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清盤了!

今天下午在回家的地鐵上,和朋友聊最近的市場情況,他和我說天弘旗下的天弘中證移動互聯網指數基金要清盤了,我非常的驚訝。由於我自己並沒有買天弘的任何基金,因而也就沒有收到要清盤的相關信息。

為了進一步驗證消息的真偽,到家後,立馬上天天基金和天弘官網查看該基金最近發佈的官方消息,其在6月9日和6月18日分別發佈了可能終止基金合同的提示性公告,讓投資者提前做好準備,同時暫停了申購、定投和基金轉換的業務,但仍保留了贖回業務,直到正式進入清算程序(7月2日)。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當然,為弄清楚清盤的原因,我去查看了該基金歷史運行情況,看到其規模變動後,真的是沒把我的下巴驚掉,這真的是一隻迷你基金,基金的淨資產從來就沒有上過3000萬的時候,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淨贖回的狀態。從17年6月到18年3月,天弘中證移動互聯網連續4個季度都是淨贖回的,規模持續下降。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如果你覺得只有天弘中證移動互聯網這一隻基金要清盤的話,那我只能說你真是太naive了,我將天弘所有的指數基金產品按規模做了一個降序的排序,真的是被驚呆了,12只基金同時暫停了申購業務,而且都是規模很小的迷你基金,也就是說這12只基金也都有面臨清盤的可能。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這些暫停申購的基金都有哪些特徵呢?

1. 基金規模小。我們從上面那張基金降序圖可以看到,這些基金都是迷你基金,規模都非常的小,沒有一隻的規模是上3千萬的。我隨手截了一個基金的規模變動的圖,你可以感受一下,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一路向西,毫不回頭啊。

請注意!你手中的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基金虧起來比股票還厲害

2.跟蹤的是小眾行業指數。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規律就是,這些基金跟蹤的指數都是行業指數,還都是小眾的非主流的行業,天然的就缺乏群眾基礎,而不像是那些寬基指數,為廣大投資者所熟知。而且這些指數這幾年收益都不怎麼好,也就決定了跟蹤的基金業績也好不到那裡去,自然就被廣大基民所拋棄了。

3.發起式指數基金。如果你再深入的去分析這些基金的話,會發現他們都是發起式指數基金。發起式基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再基金髮行的時候,基金公司也參與認購,這也是基金公司為了更好地做大規模,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目的,但發起式基金有一個規定,3年後基金規模沒有達到2億的話,無需通過基金持有人大會,可以直接按程序清盤。這也就是為什麼天弘會有這麼多的基金暫停申購了,因為有可能會發生清盤。

4.知名度太低。說實話,再次之前的話,這些基金我是真的沒怎麼聽過,市場上宣傳的太少,如果天弘想要做好指數基金這一個品類的話,可能需要加大市場的宣傳投入,讓更多的人知道產品的特性。而且在廣大基金的印象中,天弘最強勢的產品是貨幣基金,指數基金可能不是其強項,因而大家在選基金時,可能會選其他基金公司的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規模的發展。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說這些馬後炮又有什麼用呢,問題是我已經買了,我該怎麼辦,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呢?再次我提供幾種可能的方法。

1. 基金轉換。將基金轉換成其他公司類似的指數基金,這是最好的選擇了,既不造成太大的損失,還不會打亂投資的節奏,當然前提是要你買基金的平臺有這項服務,轉換成其他公司的指數基金時,一定要選擇規模大、公司實力強的基金。

2. 及時止損。如果平臺沒有基金轉換服務的話,也就只能認賠了,要及時的止損認賠,一定不能等基金進入清算程序,被動止損,這樣損失的將會更大,因為進入清算程序的話,基金公司先要賣出資產,你才能拿到相應份額的錢,期間還可能發生虧損,因為基金賣出資產的話,會對指數有一定的衝擊,基金淨值可能會下降。而且基金清算需要一定的時間,你可能要很久才能拿到錢。

估計很多人肯定有很多疑問,很多大V和專家不是說指數基金有不死之身嗎?怎麼也會清盤呢?

有不死之身的是指數,而不是指數基金。

指數是按照規則去編制的,只要按照規則去執行,指數就能夠一直運行下去,就像最近被熱炒的一個新聞:通用被踢出道瓊斯,其實一個指數成分股的更換,並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通用被踢出標誌著原來最初的成分股全部被更換了,但是指數還在運行,而且也將一直運行下去,這其實是規則的魔力,指數只是結果而已。

但指數基金就不同了,其是基金的一種,首先需要按照基金的規則去運行,然後才是按照指數編制規則去建立投資組合,是基金就自然會出現清盤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還不少見。

其實,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說過,在做定投和指數基金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規模大的指數基金。當然根據以上馬後炮的分析,我覺還需要再加上幾條,如果做長期投資或者定投的話,最好選擇寬基指數基金,如跟蹤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的基金,當然也要從中選擇規模最大的基金。同時要選擇老牌實力強的基金公司,在未來一定基金市場的頭部效應會越來越強,“馬太效應”也會在這個市場起作用的,資源和資金將會向大規模的基金集聚,出現黑馬的概率會越來越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