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八零後六一回憶錄

昨天一放學兒子就回來跟我說,六一兒童節老師說爸爸媽媽要去學校參加活動,兒子今年讀小班,經過上學期的洗禮,大到元旦小到萬聖節之類,我也有幸成為了一個“有節必過”的家長。更不要說六一這類兒童專屬的節日,我已早早的做好了妥善的準備,當然妥善的準備無非就是請好假,買好禮物,接受學校及“小魔鬼”的檢驗。

相比如今小孩的鬼精,我都覺得我兒時憨實的過份了,生活在一個幼兒園沒有點心,玩具全靠製作,遊戲全憑肢體的童年,童真童趣我覺的完全是形容我們的兒時。

八零後六一回憶錄

80後一部分估計都是直奔九年義務教育,連幼兒園的大門都沒有摸過,大把的時間獻給了泥巴地,小溪流以及田耕頭,由於當時我的奮力抗爭,也是遲遲入了幼兒園,現在還在跟我家小朋友說,想當年老孃我是哭著要去幼兒園,你倒是哭著不想去幼兒園,說歸說,當然時代變了,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幸福,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快樂,不能相提並論了。高高興興去上學,印象中的節日只有春節,端午這類能改善伙食的節日,六一那是太陌生的存在。幼兒園的第一個六一,老師拿著糖果跟果凍過來分發的時候,全班的小朋友不約而同沒出息的安靜了,嘿嘿,因為老師說過,只有聽話,乖巧的孩子才能得到糖果,那是我在學校分發到的第一顆糖果,因為是集體性的擁有,估計教室都盛滿了我們的幸福感。

八零後六一回憶錄

匆匆一年,幼兒園直接跨入小學,不像如今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再來個學前班,彷彿漏了哪個程序,自家的孩子都會輸在起跑線上,言歸正傳,小學的六一永遠不變的是體操比賽和合唱比賽,合唱比賽的選題還要積極向上,誅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類歌曲就是選歌熱門,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歡喜的很,因為合唱要化妝,對於愛美虛榮心爆棚的我,這最是歡欣喜悅的,班主任老師會幫我們臉頰打著紅紅的腮紅,眉宇之間點著一點硃砂紅,具體什麼妝容我不好描述,大概就是年畫中國娃娃的妝容,扎著兩個小辮,一蹦一跳的覺得自己美的的不要不要的。

到了小心高年級,對於六一節就表現的相當嗤之以鼻,如果再過六一,彷彿就會被懲罰的永遠長不大一樣,對於那個時候的自己,對於長大的渴望,絕不亞於現在不想變老的慾望,處在那個階段的自己,在過與不過六一之間尷尬徘徊,笑對低年級的幼稚,羨慕高年級的灑脫。

時間易逝,青春不老。如果保有一顆童心,每年六一都會換一種方式迴歸,你說呢?比如明天就可以帶著我家小朋友歡天喜地的一起過節,是他的節,亦是我的節。

八零後六一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