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導語: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也是很多農村小學校長所困惑的問題。現在的小學都遇到這樣的現狀:

1.缺人,缺人,還是缺人

農村小學是嚴重缺人,每年招教特崗進入了大批的人,而很大一批人被上面的高中初中分走了,而真正下到農村的寥寥無幾。下面小學教師自然減員加之部分調走以後,現在農村小學的現狀基本就是包班,一個老師包一個班語數外。學校的架構除了校長會計總務,其他人基本就是代課和支教老師,教師流動性很大。那為什麼老師不去農村小學任教?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2.農村學校環境差,距離遠

相對於農村初高中集中在街上,村小基本分佈在村落附近,方便學生上學。這樣方便了學生上下學和家長的接送孩子,不過對於老師就會很不方便,購物清潔吃飯都要走很遠的路。學校建築多數比較老舊,而近年翻新的也是教學樓,教師公寓依然潮溼老舊,加上學校一放學就沒人了,好多女單身老師只有回家居住。而為什麼不翻新公寓,除了不在規劃範圍內,還有就是學生稀少國家補助有限。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3.農村學生分流嚴重,留下的人越來越少

農村年輕人大多出去工作,部分把孩子帶入工作地,也有的轉進市區,留下的人越來越少。有的地方甚至一個班幾個人,要撤學校,但學校是根據區位劃定輕易不能撤,而另一方面國家根據學生的數量給予補貼,所以農村小學補助很少,週轉困難。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補牢”方法一:成立基金會

一個村子,優秀的教師紛紛逃逸,只留下老弱病殘的老教師,這是教育的悲哀,是農村教育的悲哀,更是廣大村民的悲哀。如果你是校長,可以動員村裡的有識之士牽頭建立鄉村教育基金會。基金會成立後,隨即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獎勵方案,以便於獎教助學所用。

當然,基金會的運作方式要科學合理:比如你們村子的學校籌集了一百萬的教育基金,這些錢怎麼運作?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必須做長遠打算:讓這些錢去找錢——把這些錢放貸出去,對於那些有借款資質的企業或者法人進行放貸,擔保人必須具備公職。然後,再把放貸這筆錢的利息用於獎教助學。這樣的話,基金的總量不斷增加,教師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補牢”方法二:人性化管理

對待有困難的教師,校領導要給予關心和幫助;對於教師出現的矛盾,校長要當好“家長”,第一時間化解矛盾;對教師與家長出現的衝突,學校領導要在老師佔理的情況下為自己學校的老師撐腰。如果能做到這些,一個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差不多就形成了。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補牢”方法三:職稱評定等更加公平。農村教師,飄落在中國的各個地方,群體龐大,但是,也容易被忽略,各種教育教學比賽,各種職稱評定等,他們都是被市教育局忽略的,比賽沒他們,獲獎沒他們,論文沒他們,同工不同待遇,讓不少農村教師心寒,很多人才流失,寧願去私立學校,也不去農村。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補牢”方法四:農村教師社會地位必須提高。

現代人活著,除了物質溫飽,最需要的就是尊嚴,農村教師付出最多,吃苦最多,可是,這些默默無聞的奉獻,鮮為人知,不被理解。需要國家大力弘揚,才能讓他們受到更多人的尊重。

現在農村小學老師都是老教師,怎麼吸引年輕的優秀教師到農村去?

歡迎各位老師和老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