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先定量分析再重點治理,車陂湧的治汙方式未來將向全市推廣

長度超過18公里、流經9個城中村的車陂湧曾是廣州最黑臭的河涌之一。經過一年多的治理,車陂湧治理公眾滿意度為82%,水質基本達到不黑不臭標準。車陂湧是如何實現華麗變身的?科學詳盡的定量分析,再對汙染源“重點出擊、各個擊破”的策略成效顯著;眾多的民間河長和志願者參與巡湧、護湧也很有代表性。

先定量分析再重点治理,车陂涌的治污方式未来将向全市推广

治理後的車陂湧一改往日“黑臭”的面貌。

據廣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黑臭河涌流域進行定量分析然後有針對性地重點治理這種方式,在廣州市還是首次,目前天河區的沙河涌也在採取這種方式治理,下一步還將在全市其他河涌推廣。

法寶:按分水嶺排查 對問題重點整治

為搞清河涌汙染源情況,提高治水措施的針對性,天河區水務部門將車陂湧流域按分水嶺劃分為58個排水分區,按用地情況劃分為872個排水單元,結合用水、人口分佈和水質監測情況,對汙染源情況進行了定量分析和科學研判。經測算,車陂湧日均排汙量18.3萬噸(約9噸排入河涌),其中城中村汙水量佔總量的44%,小區佔29%,企事業單位佔16%,商業經營佔9%,工業佔2%。

天河區河長辦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車陂湧屬地單位及社區構成複雜,定量分析這一塊的基礎工作難度很大,在摸清排汙的基礎數據以後,我們就對汙染佔比最大的城中村汙水進行重點治理,這個方式成效也很顯著,水質改善明顯。”天河區目前正在開展流域9條城中村截汙納管,計劃今年底全面完成;同時穩步推進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排水單元達標建設,逐步推動全流域雨汙分流。

洗湧:開展週末大會戰 引上游山水入湧

在車陂湧的治理中,天河區以街道為單位,全面推進 “洗樓”等基礎性工作,並探索“兩找、三分、四看”的經驗——兩找:地面汙水、雨水管流向,三分:分清雨水、汙水、合流立管類別,四看:入戶查看天面、廚房、廁所、陽臺,全面推開需實施城中村截汙納管的洗樓工作,全面摸清城中村建(構)築物排水情況,為城中村截汙納管提供基礎性數據。

同時,天河區也在車陂湧流域持續開展了洗河行動,率先引入國內先進的漂浮物自動清撈船,有效提升保潔效率和質量。同時,發動流域內的職工、群眾、志願者參與,提高周邊群眾環保意識,開展週末“洗河”大會戰,將保潔範圍延伸至小微型水體。

實施清汙分流整治,則為車陂湧引來了上游山水。天河區水務部門通過對車陂湧上游荔枝園排洪渠、旺崗排洪渠、烏蛇坑等有山水來源的支湧,沿線截流生活汙水,使上游山水和生活汙水分開,恢復了河涌自淨自然生態環境。清汙分流完成後,每條支湧每天約有5000噸清潔水流入車陂湧,有效提升河涌水質。

巡湧:民間與官方聯手治水

不再黑臭的車陂湧,也得益於民間河長、志願者服務隊遍地開花形成的良好氛圍,使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的理念深入人心。車陂湧流域活躍著眾多志願者,如“車陂湧悅和志願服務隊”“慧龍勇跑團”“車陂湧護水志願者服務隊”,合計差不多有近60名志願者,幾乎每天都有志願者巡湧。巡湧發現問題後並非簡單的一報了之,而是尋根問底,弄個明白,民間河長陳長春就曾騎行2個小時追查一宗黃泥水的偷排源頭。

除了肉眼觀察,他們還“發明”了各種護湧辦法,如用無人機航拍給車陂湧來個全身掃描,看看河水顏色的變化情況。在車陂湧,“官方河長”“民間河長”以及志願者組織,聯手對車陂湧進行巡河行動。目前,“民間河長”已與天河區河長辦共同建立了車陂湧護水微信群,發現汙染問題,志願者就向“官方河長”報告,由政府部門介入處理。官民之間相互支持,形成了官民共同治水的局面。

治理前:水質差長期黑臭

車陂湧自北向南,流經9個街道、9個城中村,有支湧和暗渠23條,主湧長度18.6公里,支湧長度48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多萬,是天河區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涌。

據天河區水務部門介紹,整治前,排水體制為合流制;汙水管網覆蓋率低、收集能力不足;河涌沿線共有598個問題排水口;“散亂汙”企業偷排嚴重;獵德汙水處理廠已接近滿負荷運行等原因導致車陂湧河涌水質長期黑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 通訊員劉婧婷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王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