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乘客在滨州汽车站稀里糊涂就“被”买了保险,车站称没有强制消费

乘客在滨州汽车站稀里糊涂就“被”买了保险,车站称没有强制消费

市民买票被一同买了保险

近日,有市民反映,滨州汽车总站在售卖车票时,工作人员存在加卖保险的情况,部分市民对此表示疑惑,是否存在强制消费,或者欺蒙销售等不文明行为?对此,滨州汽车总站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购买保险是自愿的,不存在强迫购买情况,在售票窗口处也张贴有很明显的保险自愿购买的提醒标识。“保险是一份安全保障,保障范围相对较广,一些轻微的磕碰也在理赔范围之内。乘客视情况自愿购买,不会强制购买。”

市民乘车时未被提醒就买了保险

“我在一次乘车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购买了一份保险,但我本人并不知情。”市民王女士介绍,她在滨州汽车总站购票出发去外地时,被窗口工作人员在未提醒的情况下,购买了一份保险,花费4元钱。

“钱并不多,但我希望车站工作能改进一些,售票人员能主动提醒一下,做到透明消费。”王女士介绍,后来,她也看到了张贴在售票窗口处的一块很醒目的提示牌,写有保险自愿购买的提醒内容。但由于购票时排队很长,时间较紧张,就来不及多看。

6月26日上午,记者在滨州汽车总站售票窗口处发现,窗口处未出现排队购票情况,在显眼处张贴有保险自愿购买的提醒标识。记者注意到,在乘客购买车票时,售票人员会主动提醒一声是否要保险,大多数乘客选择了不要保险,也有部分乘客购买了保险。

滨州汽车总站:自愿购买保险,不存在强制销售情况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名女孩前来购票,按照车站购票规定,该女孩将身份证交给了售票人员,售票人员将身份证放在读卡器上,一会儿的工夫,实名登记的车票打印了出来,并附带着打印了一份保险,售票人员将车票和保险一同交给了该学生。售票人员并未主动提醒该女孩是否要买保险。6月26日当天,记者采访了滨州汽车总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保险一直都是自愿够买的,乘客可视自己情况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不存在强制消费情况。

“我们在跟保险公司洽谈保险业务时,重在为乘客利益着想,让乘客用尽可能少的钱,去获得尽可能大的理赔范围,主要就是想给乘客提供一份安全保障,将乘客的损失降至最低。”该工作人员介绍,之前类似的教训发生过,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伤情较重的乘客花费很高,但有保险保障,在经济上能减轻部分负担。

法律观点:建议车站服务更加主动一些

“平时我喜欢看新闻,看到客车事故中的乘客购买了保险时,那他们就有保障了,在经济上可以减轻一部分负担。”一名从事保险行业的工作人员介绍,车站售卖的这种意外险保费并不贵,是根据里程计算的,保险期限较短,从登上交通工具算起,至离开交通工具为止,分意外伤害保险金额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额两块。一旦乘客在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哪怕只是轻微的磕碰,也会得到相应赔偿。

滨城区信言法律服务所主任彭军介绍,购买保险是自愿的,车站在售票窗口放置有提醒标识,这是文明的体现,但还可以改进工作方法,主动询问一声,这对一些岁数较大、或者不识字的乘客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