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 口味虾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口味虾是以长沙妹子般的火辣博得长沙人芳心的,那是一种从脑壳一直辣到脚指头的辣,辣得你舌头直伸,大呼过瘾。干完一杯冰啤酒后,连忙继续作战,生怕在这样的夜色中不饱逮一顿口味虾,你便呷了亏。口味虾还有其活色生香,红艳艳的虾壳,白嫩嫩的虾肉,鸡汤上浮着几根绿色的葱段和紫色的紫苏。从盆中拎起一只肥大通红的虾子,两手使劲一撕,扯下两只虾钳,然后轻轻掰开虾壳,露出弯月般的虾肉,不怕辣的食客还可以再粘点汤汁。人生圆满了!

– 臭豆腐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从颜色,气味上来比较,长沙的臭豆腐可谓是非常贴合“臭豆腐”三字。黑乎的颜色,初闻怪异的气味。其实,外酥里嫩,清香可口,奇特诱人、亦臭亦香,做工精细,口味极佳。

豆腐“闻着臭”是因为豆腐在发酵淹制和后发酵的过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所含的硫氨基酸也充分水解产生一种叫硫化氢(H2S)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在蛋白质分解后即产生氨基酸而氨基酸又具有鲜美的滋味故“吃着香”。据台湾《康健》杂志报道,臭豆腐中富含植物性乳酸菌,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及健胃功效。

– 剁椒鱼头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剁椒鱼头是湖南湘潭以及湘赣交界地方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菜。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口感软糯,咸鲜微辣。

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黄宗宪为了躲避文字狱,逃到湖南一个小村子,借住农户家。农户的儿子捞了一条河鱼回家,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避难结束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鱼头。小编本人特别喜爱这道菜,所以搜罗了一道菜谱,跟大家共享下喔~

材料:

胖头鱼头1个(2斤)、湖南特制剁椒适量、味精3克、红油10克、姜10克、葱8克、白萝卜片15克

做法:

1、将鱼头洗净,去鳃,去鳞,从鱼唇正中一劈为二

2、将盐、味精均匀涂拌在鱼头上,腌制5分钟后将剁椒涂抹在鱼头上。在盘底放2-3片生姜和白萝卜片,将鱼头放上面,再在鱼身上搁切好的姜丝适量

3、上锅蒸15分钟,出锅后,将葱花撒在鱼头上,浇熟油,然后再放锅里蒸2-3分钟,即可食用。

– 酱板鸭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酱板鸭是湖南一绝名菜,是经三十多种名贵中药浸泡,10余种香料、经过风干、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具有活血、顺气、健脾、养胃、美容之功效,是风靡大江南北的一种风味美食,是一道佐酒佳肴、送礼佳品。产品香、辣、甘、麻、咸、酥、绵适中,具有醇香可口,色香俱全,低脂不腻,回味无穷,食用方便的特点。

– 毛氏红烧肉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色:色泽红亮

香:属于复合型的味道,集八角、桂皮、辣椒、草果、葱、姜、蒜等多种香味为一体

味:咸、香,比我们平时所吃的红烧肉多了许多回味。

口感:肥而不腻,可以真正做到入口即化。

来历:毛主席对湖南的烧肉情有独钟,但据说因为毛主席小时候家里做过酱油,经常在酱缸上发现发酵后出现脏脏的泡沫,所以他吃红烧肉不用酱油,而是用糖慢慢熬成红色。加上老年的毛主席喜欢酥烂的口感,因此石荫祥大师特意将传统的湖南烧肉改良成了毛氏红烧肉。

– 腊味合蒸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色:色泽红亮

香:腊香浓重

味:咸甜适口、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下饭首选。

口感:柔韧不腻

来历:腊味合蒸的成名相传与一位乞丐有关。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曾是饭馆老板的刘七因造人追债而流落他乡乞讨,一日因近年关,人家就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便将所有腊味一同蒸熟。不巧被一大户人家循着香味找到,品尝过后大为赞赏,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从此“腊味合蒸”作为湘菜留传下来。

– 平江火焙鱼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火焙鱼是平江的汉族传统名菜。火焙鱼不像僵硬的干鱼、盐渍的咸鱼,它焙得半干半湿、外黄内鲜,这就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这种鱼不仅好吃,也便于携带和收藏。

色:金灿灿

味:活鱼的鲜,咸鱼的味

口感:只只完整如初,不粘不烂,不焦不枯

营养价值:经科学研究表明,火焙鱼的鱼肉中维生素B2、B6、维A和维E损失都很小,只有维B1略有损失。同时,烧烤后,鱼肉中的钙、钾、镁含量显著提高。

– 麻辣子鸡 –

那些湖南人爱吃的特色美食

麻辣子鸡这道名菜,充分体现了湖南的地方特点:一是湖南气候潮湿,易患风湿症,因而形成了爱吃辣椒、生姜的习惯;二是湖南鸡产量多,且营养丰富。

色:颜色金黄,芡汁油亮

香:辣椒与其他香料的香味结合,加上鸡肉的鲜味,闻之引人生津。

味:味道麻辣、香、咸、鲜。

口感:质感外焦里嫩

历史:麻辣子鸡以长沙百年老店玉楼东酒家最负盛名。清末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钩登楼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后经长沙市滞湘酒家的厨师精工细作,味道更佳,民间又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外焦内嫩麻辣鸡,色泽金黄味道新,若问酒家何处好,滞湘胜过玉楼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