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6.26国际禁毒日」国家禁毒办:29省份出现制毒活动,有制毒分子潜入深山海上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还可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6.26国际禁毒日」国家禁毒办:29省份出现制毒活动,有制毒分子潜入深山海上

穿着专业防化服的公安鉴毒师勘查制毒工厂。视觉中国 资料

6月25日上午,国家禁毒办发布《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显示,国内制毒犯罪势头得到遏制,但情况更趋复杂,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97起,缴获毒品23.3吨,同比分别上升1%和18.8%;捣毁制毒窝点317个,同比下降27.6%。在强力打压下,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福建等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管控薄弱地区转移,合成毒品和制毒物品的获取难度加大,出现掺杂掺假、多点拼货、价格上涨等情况。同时,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地下制毒产业链依然存在,制毒窝点逐步转向偏远、便于藏匿、易于逃离的省市县交界地带,有的制毒分子甚至潜入深山林区、海上或者在改装的流动货车上制造毒品,隐蔽性、流动性明显增强,发现难度更大。

报告还显示,2017年,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制毒物品非法流失问题加大严格监管、严密追查、严厉打击的力度,全国破获制毒物品犯罪案件388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2384吨,同比分别上升39.6%和50.5%,制毒物品流入制毒渠道猖獗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断炊效应”明显。但受制毒原料需求旺盛的影响,国内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和走私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依然活跃,一些地方出现了专门为制毒活动提供化学品和设备的职业犯罪团伙,形成代理采购、按需打包、套餐供应的销售模式。同时,制毒物品更新替代加快,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越来越多地利用非列管化学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尤其是进口非列管化学品流入中国制毒渠道增多,国内破获的多起制毒案件现场发现了来自意大利、约旦、日本等国的进口非列管化学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