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赫尔曼威廉戈林的前半生

赫尔曼·威廉·戈林的一生与德国军事航空的兴衰环环相扣,但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评价却天差地别。他在一战时期身材壮硕,口条有理,行动大胆,曾经担任里希特霍芬航空队队长,威震四方,成为家喻户晓的空战王牌;在二战时期却转变成为一名猥琐的胖子,每天服用吗啡,望尊自大,不切实际,担任空军总司令的他不仅战术思想老旧,还崇尚古老的骑士精神!可以说,他的狂妄对二战期间影响深远,也是最终导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贵族后裔的奢华生活

一八九三年一月十三日,戈林出生于巴伐利亚马林巴德疗养院 。相比其他纳粹高层的血泪童年,戈林的童年是十分平顺的,戈林的祖上是一个延续百年的富家贵族,他的父亲海因里希·恩斯特·戈林更是一位大官,曾于德国西非殖民地(现在的纳米比亚)担任行政首长,后被派至海地担任总领事。且由于阶级制度的影响,戈林的友人几乎也是贵族出身,这使得戈林将来的从军之路如同上了道润滑油般,扶摇直上。

但,尽管出生在这么一个富贵家庭上,但奇怪的是,一向喜欢自吹的格林本人,不仅很少吹嘘自己显贵的出身,而且也不允许别人谈论他的身世,那他究竟有甚么难言之隐呢?

原来,戈林的母亲给老戈林戴了顶斗大的绿帽子。戈林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接近七十岁了,而母亲泰芬布劳恩那时年仅四十多岁,之所以相差如此之大,与贵族联姻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商主义与贵族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总而言之,双方的结合,并不是因为纯粹的爱,而是因为利益间的考虑。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赫尔曼威廉戈林的前半生

赫尔曼·威廉·戈林

由于父亲的年纪过大,母亲对这个婚姻自然是不太满意,平时喜欢趁着老戈林不注意寻找其他男人逗乐调情,戈林的父亲有个好朋友名叫爱普施泰,是个出身于柏林地主的犹太贵族,且还是普鲁士皇室的御医,颇具影响力,由于老格林奔波于事业,无暇管理家庭,所以请爱普施泰担任戈林一家子女的教父,没想埃普施泰却因此与泰芬布劳恩越走越近,甚至发生了恋情。当他们的爱情公诸于世时,父亲因为被盖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而被迫退休,居然自甘堕落了起来,每天在酒精面前麻醉自我,面对妻子大剌剌的绿帽,竟坐视不管。在戈林的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病不是他的父亲,而是这位教父。

以古鉴今,继父继母大多不疼爱元配孩子,晋代的王祥、春秋的郑庄公、三皇五帝的舜都是有力的证据,然而这套规则却不适用于戈林,爱普斯坦最疼爱善于社交、具有冒险精神的戈林,时常带着他四处游玩,并赐名为"赫尔曼·威廉·戈林",赫尔曼是爱普斯坦的姓氏,而中间名的威廉则取自德皇威廉二世。话说这爱普斯坦可真具有绅士风度,面对老戈林这位眼中的大情敌,却保持着超乎的气量,慷慨大方地供仅一整座城堡给老戈林生活(别担心,爱普斯坦有一座更大的)。

爱普斯坦本人憧憬着中世纪贵族的奢华生活,故将城堡装饰的非常豪华,侍从人员也被要求穿着宫廷风格的服装工作,爱普斯坦也以城堡统治者的态度来接触城中的人们。多数史学家认为,日后戈林对于奢华饰品的嗜好,即是在这时期受教父的影响而来的。

1905年,戈林被养父送入一所著名的寄宿学校。曾有一次班上上作文课,题目为我最钦佩的人,戈林写了他的教父,由于教父是一位犹太人,戈林大大赞美了关于犹太人的各种习俗、基因性,当时欧洲已经盛行反犹主义,校长亲自约谈戈林,对他责骂一番,并要他写悔过书。同学也闻风而起,跟着欺侮戈林,在他脖子上挂了我教父是犹太人的牌子,并要他罚青蛙跳,戈林对此极为愤恨。1905年一晚,他即打包行李逃离了学校,返回教父的城堡。

学校给戈林留下对知识深深的厌恶感,以致后来对于舞文弄墨的文人感到十分厌恶,常将一句俏皮话挂在嘴边:一听到文化这个字,我就会去拨我的布朗宁(手枪品牌)。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赫尔曼威廉戈林的前半生

后来又在教父的帮忙之下,戈林考入有"德国西点军校"之称的"利希菲尔德军事学院",没想到生性调皮的戈林却在戒律森严的普鲁士军事体制下混得得如鱼得水,一年后,在学院最后阶段的考试中,戈林取得了军事训练科目的最高分数,两百三十二分,并在随后获得了陆军少尉军阶。

王牌飞行员

一九一四年七月,随着萨拉热窝的几声枪响,欧洲各国间爆发了战争,开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年仅二十一岁的戈林并没有加入航空队,而是做为一员普通的陆军士兵在法国境内边缘作战,与当时盛行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戈林不强调出风头,而是擅长利用团体作战来取得战果,在一次突袭当中,戈林的小队靠着分头包围的方式俘虏了四名法军士兵,因此战功而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但陆军生涯并没有持续很久,随后因为战壕过于潮湿而得了风湿热,被送往医院疗养。这是戈林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戈林住院期间,他的贵族朋友布鲁诺·罗尔萨趁着空闲时间前晚医院探望,并炫耀自己即将加入航空队,现在正进行飞行训练,随着罗萨尔的继续诉说,戈林眼睁得斗大,对于飞行队充满了憧憬,在罗萨尔推波助澜之下,戈林交付了调遣的志愿书,可是军方却拒绝了戈林的请求。然而,生性叛逆的戈林又怎么能放弃他的梦想呢?风湿热的毛病治好后,戈林为了表示抗议,竟私自离开医院,玩起了失踪!当时已经成为飞行员的罗尔萨因为阴错阳差的关系,并没有收到观测员,而戈林则在罗萨尔的掩护下,偷偷跑进航空员学校躲了起来,冒充罗萨尔的观测员,坐上信天翁式观测机观测员的位置上,在罗萨尔的指导下进行飞行训练。不久后此事被军方发现,照着当时军法,戈林本该被处以死刑的,但由于他是贵族后裔,仅被判处拘留于兵营21天,然而戈林的教父不知从哪听来这份消息,利用身为普鲁士皇室的御医的崇高地位找到了第五集团军司令威廉王,让他亲自颁予特赦令,还顺利让戈林转进航空队单位。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赫尔曼威廉戈林的前半生

头上的军司令威廉王可真懂得人情,将戈林派遣至第五集团军下的第二十五野战航空营,顺利成为了罗尔萨的观测员。1915年春天起,罗尔萨与戈林的飞机开始进入战场执行侦查任务,这种行动伤亡率十分高,为了让侦查照片得以清晰,两人必须在到战场后降低高度、速度至防空炮能够轻易击落的状态,不仅如此,由于当时的观测技术并不成熟,戈林除了要忍受自于地面的炮火攻击,还必须在没有任何降落伞、保护绳一类的保护措施下(当时并没有大量装备),在躲避炮火而左右晃动的飞机上站起来拍照。还好,戈林儿时曾迷恋于爬山,高海拔的致命缺氧对他并不算什么,因此得以在高空上灵活作战,不只命保住了,还成为一名拍摄多张高清晰照片的优秀观测员,不久后威名在军中片地发扬,还被取了个“飞天秋千”的美名。一九一五年三月,由于罗泽尔与戈林两位搭档在炮火最密集的凡尔登要塞,拍出了高清晰照片,一同被第五集团军司令威廉王储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比希特勒早了两年。

以此的戈林并没有因此满足,他通过进修,终于如愿的当上战斗飞行员。这是戈林一战身份的又一次蜕变,但一开始的战斗飞行员历程却不是一帆风顺。早期在空中战斗中,戈林所操纵的飞机被一台英国的重型轰炸机打得体无完肤,硬拖着身体的重伤以及冒着白烟的飞机逃离战场,光是疗伤就脱离了战场约一年之久。在这一年间的休息中,戈林发现仅靠着信天翁战斗机的两把机枪是不够的,只得仰赖团体作战,因此他开始着手研究团队作战战法,重返战地后,戈林在一次次的行动中履立战功,飞行技术和战斗素养也开始稳定提升。他的战斗技巧与斗志开始获得多方的认可,不只是军营广为流传“铁人赫尔曼”的美称,就连德皇威廉二世都听闻了戈林的威名,亲自颁予蓝色马克斯勋章。最终,戈林被选中成为德国王牌飞行中队队长。

1918年7月7日,戈林被任命为德军最强飞机联队──第1战斗机联队的队长,也正是大家口耳能祥的里希特霍芬联队,此联队第一任队长为外号红男爵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男爵,拥有80架击落敌机的战绩,却于1918年4月21日遭到流弹击中,坠毁身亡。继任者威廉·莱茵哈特却在不久后于新型飞机的公开比赛中坠毁身亡。下一任的队长职务一般被认为将由击落数排名第二与第三的恩斯特·乌德特(62架)与埃里希·罗温哈特(53架)继任,但出乎众人意料地是由戈林被任命担任队长。

戈林的战斗机生涯共击坠了22架敌机,虽然已经称得上是王牌,但相比于里希特霍芬联队成员乌德特、罗温哈特、洛塔尔·冯·里希特霍芬等诸多王牌,又显得不足,但将戈林选做队长的上级认为击落数是一回事,团队合作性又是一回事了,戈林注重与飞行员的配合作战,而非追求个人的累计战绩,是不二人选。

当戈林正式担任里希特霍芬联队队长时,德军的战局已经彻底恶化,联队的飞行员们开始面临着补给和燃油不足的困境,协约军的攻势却从未停歇。 1918年9月,戈林的副官在日记中写道:(局势的)紧张也在戈林中尉的脸上表露无遗,他的容貌转为消瘦和严峻,我们全体人员亦然。11月初,一通不寻常的电报从司令部打来:战争结束了!立即调派全体里希特霍芬联队飞往斯特拉斯堡向当地的法军投降。但戈林不愿投降,反飞向德国的一座南方小镇,在降落时故意将飞机着陆失败,把各机摔成一堆废铁,作为对协约军的最后的反抗行动。战争结束,戈林的战斗机生涯共击坠了22架敌机。

在里希特霍芬联队解散的典礼上,戈林举起覆满烈酒的玻璃杯,哽咽道:现在的德国祇剩下蒙尘的名声、被人遗忘的记录、受人嘲笑的军官,但自由、正义以及公理的力量将获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将同企图奴役我们的势力作斗争,最终也将获得胜利。里希特霍芬联队则将会发挥它们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所具备的资质与荣耀。我们的时代将再度来临,诸位,干杯吧!为了祖国!为了里希特霍芬联队!随后戈林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并把玻璃杯击碎,其他队员也跟着照作,并一起悲伤地痛哭。戈林终其一生都未曾忘记过他的队友们,除了在成为达官贵人后曾将乌德特和波登绍兹升至将官外,一九四三年时,其中一个前犹太队员遭到盖世太保所拘捕,戈林随即冒着将该人救出、置于个人保护下。

戈林在犹太人方面是抱持着感性主义以及机会主义的混合体,在飞黄腾达后,他既舍不得先前并肩作战的犹太人好友遭受屠戮,却又为了功名利禄而签署、默认了屠杀犹太人的协定,但又为了让空军持续壮大而收留犹太人人才,如同纳粹唯一一位犹太元帅埃哈德.米尔希正是受到戈林保护才保住了乌纱帽。或许正如马修·库珀所道:戈林这个人有如一个谜,他身上有着许多英雄和恶棍的本质,是一位融合诸多矛盾的人物,他既懒散又充满冲劲、既清楚现实又怀着浪漫之情、既残忍又和蔼可亲、既怯懦又勇敢、既文雅又粗鲁、同时有着精明、自负、幽默、冷酷等诸多特质,令人揶揄与厌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