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成催化剂 实体零售加速转向线上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张涛)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正在趋稳向好,上周全国各地的零售企业纷纷在有计划地复工,商场和品牌专卖店也陆续开业。不可否认,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零售企业,尤其是线下实体零售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与此同时也让它们改变了很多,加速拓展线上、全渠道融合有望再度成为今年行业的热词。

资料图 中国商网 唐砚/摄

线上销售异军突起

此次疫情重创线下实体零售,导致大部分商超以外的实体门店关门歇业,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直令传统零售业颇感棘手的线上销售却意外地火起来。

“我们大年三十都没有休息,从初一到初六,开了1000多个云仓。”梦洁家纺智慧零售副总经理昌圣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梦洁家纺3000家实体门店绝大部分不得不停业,只有10%左右能够间歇性营业,门店销售全面跳水。面对这种情况,梦洁家纺紧急行动,通过微信小程序开通云仓,把销售搬到线上,以云仓协作、社群运营等形式进行经营,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梦洁一屋好货小程序日均访客环比提升超过300%,该商城日均GMV(成交总额)超过百万元;此外,2月7日内新增用户突破20万,会员线上化成效显著。“这让我们比较意外。”昌圣恩表示,家纺用品原本是低频产品,疫情期间,公司针对性地推出了抗菌主题的产品组合,使得线上的销售额在公司整体销售中的占比提高了30%-40%。

美妆连锁专卖店妍丽疫情期间的线上销售业绩更加突出。“疫情期间,我们的线上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例达到70%-80%。”妍丽集团控股有限公司CEO朱虎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妍丽在全国有70家门店不得不陆续关闭,也就是说,基本上公司有一半的门店无法营业。“但我们有腾讯的微信小程序商城,它帮我们救回来了一些生意。”朱虎诚表示,由于妍丽很早就已经做了企业的全渠道部署,所以在线下比较艰难的时期,线上这部分很快就有了销售的承接和转换。特别是在腾讯生态,疫情暴发后,小程序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70%以上,同比增长122.7%。

此外,很多品牌还通过线上渠道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来自腾讯微信的数据显示,服饰品牌歌莉娅从2月1日到7日,每日小程序成交额均超100万元,2月7日当天甚至高达300万元。同一时期,太平鸟集团日均总零售额更是超过800万元。绫致集团线上小程序的交易额也与日俱增,2月1日的交易额为141万元,2日涨至272万元,3日为401万元,4日为431万元,5日为641万元,五天线上交易总额已经超过线下门店交易额的三倍,2月只用了12天小程序销售额就破亿元。

全员投入同频作战

此次疫情就像一次不期而至的大考,虽然打乱了市场的节奏,却令很多企业在压力下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推动了线上业务大大提速。

疫情期间,妍丽星河雅宝店的店员PIKA因为一天内直播做出了18万元的业绩,被公司员工称为“妍丽李佳琦”。“最后的产出还是让我蛮惊讶的,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PIKA说,受疫情影响,商场的客流锐减,公司就把销售重心转至线上。他坦言,其实做直播前自己非常紧张。

朱虎诚表示,在疫情开始之前,妍丽一直是将直播当成精英业务来做,并没有大范围普及。因为公司觉得直播是一个头部业务。以腾讯直播为例,疫情之前,公司一星期才安排一次直播,没想到疫情暴发后,妍丽和腾讯紧急开发了百店百播营运系统,一百多家门店全部上线做直播,都是店员自己上阵做,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员工,贡献了很多业绩。

据了解,妍丽的线上销售体系主要基于微信生态系统建立,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朋友圈推广,二是社群互动,三是商场会员群的互动,四是会员电话回访,五是直播带货。“做全渠道的方向是两三年前就定下来的,疫情可以说是催化剂,让我们加速拓展线上渠道。”朱虎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疫情检测了一下妍丽整个线上的营运水平,也可以说是一次大练兵。

梦洁家纺的线上业务也在疫情中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昌圣恩告诉记者,梦洁家纺的智慧零售业务于2018年年底上线,去年,公司又成立了智慧零售部门,建立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社交电商平台智慧云仓,截至去年年底,总共布局了300个云仓。这次疫情使得公司的线上业务大大提速,从大年三十至大年初六,短短一个星期,公司的云仓数量就从300多个增加至1000多个,包括加盟商在内的门店都走到线上。“以前加盟商都觉得线下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做线上,积极性并不高,但如今却主动要求做线上,积极地学习怎么玩社群,怎么做直播。” 昌圣恩说,大年初四,公司在线上为1.6万人进行了社交电商业务培训。疫情期间,公司全员投入线上营销,实现全线同频作战。

行业加速走向线上

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正在趋稳向好,实体门店已经逐步复工,疫情让很多零售企业改变了思路,一些企业在战略布局上进行了调整,把更多的资源转投至线上。

“以前我们的动作偏向线下,现在要侧重线上了。”昌圣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公司今年将和腾讯在智慧零售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

“我们也是计划未来把所有的推广类费用都放在线上,传统渠道的推广会少很多。”朱虎诚也对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线下开店的速度有所放缓。“妍丽之后会加大对于自有电商,也就是我们的微信商城的投入。尤其会花多一些精力在发展我们的直播业务上。”他告诉记者,疫情会让所有的零售企业都更加重视线上业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全渠道转型,特别是购物中心。而对于流量来说,特别是私域流量的运营,颗粒度会越来越细。两者结合的话,产生的改变应该会带来很大影响。“线上本来就可以往头部去做,也可以往碎片去做。而这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品牌和商场一起摸索。”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疫情对零售行业最重要的影响是加快了商业模式的转型。“通过这次疫情,企业加快了全渠道转型的速度。”他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疫情前,很多企业在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阵痛压力,实体门店长期积累下来的客流和较大的销售占比使得企业不敢削减线下业务,因此,线上一直作为对线下的有限补充。由于疫情,线下销售没了,逼迫企业不得不转向线上。

“未来的大趋势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品牌在线下的主要作用是展示和体验,而销售则更多地转移至线上。”赖阳表示,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线上消费,企业在线上的机会也更多了。

全国产经平台在疫情期间紧急设立全国疫情信息平台,如有发布需求,请联系霍老师,电话:18511001888;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