)”的小伙伴们,请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其实,这种“窘况”在近现代非常普遍,毕竟教科书上都这样编写印刷了,“中国式音标”的普遍程度可想而知。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前几日,成都市民尧先生展示了收藏的一本印有“咸丰十年”字样的英语教材。专家认为,从这本书的印刷和字体、内容上推断,英语书应该是真实的,属于清朝晚期,不过,由于暂时没有看到实物,不能推断出具体年代。

  • 清朝百姓学英语 靠自己“揣摩”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英语教材开篇“英话注释目录”后标注着“地理门”、“君臣门”、“师友门”、“宫署门”、“五金门”等门类。在书中,画了12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是一句英语,最上面是汉语句式,中间为英语句式,最下面是汉语注音,这些注音都是用汉字代替音标。

在教材开始还有一段“使用说明”:“汉字从右至左读、英字从左至右读”……而作者也在开篇友情提示学习诀窍,“唯学者自揣摩之”。

  • 发音很奇怪 标注汉字应是晚清“普通话”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按照这些汉字标注的读音来读这些英语短句,读起来发音显得非常奇怪。精通语言学的四川大学教授雷汉卿认为,这种汉字注音主要还是出现在不太正规的教材中,教的人会在声调上进行指导,而教材的汉字主要还是给初学者的提示。

雷汉卿推断,因为定都北京的原因,当时的标准话应该接近北京话读音,读音差别不算大。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到150多年前的晚清,还是能够听懂当地人说话

  • 清朝名人也甚是擅长“中国式音标”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因此在英文的学习上更是不遗余力。

为了能接触到更多西方一手资料,55岁的林则徐开始自学英语。奈何当年没有音标,死记硬背成为唯一出路。且为了方便记忆,“中国式音标”也不可避免被派上用场,比如在China的后边注上“柴诺”,doctor后注“诺克拓”,trade注“吐烈”。

外交家李鸿章也不识外语,却深谙“临时抱佛脚”之道:每每出使之前,都会找翻译学几句寒暄语,现学现卖。一次出使沙俄前,李鸿章依旧使用老方法,结果俄语实在比英语还更为难人,记不住。无奈之下李鸿章索性直接在随身携带的扇子上用“中国式音标”标注俄语发音:“请坐——杀鸡切细”(Садитесь),“谢谢——四包锡箔”(Спасибо),“再见——大四位达理也”(До свидания)”等等。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当时广州流行一本叫《鬼话》的小册子,其中就用“曼”代替“man”的发音、today 注为“土地”。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评价这些小册子所标注的英语时提到:“发音很糟糕”

擦擦汗,幸好学会了音标,不然还要继续念这堆外国人都听不懂的“乱码”呢……

不过,在时代的洪流下,前人们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走出国门接触更多新事物呢!

文章整理自成都商报、东方网

笑哭!清朝百姓竟然用“乱码”学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