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提示:平心而论,马鸿逵在处理这件事上是有些“土皇帝”的霸道,却很有些“实事求是”、关照现实的味道。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值得我们今人琢磨,包括马福寿替马鸿逵的辩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也。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在洛杉矶死了,据说他死的时候,反反复复地说着这样几个字:“我要回去……我一定要回去!”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回来,客死他乡了。

根据宁夏地方文史专家张树林、张树彬所著长篇传记文学《马鸿逵传》记述,晚年生活在洛杉矶的马鸿逵“可能并不富裕”,他也许将自己在主政宁夏时盘剥的财富,用于自己当年的军队开支了。因为,在洛杉矶期间,马鸿逵的一个老婆可能是因为经济问题,把马鸿逵告上了法庭,两人打起了离婚官司。马鸿逵哪能受了这种气,但与老婆对簿公堂,或多或少也能说明他在生活方面的“窘迫”。

马鸿逵,西北军阀“ 四马”之一,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抗战时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7集团军总司令,后任西北军政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这个“土皇帝”是有说法的,主要有这么两点原因:一是,马鸿逵在宁夏长期实行所谓“合署办公”,其总司令部和省政府主管各部门的人员,每天早上到马的办公室外等候召见。前者出,后者进,依次问安、汇报、请示。马鸿逵高坐太师椅上,根据自己的好恶发号施令。他的办公桌旁不另设椅凳,召入者只能站着回答,如同蒙童背早课。僚属们称这种做法为“上朝”。他遇事外出,军政事务则由其次子马敦静代行。马敦静每于此时昂然出入省政府办公厅,执笔乱批公文,各属官恭敬听命之态,一如对马鸿逵本人。

二是,宁夏这个地方过去交通落后,生产极不发达,加上位置边远,一些矿产资源开发有限,马鸿逵为了弄钱用于自己消费并养活军队,真正的信条就是他常说的一句话:“有兵就有权,有权就有钱。”他的一切活动无不是以“抓兵”、“抓权”、“刮钱”为目的展开的。他在宁夏办了不少“工厂”, “工厂”办成后他就让自己的老婆前去管理,必要的时候自己亲自出马。总之,只要来钱的路子,他就不放过,把宁夏这个地方搞成了“自家的”,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然而,在马鸿逵的一生当中,却有一件小事很值得我们在这里说道。那就是马鸿逵非常喜欢听戏,不仅自己听,还非常霸道无理地要求手下的人和自己一起听。为用文艺来粉饰太平,从1935年开始,他开始发动群众在银川街头大耍社火。社火,这种民间的群众娱乐形式,在汉族人看来,年节耍耍当然是好事,但对信仰伊斯兰回族群众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马鸿逵组织地方和军队大闹社火,军队每个团都有一个社火队。这些社火队每日到马鸿逵的公馆门前给马鸿逵表演,公馆一带成天锣鼓喧天。公馆马路对面就是东大寺,当时正值斋月最后十天,清真寺里的阿訇不答应了,他们认为喧闹的社火破坏了寺里的清静。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在宁夏老百姓广泛流传的“虎爷骂马鸿逵”的事件。

所谓的虎爷即是虎嵩山,这个人在宁夏的历史上也是有名有姓的,曾经在湖南常德、宁夏同心及甘肃固原三营一带办学。1933年,马鸿逵主政宁夏后,虎嵩山倡议在银川开办一所学校,此建议立即得到马鸿逵的支持。由此,当年银川东大寺的东边便有了一所“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校长由马鸿逵亲自兼任,副校长就是虎嵩山。

两人虽然“合作”,但虎嵩山对马鸿逵耍社火的行为一点儿也不客气。主麻日,马鸿逵及宁夏政界军界的很多官员都到东大寺来做礼拜,听虎嵩山阿訇讲经。在场的除了中阿学校的全体师生及好几百群众外,还有一些省府官员及军队将士,约有上千人,院子里也跪满了人。虎嵩山多次用手指着马鸿逵说,耍社火是“异教徒”的行为,要马鸿逵对此负责。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马鸿逵当即站起来辩白说:“我做的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有些事是我决定的,但有些事是省党部决定的,还有些大事是报告中央才决定的,不是都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的。耍社火是因为过年,军民同乐嘛!”

马鸿逵的三叔马福寿也站起来替马鸿逵辩解说:“现在是民国了,不是满清时候了。满清时老将军做官时,碰上庙会请城隍。众人抬着城隍进城,老将军要带着文武百官跪地迎接,城隍前面的桌子上还供奉着猪头。那时候回民的官不好当!现在虽是民国了,回民的官也有难处。马主席是回民的官,也是汉民的官嘛!”

这段话,我们需要简单地翻译一下,“老将军”即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另外“跪迎”因为穆斯林反对肖像崇拜也是不允许的。马福寿的话里大约有着 “因时而变”或者“入乡随俗”这么层意思。而马鸿逵的话更“硬气”,即他说出了当时的实情——他做的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在虎嵩山那里挨了批的马鸿逵回去后越想越气,觉得自已一个堂堂省长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一个阿訇的当面斥责,一气之下便带着三儿子和几名副官及随从卫兵满脸杀气来到东大寺,要找虎嵩山“算帐”,幸好被人劝阻了下来。

当晚,虎嵩山便由东大寺搬到客店,第二天离开银川去了三营。虎嵩山一走,“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的一些学员也随之离开了学校,学校差点被马鸿逵给解散。今天,银川一些老百姓在传说这件事时,都称赞虎嵩山把那个胖子(马鸿逵)骂美了,但马鸿逵为自己的辩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平心而论,马鸿逵在处理这件事上是有些“土皇帝”的霸道,却很有些“实事求是”、关照现实的味道。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值得我们今人琢磨,包括马福寿替马鸿逵的辩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也。(文|路生)

马鸿逵曾经对清真寺的阿訇说,他是中华民国的官,不是土耳其的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