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65年前的中國最強陸軍師:全師坦克161輛!成立6年後突然撤銷

今天,我們來說說60多年前中國陸軍的最強步兵師——解放軍第一機械化師。

這個師的誕生帶有很強的時代色彩。當時的解放軍學習蘇軍搞機械化建設,這個師就是我軍在“全面學習蘇軍”時代下所誕生的特殊部隊。

65年前的中國最強陸軍師:全師坦克161輛!成立6年後突然撤銷

說實話,當時的蘇聯軍隊在機械化建設上的確值得我軍學習。蘇聯在二戰期間就成立了坦克軍和坦克集團軍。在庫爾斯克會戰、十大突擊和進攻柏林的戰役中,蘇軍的機械化部隊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讓當時的中國人感到無比羨慕的是,在1945年8月的蘇軍發起的遠東戰役中,蘇聯坦克第6集團軍以23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翻越大興安嶺,從西邊包抄日本關東軍的重兵集團,為遠東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而且,站在世界各國陸軍發展的整體規律上看,以坦克為核心的機械化部隊是各國陸軍發展的主流。關於機械化部隊的建設起源於英國軍事家富勒提出的坦克戰理論。該理論率先在德國進行實踐,這就是著名的古德里安閃擊戰。等到二戰全面爆發後,蘇美英等軍事強國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機械化部隊。由於機械化部隊在二戰期間的表現非常的突出,因此在二戰結束以後,很多國家就紛紛參加到建設機械化部隊的浪潮中,這裡面就包括剛剛站起來的中國。

65年前的中國最強陸軍師:全師坦克161輛!成立6年後突然撤銷

更為重要的是,解放軍在當時也有充分的理由搞機械化部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最大的短板就是兩條腿追美軍汽車。由於雙方在火力和部隊的機動力上差距懸殊,我軍在包圍美軍以後往往打不了大規模的殲滅戰。可以想象,如果我軍擁有像蘇軍那樣的機械化部隊,抗美援朝的進展將是另一番景象。

在這一系列原因的驅使下,解放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就開始了機械化建設。我們首先組建了2個坦克師和陸軍步兵師下屬的坦克自行火炮團,為建立機械化部隊積累經驗。等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我們又在戰功卓著,作風過硬的陸軍第190師的基礎上,接收蘇軍第7機械化師的所有裝備,最終打造出瞭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一機械化師。

65年前的中國最強陸軍師:全師坦克161輛!成立6年後突然撤銷


65年前的中國最強陸軍師:全師坦克161輛!成立6年後突然撤銷

第一機械化師在當時擁有令解放軍全軍羨慕的武器裝備。其擁有兵力高達8個團,根據公開資料介紹,第一機械化師下屬3個機械化步兵團,1箇中型坦克團,1個重型坦克團,2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全師擁有T34坦克137輛,IS2坦克24輛。SU100自行火炮24門,ISU152自行火炮45門。其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在當時的全亞洲都是相當罕見的。

第一機械化師剛成立就參加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隨後,該師又參加了“集團軍濱海地區防禦戰役”實兵對抗演習。在後者的演習中,該師快速推進180公里,顯示出了機械化部隊在快速反應上的巨大優勢。

可惜的是,由於我國的石油工業在當時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我們大規模建造機械化部隊的時機還沒有到。因此,第一機械化師的建制在1961年就撤消了,其在恢復190師的番號後重新迴歸64軍。儘管第一機械化師成立的時間不長,但它的出現為我軍今後的機械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