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2017年12月起,任丘市把乡村交通安全这个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工作重点,推行警务机制改革,实施了“一乡一办、一村一站、一所一队、一校一员”的交通管理新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个乡镇都有交警队

近年来,随着农村机动车的增加,县乡村道路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地。以任丘为例,在2017年发生的各类交通伤亡事故中,农村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到了42.1%,社会影响较大,教训十分惨痛。

任丘市总面积1036平方公里,通车里程共计1032公里,有将近81%是县乡村级道路。而任丘市交警大队现有公路巡警13名、公路辅警72名,平均每个人管辖9.9公里道路,工作压力极大。

为加强和改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从2017年12月初开始,任丘市全面推行“主体在市、管理在乡、落实在村”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新模式。任丘公安局实施“一所一队”警务机制改革,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明显下降,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农村地区交管问题的新路径。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任丘市公安局政委毕振瑜说:“我们积极探索以‘大公安’为依托,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的‘一所一队’警务改革,赋予农村派出所民警处理简易交通事故、查处交通违法、交通安全宣传、基础信息采集四项职能,变过去的突击式整治为常态化管理,变交警单打独斗为‘大公安’齐抓共管,实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人管、有权管、管得了、管得好’的目标。”

2017年12月6日,任丘市公安局在各乡镇派出所的基础上组建了乡镇交警中队。乡镇交警中队主要负责本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县乡村道路和集贸市场、婚丧嫁娶以及民俗活动的交通秩序管理,依法纠正、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并使用手机APP处理辖区内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及损害赔偿调解,对一般以上交通事故现场进行维护和先期处置。

任丘市公共局将乡镇交警中队民警的信息纳入了交管“六合一”平台,为他们配备制式警车、防闯入系统、酒精检测仪等执法装备,并对民警进行业务培训,为他们申报办理初级事故处理资格证书,解决了派出所无权处罚交通违法行为的问题。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道路交通安全执法主体问题的解决,为“两站”(执法站、劝导站)、“两员”(劝导员、协管员)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执法保障,实现了“1+1>2”的社会综合管理效应。

目前,任丘15个乡镇交警中队已经全部挂牌,民警全员上岗。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没了死角

一套好的机制,往往更需要有好的措施和政策来保障。

为配合“一所一队”警务机制改革,任丘市政府调整了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首次将各乡镇政府等20个基层单位纳入进来,并在各乡镇政府、市区各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在各村成立交通安全工作站,并对组织保障、事故预防、宣传教育、集贸市场管理等内容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新农村交管模式实施以来,任丘市新增了15个乡镇交警中队,补充了105名民、辅警,增加了1865名交通安全员。这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交通管理力量,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从管理的真空状态纳入常态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的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任丘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崔伟民说,“考核制度的完善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前提。为此,任丘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任丘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由考评工作组定期对各乡镇交通管理办公室、村交通安全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作为乡镇年度综合考核依据。”

2018年1月初,作为文明交通示范镇,石门桥镇率先筹措资金40余万元,为镇交通管理办公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安装了9块视频监控显示屏。见到石门桥镇农村交通管理专职干部胡浩的时候,他正跟史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德检查村子里交通标识的张贴、悬挂问题。他说:“以‘一所一队’为基础,我们镇专门成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镇长任主任,一名副镇长任常务副主任,安监办、学校、工商所、乡镇派出所、乡镇交警中队以及村工作站都是成员单位。现在,我们镇已经初步建起了‘一乡一办、一村一站、一所一队、一校一员’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无死角、全覆盖的有效管理。”

与此同时,任丘市361个行政村也在积极推行农村道路村级自治模式,纷纷建立了不少于5人的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主要负责履行采集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跟踪交通安全信息、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清理在马路上打场晒粮等交通违法行为。另外,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还以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同步强化“打、防、管、控”合力共治的能力,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管理保障。

宣传教育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之一。要改变农村交通安全的现状,就要先改变人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将安全意识植入人心。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任丘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以及微信公众号同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曝光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他们利用村墙体板报、警示提示牌和村委会大喇叭,定期对村民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同时,他们还在全市463所中小学校设立了宣传板报,开展交通安全课,以提升小学生的交通文明素质。

农村发生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

李晨生是史村驻村辅警,也是道路交通违法劝导站的一名负责人。4月17日,他和平常一样,身穿印有“交通劝导员”字样的反光背心,手里拿着一个停车提示牌,站在史村交通违法劝导点,留意过往车辆的情况。

“在派出所里建交警队,俺们老百姓举双手赞成。过去,我们村里开报废车的、无证驾驶的、酒后开车的不少。我每年都得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调解交通事故。”史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德说,“史村有640辆机动车,771名驾驶人。那时候,车辆乱停乱放、交通堵塞是我们村管理的大难题。”

王培德说,史村小学门口是进出史村的必经之路,每天放学时,这里的交通都会陷入瘫痪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把学校附近的篮球场规划成停车场,并在每天上学、放学时到校门口宣传、劝导。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现在的史村,村里安装了10块交通标识,施划了1333.42平方米的交通标线,增设了80平方米的减速震荡标线和194个停车位。村里还专门出台了《文明交通公约》,对驾驶人文明参与交通进行督促和约束。种种举措的实施,让史村俨然成为了当地农村交通城市化管理的标杆和示范村。

过去处理简单的交通事故,任丘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除了派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出警外,也会调度附近派出所民警到事故现场进行前期处置。由于事故中队人手有限,在现场的派出所民警又不具备处理交通事故的权限和能力,所以有时会发生当事人在现场长时间等待的现象。

“过去,我们哪个月也得处理10多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案件。劳心费神不说,老百姓还有怨言、有意见。为此,我们经常接到投诉。”任丘市公安局石门桥派出所所长王献民说:“现在好了,辖区出了轻微交通事故,交警中队民警第一时间就可以赶到现场,用手机APP进行简易交通事故处理,大大提升了效率,缩短了群众的等待时间。今年以来,我们所没接到一起因乡村交通事故引发的治安案件和投诉。”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客户端、就是一个执法记录仪,每一个道路交通管理者的手机都下载了APP,可以把工作情况、工作状况时实上传到云平台。”任丘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小康说:“推行新的警务模式后,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帮助我们实现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倒查’的目标,破解了农村交通管理‘有机制,无落实;有机构,无人员;有措施、无手段;有责任,无追究’的难题。”

新的警务机制运行五个多月以来,任丘市农村地区事故发生数量同比下降23.88%、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0.32%、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7.76%。

让乡村交通安全没有死角(任丘市创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纪实)

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克良说:“任丘市毗邻雄安新区,他们正在进行的农村交通管理改革的实践,有效地整合了当地的管理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补齐了乡镇地区交警警力不足、覆盖不全的短板。是深入探索和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转型升级的典型实践。”

“现在,任丘市农村道路上,守法的多了,无牌无证的车辆少了,酒后驾驶、超员驾驶的少了。对于这种变化,村民最直接的体会就是‘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极大提高。千好、万好,老百姓给我们的工作喊好,才是真好!”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穆桂树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