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为什么公司一上市,投资方就会撤资?

一家企业,一个项目甚至一份PPT,从萌芽到IPO,会有好几轮投资者的轮番接手。

首先,创业者需要让金主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市场前景以及项目是否可行等等,从而获得金主们的初次信任——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

大多数时候,天使投资所选择的投资标的,要么是一家初创型企业或者只是一个项目,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产品,或者仅仅只有一个概念。当然,这是一种高风险投资,一旦产品不成型,所有的投资都将打水漂,因此天使投资的投资额度往往也不会很大。此阶段,天使投资更关注的并不是你的商业模式好不好,能不能盈利,而是创业团队的潜力。

接下来就到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这时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了,或者是项目基本成型甚至已经开始投入市场销售。由于前期的启动资金支持,此时的企业发展路线更加清晰,风险投资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能获得风险投资青睐的企业一般在3-5年内有较大希望上市。目前国内知名的VC包括深创投、红杉资本、IDG资本等等。在这个阶段VC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行业壁垒等等。

过了VC这关,可以说是已经学会了走路,下面要开始奔跑了。

为了迅速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他们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么这时候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就该出场了。

私募基金又分为私募证券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这里所提到的是后者,也就是一级市场的PE,而前者是做二级市场。

PE的投资额会比VC和AI更多,通常数亿甚至更多。一般而言,这些被选择的公司,在未来2-3年内会有极大的希望IPO。而IPO也主要是PE的退出方式。

最后一步就到了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ing)的阶段。其实在国外叫投行,国内就是券商。一般投行的工作都是帮助企业上市(被投行选定的企业,不出意外都可以在未来一年内上市),然后从上市融资后获得的收益中收取报酬。

从上面可以看出,PE其实主要投资在后期,进入成本较高,严格来说只有IPO式退出才能保证它们足够的利润,而且从法律上讲,目前私募证券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是不可以同时经营的,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隔离了一二级市场的投资方退出方式。

而在前期,每一轮的投资方轮换都意味着有上一轮的资金退出,尤其是在初创时期,在未来不明朗的基础上,持有周期越长风险越高,而且你至少还需要找到下一个买家,说的直白点就是接盘侠。

这种情况在新三板尤为突出,因为新三板的流动性较差,所以很多投资方在挂牌后甚至还没挂牌就急着转让股份,因为对于一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新三板算是唯一有些流动性的地方了。再往后IPO,他们退出的条件和面临的监管要比现在多得多,因此很多投资方考虑到前期的投入和性价比等等,会在IPO之前退出。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